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前两月进出口微降0.8%,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稳外贸强信号|聚焦2023全国两会外资海关总署中国进出口总额

前两月进出口微降0.8%,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稳外贸强信号|聚焦2023全国两会外资海关总署中国进出口总额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北京报道

2022年,中国外贸再创新高,货物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达到42.1万亿元,同比增长7.7%,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为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外贸依然备受瞩目。

政府工作报告和提预算报告提出,“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支持加力稳定外贸”“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对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推进高水平开放释放出明确信号。

当前,外贸发展仍需突破多个难点。3月7日下午,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微降0.8%。其中,出口3.5万亿元,增长0.9%;进口2.68万亿元,下降2.9%;贸易顺差8103.2亿元,扩大16.2%。

商务部长王文涛表示,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出现滞胀趋势,外部环境给我们带来了严峻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30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从去年估计的3.4%放缓至2.9%,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仅增长1%,较2022年放缓2.5个百分点左右。

不过,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表示,虽然当前经济面临一些超预期因素,但是我国外贸发展韧性好,外贸市场潜力大,外贸企业活力强,外贸不会成为我国经济“拖后腿项”,会继续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按照党的二十大要求,要建设贸易强国,这就要求我国稳住外贸规模。按照商务部安排,今年要稳规模、优结构,先把规模基本盘保住。同时,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提升,外贸结构要优化,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推进高水平开放,要保畅通、稳规模、优结构。”全国人大代表、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主任李魁文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也认为,要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高水平开放吸引高质量外资,加快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外贸韧劲强

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1%,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成为去年经济工作的一个亮点。

不过,今年,外需减弱,外贸压力明显加大,今年前两月,在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与东盟进出口仍保持增长,与欧盟、美国、日本双边贸易均下降。不少企业反映,手上的订单在减少,下单在延迟,大单变小,长单变短。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迪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立华表示,尽管我国企业在国外市场经验丰富、产品过硬,但在面临国内外市场时候仍面临一些难题。要更有力、更坚决地扩大开放。

事实上,预算报告提出的“深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自贸协定”“完善关税、进口环节税收和出口退税政策”“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为进一步做好今年外贸工作指明了方向。

王文涛表示,当前,美欧日韩等传统市场要稳住,新兴市场要开拓,拉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潜力很大。

在做强一般贸易的同时,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升级发展。现在发展比较迅速的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我们要协调推动它们快速健康发展。服务贸易方面,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推动升级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同时,优化外贸供应链布局。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高东部地区贸易质量,提升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贸易占比。优化产品结构,培育贸易新动能。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建设,不断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以数字赋能来增加贸易动能。

在专家看来,今年我国外贸面临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增强等情况,但同时许多不利因素正逐渐稀释。

“归根到底,今年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但我们信心更足。我们在稳规模、优结构方面发力,同时听取市场主体的诉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更好发展。”王文涛表示。

多举措巩固向好趋势

总体看来,我国外贸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李魁文建议,下一步,要持续推进稳外贸促外资工作的落地落实落细,帮助企业抓订单、拓市场、解难题,进一步压缩货物口岸通关时间,充分释放原产地、减免税、“经认证的经营者”(AEO)等政策红利,推动与各国贸易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并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朱立华也建议,应该放宽优秀外贸企业的准入条件,推动内外贸标准和规则的衔接,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在金融保障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信保董事长宋曙光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委员小组讨论时表示,这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外贸出现“前稳中增后缓”的趋势。当前,要增信心、稳预期,着力解决企业有单不能接、有单不愿接、有单不敢接的问题;同时,减负担、提质效,充分发挥外贸专项资金的杠杆效应,用好出口退税政策,有力降低企业成本;此外,强产业、夯基础,优化产业分工布局,增强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总体上看,虽然全球需求量减少,但在多重不利因素逐渐减弱的影响下,我国进出口还是会保持正增长,交易量稳步增长。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