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外贸远超预期:多出口、空进口?韩国东盟汽车进出口消费品海关总署

外贸远超预期:多出口、空进口?韩国东盟汽车进出口消费品海关总署



【正文】

2023年4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3月外贸数据快报(比较全面的月报要等到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届时将同步发布今年3月和1季度经济数据)。本文简要分析如下,


一、事件:3月外贸数据大超预期,出口端尤其明显

(一)今年3月当月,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金额分别实现5429.90亿美元、3155.90亿美元和2274亿美元,同比分别变动7.40%、14.80%和-1.40%,出口和进口当月同比增速均明显高于预期值(-7.10%和-6.40%),远远好于1-2月外贸数据,且出口端尤其明显。

其中,3月当月的进出口总额与出口总额创历史同期新高,3月当月实现贸易顺差881.90亿美元、同样创历史同期新高,3月当月的进口规模仅低于2021-2022年同期水平。

(二)今年1-3月,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金额分别实现1.44万亿美元、0.82万亿美元和0.62万亿美元,同比分别变动-2.90%、0.50%和-7.10%,增速上看较2021-2022年同期走弱明显,但好于1-2月。其中,前三个月实现贸易顺差2047.10亿美元,续创历史新高。

二、追寻外贸数据超预期的源头

(一)季节性和基数不是原因,前期积压的订单集中释放可能是主要原因

1、数据上看,本次外贸数据超预期并非是季节性因素和基数效应。例如,2022年3月当月的进出口、出口同比增速也分别达到了7.66%和14.30%,基本和今年的7.40%和14.80%相当,并不低。与此同时,去年同期的进口增速也有0.69%。

2、3月数据的大超预期明显背离今年1-2月数据呈现的情形,这意味着今年3月应会有一些特别的因素。我们推测,前期积压的订单在3月集中释放可能是主要原因。

具体看,疫情虽然自2022年11月便已放开,但跨境往来及通关全面放开则是今年1月以后,且各地年初召开的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各类动员会议基本集中于1月底至2月初这段时期,考虑到1月底为春节、2月为春节后第一个月,这意味着前期积压的订单更多是在3月才开始释放,而政策放开与鼓励以及各地集中推动外贸放量是助力因素。

实际上,今年2月新出口订单与进口订单PMI分别高达52.40%和51.30%,较1月的46.10%和46.70%上升非常明显,要知道这里的2月PMI呈现的实际上是市场对3月的预期。这应该也能从侧面对3月外贸数据超预期提供支撑。


(二)国别(地区)维度:主要依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为主)、香港、俄罗斯等

按国别来看,我国外贸市场主要分别传统和新兴两大区域,其中传统主要包括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新兴区域主要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含东盟)等。数据上看,今年3月外贸超预期的根本原因在初步稳住了外贸传统市场,挖掘了新兴市场。

1、初步稳住传统外贸市场。今年3月当月,我国对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分别实现出口金额为459亿美元、437亿美元、141亿美元和148亿美元,合计达1185亿美元(占比达38%),分别变动3.38%、-7.68%、-4.81%和11.31%,除日本以外均有一定修复。虽然数据上显示这些传统市场对我国外贸的贡献比例在下降,但盘子总体上是稳住的。

2、充分挖掘新兴市场。今年3月当月,我国对东盟、中国香港和俄罗斯的出口金额分别为564亿美元、262亿美元和90亿美元,合计达到916.69亿美元(占比达29%),同比分别大增35.43%、20.03%和136.43%。除东盟外,其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了我国出口金额的4%左右。其中,东盟经济体中,我国对东盟经济体中的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和菲律宾分别实现出口金额为148.63亿美元、95.44亿美元、82.34亿美元、79.63亿美元、66.72亿美元和61.15亿美元,这六大经济体的贡献比例达到95%左右。


(三)产品维度:呈现典型战略导向

从产品维度看,我国出口端与进口端带有典型战略导向,出口端以汽车产业链为代表的机电产品成为最大亮点,进口端则以能源和消费类产品为主,且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1、出口端:主要为汽车、家电等机电产品和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

(1)数据显示,出口产品主要为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两大类。其中,这里的机电产品主要指汽车(包括底盘)、汽车零配件、锂电池、电气控制装置和船舶等,而家电产品则主要指家用电器和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音视频设备零部件,可以看出汽车产业链和地产行业下游是3月出口的主要贡献力量。

(2)具体看,今年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的57.9%。其中,汽车、家用电器和蓄电池分别出口1474.7亿、1412.4亿和1163.4亿元,分别增长96.6%、3.2%和84.8%。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9474.6亿元,增长5.7%,服装、塑料制品和家具分别出口2418.5亿、1702.4亿和1072.6亿元,分别增长6.7%、11.1%和0.8%。

