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对话乡村CEO导师丨“接地气”的课堂,都给学员们教什么?学生抢话筒乡村ceo导师

对话乡村CEO导师丨“接地气”的课堂,都给学员们教什么?学生抢话筒乡村ceo导师

“如果没有乡村CEO的培训机会,我就很难走出苗寨看到外面的世界,接触到那么多优秀的同伴,我实实在在体会到了这个项目的意义。”朱云慧是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云中苗寨的村民,她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和社会企业共同发起的乡村CEO计划中的一名乡村CEO学员,在结业仪式后发出感叹。

2021年11月,乡村CEO计划落地,面向社会招募的55名学员正式进行系统化培养,学员们经过理论学习、项目实训、在岗锻炼等不同阶段的学习实践,将被培养成具备一定政策领悟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乡村CEO。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研究院副秘书长唐丽霞表示,乡村CEO计划将培养一批具有领导技能、综合运营技能、乡村创业技能的复合型乡村人才,成为乡村振兴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


乡村CEO学员朱云慧。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导师队伍实践经验和理论功底兼备

乡村CEO计划项目导师团队,由国内高校中最具影响力的专家、龙头企业行业专家、新农人企业家以及政、产、学、研、金、社领域的专家组成,发挥传授前沿知识、方法以及从业经验的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博士后曾艳,就是乡村CEO计划中的导师之一。她告诉记者,整个项目导师团队共分成三部分,由首席导师、资深导师和高级导师构成。曾艳说:“首席导师中有中国农业大学资深教授和知名企业家,资深导师中有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和企业行业领袖,高级导师则是由‘高校导师+企业导师+基层督导’三类导师组成‘1+1+1’的高级导师团,会陪伴学员整个学习周期。”


乡村CEO导师曾艳(右一),在和学员们学习讨论。受访者供图

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为乡村CEO计划开了一个好头。曾艳说,2015年开始在云南省河边村开展贫困综合治理的时候就接触乡村CEO的培养了,在2019年昆明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项目中开始具体组织执行,前期已经积累了长时间的实践经验。“我研究的领域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乡村旅游产业,并且长期在云南省的实验村开展工作,对云南省的情况比较熟悉,这些经验能让我更好地帮助学员们解决实际问题。”

线上授课,理论学习也要“接地气”

在去年疫情的影响下,乡村CEO计划不得不将部分课堂内容转为线上进行。在线上授课的理论学习方面,主要分为三农理论与实践、数字乡村与创业服务、数字化技能实操三部分内容,授课均为实时直播,课后将会通过图文的形式保存在线上,供学员反复学习。

“在我的课上学员的参与性、专注度和互动性都比较高。”曾艳的理论学习课,以“典型村庄发展案例——昆明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为主题,她介绍,课程内容是根据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3年来自己的参与式实践总结而来。而设置的标准,就是要具备实用性,操作性和趣味性。

曾艳说:“这个课程是理论学习阶段的后期课程,所以在学员完成前期三农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会更侧重将理论联系实际,理念照进现实的应用性课程。我通过典型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案例,把严肃的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加以讲述,理论只有‘接地气’了,才能让学员们听懂和理解。”

除了理论学习外,定期举行农旅融合兴趣小组和一对一学员的线上研讨会也是导师们的工作内容。曾艳以农旅融合兴趣小组的线上研讨会为例,她说,线上研讨会分成四个阶段进行。

曾艳介绍,第一阶段是参与农旅融合兴趣小组的CEO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向导师提出问题。第二个阶段是导师收集了CEO学员的问题之后,分类汇总,从而组织出几个核心讨论问题,并发回给学员围绕这些问题收集资料并寻找解决途径。第三个阶段是组织线上的研讨会进行讨论。最后一个阶段还需要继续跟进,CEO学员通过兴趣小组研讨会学到的知识的实际运用。“这有助于学员思考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在线上与其他人进行讨论,互相借鉴。”

线下带队,开展实训培养创业精神

乡村问题,还需要靠脚步解决。实训活动,作为乡村CEO计划中的重要部分,目的在于拓宽乡村CEO的社会视野和认知能力。2022年5月,曾艳作为实训导师带领昆明实训分队在昆明市典型乡村开展实训,带着14名学员,走访了昆明11个典型乡村。

