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今年一季度,主动型基金输了!诺安嘉实股票etf基金资产净值

今年一季度,主动型基金输了!诺安嘉实股票etf基金资产净值


(—平姐姐摄于杭州)

今日市场再次走出了火爆的结构性行情,人工智能板块继续大热,前几日建议投资者乘这一板块回调时补仓的策略获得了成功。事实上,中国的股市经常是涨也过头,跌也过头,所以,第二落点看似进入的位置高了,以为风险大了,但实际上安全性会更好,因为这时候通常都是大资金进场的时候,更有可能获得慢牛的走势,换句话说,投资者更有可能拿得住。

比如今日,之前给一位朋友推荐的新易盛封上了20%的涨停板,他就担心地来问:这个走势是不是要卖掉啊?其实很多投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亏损股反而不舍得卖(拿得住),而上涨的股票通常太过担心失去盈利,反而卖得早(拿不住)。

今日还看到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的例证,那就是一季度,表现最好的主动型基金,其收益率不如表现最好的指数型基金。

这其中有好几个原因,逐一给大家分析一下。

上次文章中已经发布了今年一季度表现最好,收益率超过40%的场内基金名单,而今日,则看到了一季度表现最好的、收益率超过30%的主动型管理基金排名榜。两相对比,可以发现,最好的主动型基金是诺安的、由蔡嵩松管理的诺安积极回报A,涨幅是49.9%,而场内的由华夏基金公司管理的游戏ETF,则大涨了59.11%,,领先了将近10个百分点!一个季度领先10个百分点,年化一下可就是40%了。

而同样是榜单排名第十位的基金,主动型的基金是嘉实的信息产业C,是李涛管理的,上涨幅度为40.87%,但是场内排名第十的基金则是国泰基金的软件ETF,上涨幅度为42.68%!同样也是领先。

此外,场内有四只指数基金的涨幅超过50%,场外主动型的一只也没有,场内有14只指数基金的涨幅超过40%(在50%以内),场外主动型的基金只有10只,其中还有8只是A、C类同时贡献的,即实际上只有6只基金是真正不同策略的基金。

更加能够反应整体盈利情况的数据是,场外近万只基金中,只有45只主动型的基金涨幅超过30%,如果把A、C类算做是一只基金的话,只有30只基金涨幅超过30%,而场内基金总共只有1200只,却有32只基金的涨幅超过30%。

结论就是,主动型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彻底败给了指数基金。

虽然巴菲特的名言是:不买指数基金全是你的错。但是历史上,本人多次统计A股主动型基金与指数型基金的表现,基本上都是主动型基金占优,这次指数型基金占优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所以这个第一次,非常值得重视,这或许意味着A股市场总体的操作思路与策略都更与成熟市场相接近了。

一个最显然的情况就是,当市场相对较小的时候,操纵市场的行为很容易发生,也很容易成功。哪怕不说操纵这种涉嫌犯罪的行为,单就供需情况来看,资金量大的机构或是个人,确实很容易把股票买飞或是打垮,所以,主动型基金是很容易取得超越指数基金的成绩的。

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除了监管也更加严格以外,如此体量巨大的市场,令众多的机构在其面前,也成为了一个散户,尤其是像基金以及保险资金这样的机构,受到投资纪律的约束,也不可能集中资金只交易个别品种,必须要有均衡的配置来分散风险。所以,不论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操纵市场,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已经是越来越难了。再加上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机构要战胜市场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这就是巴菲特为什么仅凭一只标普500的指数基金,就可以打赢市场曾经的顶尖基金经理的道理之所在。人为地交易,除了增加交易成本外,很难为投资者带来超越指数的成绩。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则是仓位的原因。由于指数基金的仓位通常都高达90%以上,而主动型基金的仓位,基本上是在80%左右,在股市上涨的阶段,尤其是你所选择的个股处在上涨的阶段时,当然是仓位越重,获利越大,这就导致主动型基金在牛市里,通常是跑不过指数基金的。

第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A股市场上主题投资大行其道,所以更加信奉均衡理论的主动型基金是非常吃亏的,只有像蔡嵩松这样有能力把主动型基金管理成热点基金的经理,才有可能取得非一般的成绩,否则以防范风险为第一要务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是不可能从中受益的。比如你为了均衡,不可能不配医药股,但是医药股几乎跌了三年有余了。为了均衡,你也不可能重仓360这样一只亏损股,所以业绩要想突出是极不可能的。

第四个原因就是,指数基金,只要是符合当下热点的产品,其策略就是持有不动的策略,所以基本上可以吃到行情的最高点,某些涨幅过大的股票,哪怕是权重超过10%,也可以不用调整。但是主动管理的基金,一旦上涨过多,超过规定的10%,就必须减仓,哪怕没有超过持股比例的上限,如果基金经理认为上涨过高、过快,也会进行必要的减持,这就会导致主动型基金在极端行情下总是难以把握到股票的最高点。也就是文章开头里提到的,一般持有人都会有的恐高症并结合机构投资者所谓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后所产生的交易行为。

选择指数基金,或者直接在场内买卖基金,或许今后会成为更多普通投资人的选择。因为,场外基金战胜指数基金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低,加上场外基金的品种越来越多(增速远超场内),选择的难度也将会越来越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