奇宝库 > 28亿存款被“偷”走,幕后黑手竟是银行,银行:不配合就鱼死网破贷款储户金融石油公司银行经理收入证明

28亿存款被“偷”走,幕后黑手竟是银行,银行:不配合就鱼死网破贷款储户金融石油公司银行经理收入证明

银行一直被视为安全的象征,银行的作用就是为了保证储户存在银行里钱的安全。但是,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银行似乎变得不那么安全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出现呢?

随着科技的发展,骗子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似乎连银行安全系数如此高的系统,都会被一些有“头脑”的骗子瓦解,所以银行需要根据骗子的技术手段层次,把自己的安全等级提到更高一级。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银行内部出现问题,近些年时常发生银行内部人员监守自盗的情况,利用自己职务之便,与外部人员勾结。骗取客户信任,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深思,银行工作人员在明知犯罪的情况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那么大家以后存在银行里的钱还会安全吗?


河北石家庄武先生是一家公司老板,武先生的公司主要是经营制药销售,名下也有许多子公司。生意比较大,所以往来的资金都是几千几亿的,如此庞大的资金每一笔对公司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与银行打好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据悉,武先生的公司每天资金流动都非常大。突然有一天,与自己经常合作的银行给武先生打来一通电话,称自己名下的两家子公司在银行存的33亿要被用做质押贷款。


武先生听到之后,觉得不可能,自从公司成立以来,武先生从来不会用公司的资金为其他公司做担保,而且还是数额这么大的质押担保。武先生当即与自己下属的子公司负责人沟通,确认没人做质押贷款之后。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于是告知银行自己并没有做过什么质押贷款的保证,询问工作人员办理贷款的人是否还在银行,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还在银行,武先生要求银行立即把这名办理贷款的人暂时扣押。


原本武先生以为这件事可以解决。可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武先生始料未及。当武先生再次拨打这个电话时,电话那头却处于关机状态,无论武先生如何拨打,都是未接的状态。意识到事情不对劲儿的武先生立马赶到银行,却发现账户已经被冻结。当武先生公司基金负责人打电话向银行总部询问时,却得到一个令人吃惊的答案,银行负责人表示,武先生公司的28亿已经被做了质押担保。剩余的五亿因为武先生接到电话之后明确拒绝,才被保了下来。


这可把武先生气坏了,自己明确告诉银行拒绝办理质押贷款,银行为什么要这么做?武先生非常气愤,便立马选择报警处理。经过调查,武先生的二十八亿所担保的是一家石油公司,而对于这家石油公司武先生闻所未闻。冷静下来的武先生仔细复盘,觉得这件事情并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如此大的一笔资金在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办理了质押贷款,银行包括公司都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光凭第三方公司是无法完成的,所以银行一定有问题。随着警察的深入了解,事情真相终于慢慢浮出水面。原来是银行单方面与石油公司暗箱操作,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在没有经过武先生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钱借给石油公司。在这里小编不得不佩服银行的勇气。


而接下来银行负责人说出的一番话更让人吃惊。银行经理熊某表示,希望武先生能够继续为石油公司做担保,并且希望把剩下的五亿也投进去,并且表示,如果武先生不能继续做担保的话,账户里所有的钱都会被冻结。相信是一个人都能听出来,银行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对于银行提出的要求,武先生简直要被气笑了,银行是怎么有脸提出这样的要求,在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下私自把几十亿转给其他公司做担保,现在事情败露,非但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所在,甚至还威胁武先生要冻结账户,武先生非常愤怒,表示这件事一定会追究到底。


武先生将这件事反映到银监局,银监局通过向武先生存钱银行的上方领导施压,最终银行最高负责人表示,这是支行熊某作为经理,利用职务之便,非法盗取客户资金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完全属于违法行为。并且还曝光了一段录音。录音内容是熊某与石油公司负责人的对话记录。

在录音里,熊某与石油公司负责人承认存在勾结,并在武某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将资金借给石油公司,而且熊某可以得到一大笔回报,而且录音里还透露了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熊某表示,只要印章相似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就能以假乱真,不会有人察觉出来。并表示这是银行的漏洞,而熊某利用这一漏洞制造假的印章多达几百个。


据悉,熊某已经为石油公司违规处理过一次贷款逾期未还的情况,而这次,石油公司欠下的贷款,其中有四亿多已经被熊某违规处理。而弥补窟窿的资金就是从武先生的资金里挪用的。熊某以银行的名义威胁武某,如果不能为石油公司继续做质押担保的话,那么石油公司的贷款会一直加,到时候银行只能用武先生的资金来填补窟窿。

如果不是银行一位小职员因为不了解其中内情,给武先生打去了电话,那么很有可能武先生还被蒙在鼓里。最终熊某被依法拘留,并得到相应的惩罚,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不知道大家听到这件事有什么想法?


银行作为金融行业最重要的一环,民众的金钱完全掌握在银行的手里,因此对于大家来说银行一直是安全严谨的代表。无论是管理系统,业务流程,职业规范,以及员工综合素质都是非常严格,高水准的地方。但就是如此严谨的地方竟然会出现如此大的金融问题,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银行职位比较高,且有话语权的经理。

当出现问题之后,银行非但不解决问题,而是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敷衍了事。银行这样的态度不禁让人怀疑其是否有替民众管理钱财的能力?而当失去诚信的银行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