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热点透视丨消费市场复苏回暖 针对性政策须接续发力零售餐饮业消费品

热点透视丨消费市场复苏回暖 针对性政策须接续发力零售餐饮业消费品



消费市场春潮涌动

编者按

商圈人气旺、文旅订单忙、促销活动多……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和各地促消费政策措施显效发力,一季度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持续回暖态势,本期热点透视深入分析一季度消费持续回暖的原因,并对未来消费市场发展进行展望。专家表示,进入二季度,随着天气转暖,清明、五一、端午等大小长假较为集中,在无突发性因素出现的情况下,消费将继续保持回暖局面,增速有望超过一季度。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赵姗

2023年春天,消费复苏按下“加速键”,各地又有了烟火气。

陕西西安“长安十二时辰”唐风街区游人如梭,出行旅游市场快速回暖;山东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各地餐饮店门前排起了长队……随着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预期逐渐改善,消费倾向的提升带动了消费市场回暖明显。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6%。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当前消费市场增长势头良好,二季度消费的同比增速较一季度可能呈现较大幅度提升。今年要加大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补助,汽车消费、居住类消费等政策须继续发力。大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服务消费以及围绕人群特性的个性化消费将成为今年新的增长点和增量空间。

消费市场稳步加速回暖

当前,全国多地重现“吃饭要等位、打卡要排队”的热闹场景、不少热门景区人头攒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消费新空间……在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下,一季度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消费火热的熟悉景象正在回归。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漆云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显示,我国消费市场总体正在稳步加速回暖,好于预期,其中餐饮消费等与消费升级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消费提速靠前,说明当前消费市场增长势头良好。

“疫后重启效应主要体现在社交属性类消费的明显好转,如金银珠宝、服装、出行和餐饮消费等均有亮眼表现,但耐用品尤其是与房地产相关的耐用品消费、汽车消费以及部分服务消费的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雪燕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漆云兰认为,支撑消费快速回升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疫情影响逐步消退,消费场景限制消除带来的消费恢复性增长,这在接触型消费类表现得尤为突出。一季度,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9%,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26.3%。二是经济复苏以及促消费政策的落实,提振了消费信心,释放了消费潜力。3月份汽车类消费同比由负转正,增长11.5%。三是充裕的居民储蓄和放松的货币政策,带动投资类消费增长。一季度,金银珠宝类消费同比增长13.6%,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37.4%。此外,也有统计因素的原因,2022年同期基数较低,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今年一季度消费增速。

“一方面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国内大市场助力消费恢复;另一方面是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春节假期叠加社会流动性的有序恢复,此前受抑制的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居民出行等消费需求快速释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轻纺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室副主任于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扩大消费要有实质性措施

目前,各地各部门正持续推出政策措施,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商务部启动2023年“中华美食荟”活动,全年将推出70余场餐饮促消费活动;浙江出台扩大消费25条举措,涵盖体育、数字信息、电子商务直播、国潮国货等领域;吉林举办“全民消费季”等活动,各市县将联动开展全领域、多业态大型促销活动近千场……

二季度消费趋势可能有哪些变化?漆云兰认为,进入二季度,随着天气转暖,清明、端午、五一等假期较为集中,在无突发性因素出现的情况下,消费将继续保持回暖局面,增速有望超过一季度。消费的亮点主要集中在消费升级型产品和服务,如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智能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及餐饮、出行、娱乐等服务型消费。

“基数效应决定了二季度消费将持续修复,二季度消费的同比增速较一季度可能会呈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从2023年全年来看,消费持续复苏的态势是比较明确的,但也会存有一些压力和制约,复苏过程可能会出现波动和反复。”刘雪燕说。

刘雪燕建议,今年扩大消费要有实质性措施。第一,加大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补助,扩大基本生活用品的消费基数,增加部分可选消费的消费能力。第二,从具体着力点来看,汽车消费政策须继续发力,推动汽车消费,尤其是汽车更新置换消费扩大;促进居住类消费,随着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回升,房地产后周期消费,如家电、家具、建筑装潢的消费需求有所扩大,政策可以因势利导;规范引导新型线下消费的发展。第三,综合施策,推动消费市场主体恢复和提升。

