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2022年烟台生产总值增幅等多项指标居全省第一位财政收入

2022年烟台生产总值增幅等多项指标居全省第一位财政收入

2023年,烟台将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梳理50项“卡脖子”技术需求,实施20项以上市级重大创新项目,力争获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农业良种工程等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15项以上。

昨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全市深化改革专题发布会,邀请市委改革办、市发改委、市人大、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2022年深化改革工作情况和2023年改革重点工作部署安排。

五大领域改革保障多指标全省第一

“2022年,在改革的有力支撑和保障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额均居全省第1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全国。”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包海东介绍,全市深化改革主要抓了5个方面工作。

在深化科技领域改革方面,加快建设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新药创制2个省实验室,省级以上科创平台突破400家。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揭榜制”“组阁制”,发布“揭榜挂帅”项目41个、总额3.85亿元,入选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项目19个,数量居全省第1位。创新产业培育模式领域,实施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绿色石化、生物医药、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蓬勃发展,九大产业产值突破8700亿元,过千亿元产业集群达到6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增至5个,“十强”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增至13个,烟台作为全省唯一入选2022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成效明显的国务院督查激励推荐城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实施减证便民行动,在全省首创“多评合一”“扫脸办事”,平均缩减办理时间80%以上,“双随机、一公开”和信用监管模式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完善惠民利民机制领域,健全公共服务供给,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等试点,新增公办幼儿园35所,学前教育公办率提升至63%;实施重点群体保障、居民就业增收等6项提升行动,推出稳就业20条措施,新增城镇就业1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健全工作落实体系领域,实行改革任务“挂图上墙”,画出工作要点、改革试点、承接方案“三张图”,实行“蓝黄红”三色管理,动态管理、压茬推进。

年内实现全市可用电子证照证明200类以上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吉鹏介绍全市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关情况。2022年,市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以“十大创新”引领发展,纵深推进所承担的85项改革任务,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以上,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额全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实现工业利润674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5.2%,三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为全省稳住经济大盘作出了贡献。

财政领域改革精准发力,聚焦改革重点任务创新突破。财源建设、市级财政透明度、政府采购管理改革、公车租赁改革等多项改革特色突出、率先突破,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5.4亿元,同口径增长7.3%。全年累计争取专项债券277.7亿元,创历史新高,总量居全省第2。

2023年,我市将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梳理50项“卡脖子”技术需求,实施20项以上市级重大创新项目,力争获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农业良种工程等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15项以上。加快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力争年内实现全市可用电子证照证明达到200类以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0类电子证照证明全面应用。

今年围绕海绵城市、养老服务制定出台2部法规

“2022年我市制定了《烟台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烟台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修订了《烟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郑玉堂介绍,去年我市民主法制领域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在制定修订条例的同时,做好地方立法“后半篇”文章,围绕让城乡居民喝上放心水,对《烟台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和《烟台市城市供水条例》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跟踪掌握法规实施效果。围绕助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听取《烟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实施情况的报告,推动相关法规落地实施、发挥作用。

2023年,市人大将坚持紧扣大局、着眼急需,年内拟制定、修改和立法后评估6部法规。围绕加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完善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制定出台《烟台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烟台市养老服务条例》2部法规。打包修改《烟台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和《烟台市城市供水条例》2部法规;对《烟台市节约用水条例》和《烟台市海岸带保护条例》2部法规进行立法后评估。发挥好立法基地、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顾问的作用,推动地方立法研究院实体化运行。在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试点,保护企业特别是初创期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完善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62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城乡全覆盖

市委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主任赵聚奎介绍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22年改革工作总体推进情况。2022年,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成立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指挥部,组建市创城办,强化创城组织领导。推荐省级文明单位700个、文明村镇288个、文明社区119个,扎实推进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全域推进文明旅游,推广建设复兴少年宫,着力提升文明创建水平。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深化拓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个、实践所160个、实践站6200多个,实现城乡全覆盖。开展市级文明实践基地评选活动,推出首批16个烟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持续开展“五为”志愿服务活动,全市现有志愿服务组织超过6300支,文明实践志愿者超过129万人,市县镇村四级开展活动近10万场次。

实施文化产业园区、企业、项目“三大载体”带动战略,重点扶持发展25个具有领军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捷瑞数字、八仙过海等文化企业争取2022年省级支持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400万元。持续加大引进培育,推动蓬港金业、区市土地优化整治、华谊兄弟星剧场等项目落户我市。以“烟台,让世界微醺”为主题,积极参展第三届中国国际文旅博览会,荣获“全省十佳展区”“优秀组织单位”。(YMG全媒体记者 赖皓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