(3)显然,汽车产业是今年3月出口端的最大亮点,且出口地区主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例如,今年一季度,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机电产品8274.3亿元,增长16%(电工器材、手机、汽车零部件分别增长了30.1%、34.7%和19.8%),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962.1亿元(增长21.4%)。

2、进口端:主要为能源、消费品

相较于出口端,进口端的产品门类更具战略意义,主要为能源和消费品。这里的能源主要为煤及褐煤、成品油、天然汽等,消费品则主要为食用植物油、医药材及药品、肥料、纸浆等。同时上述能源和消费品主要来源于非传统外贸市场。

例如,今年一季度,我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能源产品、农产品分别达5845.7亿元人民币、926.6亿元人民币(增速分别为18.8%和16.6%)。其中,自东盟进口能源产品913.4亿元人民币(增长45.7%)、进口农产品达540.3亿元人民币(增长17.4%),自RCEP其他成员国分别进口铁矿砂1426.4亿元、能源产品1227.2亿元(分别增长8%和26.9%)。

三、结语:回归常识,波动加大,相对谨慎

(一)大方向仍是稳住传统外贸市场、挖掘“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

1、从政策发力方向来看,虽然我国外贸市场呈现二元特征,但考虑到结构差异,未来一段时期的任务仍是稳住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这些传统外贸市场,同时持续挖掘包括东盟、拉丁美洲、非洲等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

数据上显示,稳住传统外贸市场虽然在今年3月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压力依然较大,未来需要通过“一带一路”沿线新线市场来弥补传统市场的不足。

2、由于当前内需不足困境已经较为突出,因此稳住外需也成为稳住经济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在锚定两个市场的基础上,提高出口质量、根据战略需要扩大进口门类。例如,在出口产品门类中,中国有意控制了稀土这一产品的出口。

实际上,以汽车产业链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出口超预期以及能源类产品进口力度加大正是贯彻上述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压力依然很大:需要关注并不理想的部分产品出口、进口数据

除稳住传统市场外,部分产品出口、进口数据不理想也折射出未来压力依然很大。例如,就出口来看,今年3月机电产品中的手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集成电路、液晶平板显示模组以及高新技术产品下滑便非常明显;就进口来说,今年3月机电产品中的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汽车(包括底盘)及零部件、高新技术产品等同样下滑明显。这意味着,对于一些高技术产品(如半导体、芯片、机床)和除智能汽车以外的电子产品均呈萎缩态势,这预示着美国等西方经济体对中国的封锁依然需要给予特别关注。

因此,3月份亮眼的出口数据反而说明外贸正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中国也是希望通过以汽车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和新兴市场能够在封锁中闯出一条路,改变不利的局面。

(三)出口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寄予厚望

从昨天新闻发布会来看,出口端对具有消费电子产品属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寄予厚望,预计未来一段时期仍是如此。

例如,今年一季度,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简称“新三样”)合计出口264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9%)、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4.7%。

其中,“新三样”对欧盟、美国、东盟、韩国和英国前五大市场出口分别增长88.7%、88.1%、103.5%、121.7%和118.2%,规模合计占“新三样”出口总值的71.6%;电动载人汽车领跑“新三样”,一季度出口647.5亿元人民币(增长122.3%)、占我国汽车出口的比重提升5.1个百分点至43.9%。同时,在国外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锂电池出口1097.9亿元(增速达到94.3%)、太阳能电池出口突破900亿元(增长23.6%)。

(四)先行指标预示4月外贸数据会走弱(相较3月),未来波动性可能会加大

1、如果认为新出口订单与进口订单PMI能够作为外贸的先行指标,以及考虑到3月数据新出口订单与进口订单PMI较2月有所回落(但仍位于荣枯线上),则大致可以认为4月外贸数据应会有所走弱,但仍会好于今年1-2月的水平。

2、考虑到近期一些国家的首脑相继访华,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签约、合约协议应会对外贸产生一定拉动作用,同时考虑到后续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和地缘博弈会是常态等因素,未来外贸数据的波动性可能会加剧,更易受到时点和个别事件的影响。

3、大的方向看,内需不足的问题已经很突出,外需疲弱已经隐隐出现。在“中国经济没有那么好、美国经济没有那么差”以及进口更多基于战略维度考虑的假设下,未来对出口的预期较进口更乐观一些可能会更合适。

4、总的来说,对外贸数据的判断可能仍需谨慎,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对主要经济体(特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数据与主要经济体自身公布的数据并不一致且差异还挺大,同时出口对于特定行业或产品的依赖度较高。

(完)

点个在看支持一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