于娟认为,随着全球疫情总体向好、国内经济活动有序恢复,就业形势改善及居民收入稳步恢复,加之国家及各地促消费政策的持续发力,预计二季度消费动能仍将进一步增强,消费市场整体有望继续强劲回升。但当前国内经济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需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创新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

“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高质量、个性化、绿色化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大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服务消费以及围绕人群特性的个性化消费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和增量空间。”于娟说。

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品质化和个性化趋势凸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晓红

随着消费市场加速恢复,消费需求也持续释放。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升级类商品零售较快增长。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9%、13.6%、5.8%和13.4%。

升级类消费加速恢复

“一季度,升级类消费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商品消费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时,升级类消费恢复逐月加快的态势更加明显,这表明居民消费继续向发展型、品质型、享受型消费快速升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3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7.4%,较1-2月加快31.5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速加快14.8个百分点。

“一季度,升级类消费的表现较为亮眼。与生活质量和健康相关的升级类消费产品在平台上的销售额实现了较高增长,如智能家居设备、健身器材、高端厨房电器等。一些传统消费品的升级类产品也取得不错的市场表现,如高端洗发水、美容护肤产品等。”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唯品会数据显示,一季度,户外运动用品增长迅猛,冲锋衣、防晒衣销量同比翻倍,户外风衣销量同比增长44%,帐篷销量同比增长20%,户外营地车、天幕销量同比增长5倍以上。户外桌椅销量同比增长669%。徒步登山鞋销量同比增长82%。珠宝首饰同样受到消费者青睐,黄金戒指的销量同比增长78%,黄金手链的销量同比增长近20%。

唯品会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升级类消费品迅速回暖,金银珠宝、美妆用品、户外用品等同比增幅尤为突出。消费者在注重性价比的同时,也更注重品牌效应,各个品类的头部品牌迎来了销售的爆发期。此外,品质生活消费如奢侈品消费增长也较为迅猛。

“在升级类消费领域中,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和产品体验,这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谦寻控股旗下羚客大数据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为何升级类消费实现大幅增长?究其原因,王蕴认为,在经济持续恢复的前提下,居民消费意愿明显提升,收入预期显著改善,消费者有能力也愿意增加升级类消费,以满足品质消费需求。同时,也与升级类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的创新升级供给有密切关系。

“社会消费持续回暖,之前积攒的消费力得到释放,助推了升级类消费大幅增长。”唯品会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升级类消费和注重性价比的趋势相互交织,消费者追求的是在消费成本不变甚至减少的基础上,仍能购买大牌商品、提升品质生活。

谦寻控股旗下羚客大数据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预计,未来升级类消费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观念的提高,更多的人将加入到升级类消费的行列中来。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升级类消费领域也将不断扩大和深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选择。

应积极释放升级类消费需求

近年来,升级类消费品的国内供给创新速度加快,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消费品层出不穷,高品质的服务供给也日益丰富,为消费者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条件。

不过,王蕴指出,促进升级类消费潜力释放,还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消费品品质持续提升的问题,在适应需求变化、不断进行产品设计和功能创新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二是线上线下消费渠道融合发展的问题,实现品质一致、售后服务一致。

“除了提高升级类消费产品的品质外,还应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洪勇认为,不断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尤为重要。此外,随着消费者对于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和重视,产品的可持续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并在产品使用和报废后妥善处理,保护环境和社会利益。

“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不断变化,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此同时,消费者希望得到定制化的服务和产品,以满足其特定需求和喜好。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收集客户数据和分析消费者行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谦寻控股旗下羚客大数据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王蕴建议,在准确把握消费升级趋势的前提下,应积极释放升级类消费需求。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消费品供给持续升级,由政府、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牵头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标准,细化品质分类,更好满足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要引导生产和流通企业完善线上线下售后服务体系,将7天无理由退货等规定延伸到线下,同时,在线上线下渠道产品的差异设计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消费者优化选择。同时,要积极鼓励地方政府在总结前期促消费政策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消费恢复发展态势,研究出台适应本地实际的、促进升级类商品和服务消费的政策。

