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连起来看中国经济的信心来自潜力、活力、韧性!宏观调控第二大经济体

连起来看中国经济的信心来自潜力、活力、韧性!宏观调控第二大经济体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2012—2021年的1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53.9万亿元增至114.9万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速6.6%,为同期世界平均增速的两倍多,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比较来看,美国在同等经济体量时实现同等规模增长用了17年。2012—2021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物价涨幅连续10年低于3%,实现了增长合理、就业充分、物价稳定的优化组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最终核实GDP增长8.4%,2022年顶住下行压力实现GDP增长3.0%,经济总量达到121万亿元。得益于科学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的3年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4.5%,远高于世界经济约1.8%的年均增速,也远高于美国、欧元区、日本的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


2022年,世纪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持续提高。这份成绩单充分表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中国经济潜力大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发展取得新成就。经济运行受到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政策措施靠前发力、适时加力,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遏制住经济下滑势头,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紧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急难忧盼,用组合式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缓费等纾困解难,夯实稳就业保民生基础,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多万人。在全球高通胀情况下国内物价平稳,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只有1.8%。经济实现合理增长,成绩取得极不平凡、殊为不易。

回顾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克难奋进,勇毅前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在经济运行遇到外部阻遏、三年疫情冲击等重大挑战的情况下,着力创新宏观调控,推进改革开放,宏观调控既有力有效,又不“大水漫灌”,经济年均增长5.2%、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270多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年均保持2%的较低水平,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数量大幅增加到1.6亿多户。从10年长周期看,经济年均实现中高速增长。聚焦市场主体实施政策发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前行有底气,发展聚信心。开年以来,各地务实进取、提速冲刺拼经济。在江苏,印发“42条”政策措施,以“存量+增量”来共同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在北京,提出城市副中心将保持千亿元以上的投资强度、新增5G基站1万个以上等,以此助力扩大内需;在海南,春节假期接待游客总数同比增长18.2%,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3.5%,实现“开门红”……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一方面,应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的2022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靠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有效实施,工业生产总体稳定,企业利润结构所有改善,广大市场主体“熬”过了寒冬,为2023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开年数据特别是春节消费市场的火热,更加证明了中国经济潜能在加速释放。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济指数等三大指数均回升至扩张区间,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同时物价水平总体稳定,为经济进一步回稳向好留足政策空间。总体上看,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客观上有条件、有基础。

中国经济活力足

我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2年投入总量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投入强度跃上2.55%的新高度,超过法国、荷兰等创新型国家,进一步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明显增强,研发人员总量跃居世界首位,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近期,不少国际投资机构预计,随着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中国经济将持续快速提振,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不断积聚增强,深化改革开放的红利持续释放,同时也将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更大贡献。

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认为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等因素将改善中国和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主动优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接续发力,中国经济必将延续“开门红”的态势,走出一条独立的向上曲线,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闯过了最困难的时候,进入复苏向上、昂扬奋进的春光。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国内需求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

当此之际,更要引导好市场主体预期,增进各方面畅通经济循环、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看到,对发达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速的预计已大幅降至1.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仅为4%。相比之下,时与势明显在我们一边。只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干劲、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一定能完成预期目标任务,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中国经济韧性强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找准合适的平衡点,是这3年来我国应对疫情大考的实践经验。3年抗疫,面对世纪疫情冲击和三重压力,中国经济稳住了大盘、顶住了压力,乘风破浪向前、爬坡过坎而上。回顾过去3年,2020年、2021年、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120万亿元,保持4.5%的年均增长,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粮食产量连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城镇新增就业始终保持1100万人以上,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世界通胀高企背景下仅上涨2%……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中国经济稳中求进,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表明中国经济具有开顶风船、走上坡路的韧性,更说明中国走出了一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之道。

中国经济在穿越风雨中展现出强大韧性:物质基础有厚度,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韧性强;市场巨大有空间,有世界上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能够减缓外部冲击、支撑国内大循环;政策支持有力度,有足够多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冲击。产业升级势头强劲,创新发展态势持续,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绿色转型稳步推进,民生改善继续加强……

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稳定性和确定性。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枢纽。在全球通胀仍处高位之时,中国产品对稳定国际市场价格起到重要作用。中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也为世界提供稳定需求,进口总额从2020年的14.3万亿元,到2021年的17.4万亿元,再到2022年的18.1万亿元。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持续增加,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前,中国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极大激发了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及其正面外溢效应的预期。许多国际媒体报道认为,中国超大市场规模、重要的供应链地位、独特的资源禀赋、科学的经济社会治理、开放的经贸政策等因素,共同改善了中国经济前景,给全球应对通胀、促进贸易、维护供应链稳定等带来更多期待。

斗罢艰险又出发,风雨无阻向前行。“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有14亿多中国人民团结奋斗,锚定奋斗目标,用好有利条件,激发奋斗豪情,中国经济航船定能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驶向更加壮阔的前程!


△作者:张连起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会计审计学家、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3年02月21日 第05版)

作 者:张连起

版面编辑:李元丽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