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虹软科技(688088):23Q1增速回正 智能车前装收入显着提升

虹软科技(688088):23Q1增速回正 智能车前装收入显着提升

事件概述:

    1)4 月25 日,虹软科技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全年来看,公司2022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32 亿元,同比下降7.22%;实现归母净利润5779.73 万元,同比下降58.95%;扣非归母公司净利润为678.92万元,同比下降92.97%。

    2)同日,公司发布《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 亿元,同比增长18.31%,归母净利润约为2818.62 万元,同比增长14.1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44.17 万元,同比增长69.34%。

    2022 年业绩降幅缩窄,Q1 增速回正

    收入端,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5.32 亿元,同比下降7.22%。分业务来看,1)智能手机视觉业务实现营收4.73 亿元,同比下降11.49%,主要由于消费电子需求下滑。2)智能驾驶业务实现收入0.44 元,同比增长120.90%,主要系前装业务的高速增长。毛利率方面,2022 年公司毛利率为88.49%,仍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平,但较去年同期下降3.36pcts,主要是由于收入结构的变化,按照软件授权商业模式的智能手机视觉业务(毛利率92.42%)占比,因自身收入承压和智能汽车业务的起量而下降。费用率方面,受制于收入规模的下降,以及对于智能汽车、屏下等业务的持续投入,公司2022 年研发费用率较去年上升6.98pct,达到54.15%,且管理、销售费用率也有所增加。利润端,由于整体收入下降,加之费用率对于盈利能力的挤压,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58 亿元,同比下降58.95%。

    智能汽车前装收入显著提升,趋势向好

    2023Q1,公司智能驾驶业务实现收入1072 万元,其中前装软件收入949.95 万元,超过2022H1 水平。我们认为前装收入占比提升,标志着公司智能汽车业务初步完成前后装动能切换。由于公司智能汽车前装的商业模式与手机端保持一致,采用软件授权的模式,且收入确认需等到定点车型量产交付后,因此其收入的增长节奏与累计量产的车型数呈正相关。短期维度,公司搭载公司软件算法的量产出货车型累计已有数十款,包括理想L9,长城哈佛系列、欧拉系列、坦克系列,合众哪吒系列,长安,吉利豪越、领克06 等,预计有望为2023年智能驾驶收入带来可观增量。中期维度,公司新增了与长安、奇瑞、长城(含海外车型)、岚图、理想、吉利(含沃尔沃全球车型定点项目)、长安马自达、本田、长安新能源、赛力斯、金龙旅行车等车厂的前装量产定点项目,客户侧进一步扩充。远期维度,我们看好公司在智能汽车尤其是智能座舱的领域中,延续此前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优势,依托稳定的产业链基础、优秀的商业模式、可靠的工程化落地能力,以及视觉算法技术领先性,在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中,实现中长期增长动能切换。

    视觉技术积累深厚,前瞻布局AIGC

    4 月10 日,虹软科技发布公告称,其签订软件授权合同,约定以许可方式向某客户提供部分特定的视觉人工智能算法软件,以用于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由公司收取技术/软件使用授权费,合同金额为4579 万美元。我们认为,该合同的签订从侧面反应出公司在人工智能底层算法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根据年报,公司一方面将继续研发、优化基于“端”的 AIGC 技术和产品,还将利用自有的鲁棒和多年不断迭代优化的超算中心 Jade,研发、推出基于“云+端”形式的AIGC 引擎和产品,两者均有望为公司带来全新的增长动能。

    投资建议:

    公司以视觉AI 算法为核心,深耕智能手机摄像技术,并通过技术外延切入智能汽车赛道。当前公司两大核心业务均迎来积极变化,业绩反转值得期待。由于公司2022 年业绩出现下滑,我们下调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6.41/8.24/10.4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8/1.59/3.24 亿元,维持买入-A 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产软件授权的商业模式和在AIGC 领域的前瞻布局,我们采用PS 进行估值,给予6 个月目标价47.35 元/股,对应2023 年30 倍动态市销率。

    风险提示:1)公司新业务开展不及预期的风险;2)公司核心技术迭代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3)智能手机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4)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