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民企健康发展需要政策的稳定性夏华政府葛炳灶民营经济

民企健康发展需要政策的稳定性夏华政府葛炳灶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民营经济在活跃市场、改善民生、创造财富、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经历三年疫情考验,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如何?面临着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应该如何更好地助企纾困、坚定民企发展信心?在本次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十分关切民营经济和民企发展。从融资、准入、人才保障、拓宽市场、助企纾困,再到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法律保障等等,从微观到宏观,代表、委员们纷纷为中国民营经济下一步的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皮剑龙

加快制定“民营经济保护法” 给民企吃上“定心丸”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重要力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主体。但现有法律对民营经济的有效覆盖还存在不足,缺乏完善统一的民营经济保护法律规范体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建议,应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保护法》,“立法保护民营经济,凸显国家对民营经济保护的制度安排和法治保障,能极大提振民营经济的信心,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上‘定心丸’。”

行业准入方面现仍存

不平等、歧视等问题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的许多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处于支配地位,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作为一名律师,皮剑龙是一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他看来,目前对于民营经济的保护和支持仍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在行业准入方面,现在还存在着不平等、歧视等问题。例如,在金融、石油、电力等行业,民营企业很难介入,民间投资仍面临着“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的无形障碍。此外,现有法律规范对民营经济的追责与保护存在不平衡,不论是立法环节,还是司法环节,对民营企业都是重“禁止”、轻“维护”,合法权益保护薄弱。例如,有时候在处理民营企业家涉嫌犯罪案件方面没能做到清晰甄别一般违法与刑事犯罪,特别是刑民交叉案件,没有严格区分企业与个人财产、合法与非法财产,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保障力度不够。

皮剑龙说,近年来,我国确实出台了不少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有些存在配套细则缺乏、执行措施弹性大、督查落实无力度等问题,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政策难以落地。而且,大部分涉及民营经济发展保护的规定仍是停留在政策层面,现有法律对民营经济的有效覆盖还存在相当不足,缺乏完善统一的民营经济保护法律规范体系,对民营经济法治保障刚性不强、权威性不够。

尽快制定“民营经济保护法”

重点对民营经济主体保障

皮剑龙认为,“民营经济保护法”可以重点对民营经济主体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投融资、公平竞争等重点领域作出详细规定和保障。以进一步落实民营经济主体地位,全面保护民营经济主体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种类型的财产权,充分保障民营经济主体平等获取市场准入资格。明确市场准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未列入负面清单的行业、领域、业务等,民营经济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不因所有制形式不同设置或者变相设置差别化市场准入条件,实现民营经济组织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同时,“民营经济保护法”要对民营经济主体合法权益,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人身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严格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防止和纠正利用刑事手段非法干预经济纠纷的情况。还要规定保障措施,明确法律责任,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范损害民营经济主体、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律后果作出明确规定。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设立营商环境建设厅(局)负责管理服务民营经济,皮剑龙建议在国家层面设立专门机构作为民营经济主管部门,“可以设立国家营商环境建设局,作为民营经济的主管部门,负责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综合协调和服务指导,联系服务民营经济组织,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推动政商沟通协商机制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文/本报记者 董鑫

全国人大代表葛炳灶

建立“白名单”可帮助企业节约资金成本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民企在不断发展壮大,无论是对促进就业、推动行业创新、承担社会发展的责任,还是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民营企业都已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扎根民企多年,对于如何让民企更好地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今飞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葛炳灶从融资、人才、开拓市场等角度,带来了自己的观察和建议。

应建立“白名单”制度

缓解企业贷款调头压力

谈及民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葛炳灶表示:“当下,民企发展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从外部来看,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部分国家切割中国供应链,打压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这种压力可能会持续;从内部来看,这几年,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一些生产要素供给既紧张,成本又有所上升,如水、电、气等供给要素,以及资金等成本要素。”

葛炳灶认为,企业要追求高质量发展,在科研攻关、质量提升、数字化改革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资金来源上,一方面,企业可以上市融资;另一方面,银行端如何为民营企业授信贷款,在助推民企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显得尤为关键。资金好比民企发展的“血液”,关于“融资难”,葛炳灶坦言,一些大型企业或龙头企业对资金需求非常强,建议在其融资过程中,可适当放宽贷款额度。同时,建议银行对一些信用良好的企业开设“白名单”,对重点企业予以支持,包括免去贷款调头,直接续贷,“因为每年贷款调头工作量非常大,企业资金压力也很大,通过建立‘白名单’,可帮助企业更节约资金成本。”

人才也是民企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的要素。葛炳灶表示,先进制造业发展更依赖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对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的需求更强烈、更迫切。“但是这两年,我们面临着如何吸引人才的问题。一方面,有些人才不愿意来到制造业,因为这里需要长期地做技术积累;另一方面,高校的原创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之间还有些脱节,许多企业并没有感受到高校科技与人才服务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此,葛炳灶建议,要加强高校科技人才与制造业有效融合,既能瞄准和跟踪国际科技前沿,承担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又能以专业技术的优势和人才集聚的优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有效服务。同时,建议高校分类分层评价科技成果,加大面向经济主战场的宣传和引导力度。企业看重的是高校的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服务基层的“实际贡献”“实际工作”和“实际效果”,建议用“三个实际”引导和评价高校科技与人才服务企业的成果或成效。在人才培养方面,建议加强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以加强人才匹配度。