多重因素促餐饮业快速恢复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林春霞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餐饮业收入12136亿元,同比增长13.9%,其增速更为亮眼,呈现出快速回暖的趋势。

多重积极因素促餐饮业快速恢复

经历三年疫情后,餐饮业又迎来增长态势。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漆云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餐饮业消费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一是呈现稳步快速恢复趋势。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9%,远远跑快于同期社零增速。其中,1-2月份餐饮业同比增长了9.2%,3月份增长了26.3%。

二是餐饮消费对消费的贡献基本上恢复到正常水平。餐饮业在社零中的占比一直在10%以上,但近年来受疫情影响,2022年全国餐饮收入在社零中的占比不足10%,今年一季度占比达到10.56%,比2022年全年提高了约0.6个百分点,占比重新恢复到10%以上。

三是限额以上餐饮单位餐饮恢复速度更快。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8.3%,快于整个餐饮业4.4个百分点,这表明有一定规模的餐饮企业自我恢复能力更强。

对于餐饮业快速恢复的原因,漆云兰作了进一步分析。她认为,疫情防控稳定以后,消费场景限制的取消带来了日常餐饮消费的恢复性增长。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以及商务活动的恢复,也带动了餐饮业消费恢复性增长。疫情防控进一步稳定和一系列促消费的政策实施,对激活和释放餐饮消费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此外,漆云兰认为,从供给端来看,餐饮企业在过去三年疫情的冲击中,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包括一些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创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预制菜的出现等,这些创新对推动餐饮消费回暖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后续可持续增长仍靠多方发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餐饮业出现了快速回暖的趋势,但完全修复疫情疤痕还需要一段时间,同时应多方发力促进消费可持续增长。

河北沈师傅四季烤鸭小馆负责人沈先生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餐饮业消费有所提升,今年餐饮店面增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且有赊账现象,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李先生在北京经营餐馆多年,他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餐馆目前处于回暖态势,相较疫前,营业额提高了50%左右,但也面临员工工资上升、成本增加以及市场激烈竞争等方面压力。他希望一些扶持政策能惠及更多中小餐饮业。

在漆云兰看来,餐饮业所面临的问题,从消费端来看,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依然突出。以外卖为例,虽然包装密封等方面比以前有明显进步,但对食材来源、制作过程、安全卫生情况等方面仍缺乏有效监管,如何让消费者放心安心消费值得斟酌。而从供给端来说,餐饮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竞争较激烈,“低小散”仍是餐饮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连锁化水平偏低,品牌影响力不足,线上线下如何实现高效融合等值得关注。

下一步如何促进餐饮业消费可持续增长?漆云兰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继续大力推动整个餐饮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场景创新,特别是推动餐饮业数字化、连锁化发展,线上线下结合要更加高效,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

二是对一些前期实施较好的纾困政策可考虑适当延长,帮助更多餐饮企业更好更快地走出困境,恢复发展活力。受三年疫情影响,不少餐饮企业尤其是低小散餐饮企业的自我发展、扩张和创新能力受到重创,后续支持还是必要的。

三是通过举办文旅、美食节等活动来提升餐饮文化品牌影响力,拓展餐饮消费空间。从目前一些地方实践来看,包括餐饮大省广东和四川等地举办的美食节主题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些主题活动的推进既富有地方特色,又有一定文化内涵,也符合消费升级方向,有利于培育“小而美”“小而精”餐饮文化品牌,促进消费可持续增长。

四是加强对食品安全、明码标价等方面监管。餐饮业自身要建立起诚信、自我约束的机制,监管部门要完善全链条跟进监管体系。自近期餐饮消费恢复以来,餐饮价格普遍有所提高。所以,明码标价、按质定价是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此外,要引导人们健康饮食、反对浪费的消费方式,这些对引导整个餐饮业健康发展和餐饮消费的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辑丨陈姝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