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怎样才算告别贫穷?扶贫脱贫苗子经济学

怎样才算告别贫穷?扶贫脱贫苗子经济学



经济学中有个理性人假设,它认为,人在做决策的时候普遍是理性的。这,是西方经济学最基础的假设之一。

我在年轻气盛的时候,也常常挑理论的毛病,这个理论如果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就会嗤之以鼻。

常常觉得,所谓学术派,不过如此。徒有其表。

直到我,参加了结对扶贫。

不完美,才是理论的本质。

1932年,罗宾斯在其著作《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中讲到,经济学,首先要考虑的是资源的稀缺性。

1948年,萨缪尔森在此基础上,加了一点,经济学不仅关注资源的稀缺性,还关注人的选择。

在经济学的十个基本的假设中,有四个是有关“个人”的。书面话,我就不讲了,像个学究,没有人看。

还是要谈谈重点。

今天要说的重点,是摆脱贫困。

市场经济,制度一定是顺着人性,而不是逆着人性,改变人性。

人性,老话常说,经不起考验,因为人性,利己的部分多。

告别贫困,难点在哪里?

在扶智。

真是因为理性人假设颠扑不破。

美国有个经济学家,写了个《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这书里深刻的谈了稀缺对人思维的影响,物质决定意识,真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我驻村扶贫不是一年两年了,说起以前的事情,许多老人扼腕。

一个挺好的苗子,家里缺钱,大学上不了。

这辈子就还在打工。

因为缺钱,越缺什么,什么就越容易在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成为第一个重要的因素。家里缺钱,书就不读了,说来好像是没有办法,先把工打上,虽然书没读,但短期是挣了点钱。

这就是短视的根源,这也就是贫穷祖传化的根源。

扶贫,先扶智。要是认识不到,思路达不到,行动还是始终处在泥潭里。

结对扶贫,我的原则就是,不管有没有钱,孩子一定要把书读了。最好,和电子或者电脑搭点边。

越是面临紧缺,人做决定的时候,就越会短视。

大多数人在回顾过去的时候,都为过去的决定感到后悔,没有办法,当时那个场景,觉得自己没得选。

现在过来了,醒悟了。

醒了,也就误了。

进入稀缺陷阱,首先会因为最缺的东西占据了脑海,导致判断力下降。

然后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得过且过。

最后发现自己进入了死循环,缺的更缺了。

怎么办?给点救助?

还是不行,在紧俏边缘徘徊的人,抗风险能力很差。

一不留神,就又回到了紧俏,回到了稀缺。

因此,脱贫后最大的风险,是返贫。

今年要做的工作,也是这个,防止返贫。

只有回不去了,才算是告别了贫困。

产业扶贫,消费扶贫,让人脱贫,容易。

但,怎么让他持久不返贫?

送智下乡,方才是不忘初心。

送志下乡,这才是牢记使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