实现与东南亚国家经济互补

建议放宽摩托车等行业限制

企业要实现顺利发展,还得开拓市场,要靠两条腿走路:走出去和扩内需。关于如何拓宽海外市场,葛炳灶认为:“民企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比如,借助中国和东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可以依靠国际关系的整合,实现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利用好东南亚区域,将把我们的市场蛋糕做得更大。又比如,紧扣‘一带一路’,培育市场需求,挖掘新的外贸市场。浙江一直在提倡‘地瓜经济’这一概念,将总部、研发部门留在国内,同时向外延伸,整合全球资源,在这一过程中,配套的政策支持力度应该更大,以更好地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而民企发展的困惑点就在于,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国家的金融、法律、产业等方面的政策条款,需要更加完善、配套,让企业能够抱团走出去。”

国内市场的拓宽、需求的挖掘也十分关键。葛炳灶认为,可以适当给一些行业松绑,比如,顺应市场发展的实际,适当放宽对摩托车行业、汽车改装行业等的限制,以增加市场需求,进一步拓宽市场。此外,还要增加劳动者待遇,让人们敢消费,从而扩内需,让整个经济更好地实现良性循环。市场活起来了,民企发展也就更有信心。

关于未来的经济形势,葛炳灶直言:“对于今年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市场氛围,各方面都在聚焦抓经济,人气也回来了,信心也在恢复,消费也会恢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今年应该会有一个向上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企业自身也要抓住这个机会去努力谋发展。”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全国人大代表夏华

鼓励创新应扩大政策覆盖范围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主要关注传统企业的转型发展,她带来了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作为民营企业代表,夏华认为,民营企业恢复信心实现健康发展,需要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目前国家在推动经济复苏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希望这些政策能有持续的时间周期。”此外,夏华还认为,除了技术创新支持外,民营企业为应对市场变化所进行的模式创新、场景创新也需要政策支持和引导,激励企业创新发展。

进一步完善对传统产业

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

“我所从事的服装纺织行业曾被认为是传统行业,但为了适应市场变化,依文集团也进行了艰难的产业转型。”夏华告诉北青报记者,她认为没有一个行业是纯粹的传统行业,“我们常说的传统行业其实也在谋求创新发展,它们同样需要政策的支持,但目前大多数支持政策还是倾向高科技企业。”

依文集团花6年时间进行产业升级转型,近期才将整个流程跑通,整个转型过程痛苦而艰难。夏华认为,对实体经济而言,市场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但完全依靠企业自身难度较大,投入大产出小,很多中小企业可能迈不过这个“坎儿”。

今年两会,夏华带来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议。她建议,进一步完善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建立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和激励性,从财税、资金、人才、创新等各方面,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试点示范的支持,真正让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传统企业、市场主体有信心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并在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取得成效。

消费变革要求企业为

消费者创造体验、创造场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夏华认为,对于企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服务型消费恢复得比较快,但实物消费恢复相对缓慢。”夏华说。疫情三年,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发生变化,消费领域正经历一场变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消费场景的变化,当消费者更多从线上渠道购物时,线下购物则主要是为了追求体验感。

从企业层面而言,消费变革要求企业要为消费者创造体验、创造场景。依文集团多年来坚持将中国传统手工艺用于服饰设计制造中,如今他们又将少数民族的抢亲节、绣球节等传统节日融合到消费过程中,让消费者在“玩”中购物。“我们还动员很多绣娘走出大山,通过深山集市把传统手工艺带到大城市、带到购物中心,让消费者跟着绣娘学习编织、刺绣、非遗扎染,这就是我们与绣娘共创的一个消费场景、消费模式,让消费者有充分的参与感,获得全新的消费体验。”夏华说。

从政府层面而言,夏华认为,政府在鼓励民营经济创新中应扩大政策覆盖范围,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包括场景的创新、模式的创新都应给予支持和鼓励,“企业如果完全靠自己去创新,可能一次失败就会放弃了,但如果有一些政策的支持鼓励,对民营企业会是一种引领和带动。”

民营企业实现健康发展

首先需要政策的稳定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为民营企业代表,夏华表示,受疫情影响,过去三年她的企业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痛点和难点。她认为,民营企业要恢复信心实现健康发展,首先需要政策的稳定性。“现在国家在鼓励经济复苏上出台了一些政策,我希望这些政策能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其次,民企适应市场变化较快、产业创新速度也比较快,夏华认为,政府及金融机构应加强与企业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金融支持。

谈及对今年市场的预期,夏华表示,无论是对自己所在的服装行业还是整个消费市场,她都非常有信心。她认为大消费行业又迎来了一个黄金十年。从今年一季度依文集团的表现来看,夏华明显感受到了消费复苏,无论是零售额还是工业产值都有了明显提升,“市场是最能给我们信心的,我们每一个团队包括终端店员都能感受到消费者的热情,也给我们很大的激励和信心,我们也启动了新的创新模型。” 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统筹/林艳 蒋若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