曾艳说:“实训是培养乡村CEO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二课堂,有利于乡村CEO将上一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创业创新精神,为今后乡村产业的运营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昆明典型乡村的实训,乡村CEO们共同探讨基层治理、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发展、运营管理等思路和方法,学习参观乡村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并在实训结束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商业计划书。曾艳说:“明显感觉到乡村CEO们打开了思路,学到了方法,他们和我说,从观摩中受到了启发,学到了乡村产业运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回村创业的底气更足了。”

昆明市晋宁区二街镇鲁黑村CEO方兴杨参与到此次实训中,他说:“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利用本次培训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大家多沟通,互通有无、互相借鉴,学习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除了实训活动外,乡村CEO计划项目期间,还邀请多位专家名师作为嘉宾参与主题沙龙活动,在主题沙龙中与学员面对面对话,分享经验。

一对一导师制,对点解决实际问题

线上线下授课两头并进,乡村CEO计划还为学员们一对一分配导师,用来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曾艳介绍,中国农业大学的导师主要靠导师对学员来源地的熟悉程度、运营产业和学员需求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来分配,针对性解决学员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曾艳长期在云南的实验村开展工作,因此对云南省的情况更熟悉些,于是与她匹配的学员就是昭通市彝良县云中苗寨的朱云慧和石林县圭山镇矣美堵村的李丽萍。她说:“我和我一对一学员采取的交流方式有三种,分别是送进去(驻村指导)、带出来(外出参观考察)和线上交流。除了协助和督促学员完成乡村CEO计划的培养任务,学员在乡村产业发展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找到我,我都会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会资源尽力帮助他们。”

“曾老师,自主项目我还是想以餐饮为重点展开,能否请您再帮助我修改一下申请书?”“曾老师,自主项目的预算应该怎么做,能不能指导我一下?”朱云慧只有初中文化,之前从来没有使用过办公软件,要从打字开始学习撰写项目申报书,对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曾艳作为她的一对一导师,承担起了帮助朱云慧学会使用办公软件并完成自主项目书内容的工作。

曾艳说:“云慧在CEO团队里的角色是餐饮部主管,但是她在项目初期是完全没有基础的,借助村里乡村振兴实验项目的契机,我说服乡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朱云慧所在的云中苗寨采购了技能培训服务。其中一项是洲际酒店的行政总厨驻村3个月,对朱云慧和她的团队开展了餐饮管理和厨艺培训。”有了曾艳的协助,培训后的朱云慧团队不仅能拿得出一桌好菜,还能正常运营餐厅。

“这还远远不够。”曾艳说,解决了基础问题,还要考虑进一步升级,她又一次去到了朱云慧所在的大苗寨,驻村与她一起梳理现状、问题,并征求了餐饮界有经验的成功企业家意见,把自主项目的任务确定了下来,进一步解决如何稳定地制作出卖相好、味道好的菜品和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等问题。“最后,云慧顺利完成了自主项目的申报,并成功获得了资助。看着她一路成长,我真心为她高兴。”

课程特点,更加“接地气”

在曾艳眼中,乡村CEO的课堂与学校里的课堂是全然不同的。她说,给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是在教材的框架下建立起学生的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给乡村CEO们上课,对导师的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挑战。

曾艳表示,乡村CEO计划项目虽然制定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阶段性的培养体系和方案,但乡村的涉及面太广了,没有一个清晰的边界,内容非常广泛,CEO学员会提出涉及乡村的任何问题,从产业发展到团队管理,从乡村治理到政府关系都有。“这是一个需要更‘接地气’的课程,既有理论教育,又有大量的实践,一边增强CEO们的理论知识水平,一边增长CEO们的见识和经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已经到了城市反哺乡村的时期,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应该向农村转移。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下,需要乡村主体的参与,而现实是,留在乡村的农民大概率并不具备足够的人力资本去运营管理好乡村产业,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的赋能。

在这种境况下,乡村CEO计划做出了尝试。曾艳说:“乡村CEO计划就是在做这件事情,我们为乡村和乡村产业的运营和管理培养一批农民,进而让这批农民有能力经营好自己的乡村,最后让农民享受乡村产业利益。我相信,只要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和信心,乡村主体一定会有所成长。”

新京报记者 陈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陈荻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