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浦银理财曹江涛:银行理财不只是投资工具,而是兼具服务性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丨对话资管30人母行固收类资产配置理财公司

浦银理财曹江涛:银行理财不只是投资工具,而是兼具服务性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丨对话资管30人母行固收类资产配置理财公司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

净值化以来,银行理财子面临着越来越多新的挑战和营收压力。

在客户端,虽然资管新规出台已6年,但居民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保本预期依旧存在,难以接受亏损;在资产端,低波动、高收益资产难寻,考验着理财子的多资产配置能力;渠道端,银行理财的销售依旧以银行渠道为主,互联网渠道尚未完全打开。

面对重重考验,理财子该如何破局?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浦银理财党委书记、总经理曹江涛,分享浦银理财的应对之道。


推出“稳定三角”产品体系应对市场波动

21世纪:请介绍下浦银理财成立以来的整体运作情况。

曹江涛:浦银理财于2022年1月正式开业,开业后持续推进完善公司治理、优化队伍建设、完成产品迁移、加快存量整改、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投研能力、夯实风险内控、创新金融科技等各方面工作。

公司一直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服务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一流的资产管理机构为标杆,以专业驱动投资、以业绩回报信任为战略发展定位。截至2023年5月底,公司产品规模超8000亿元。

21世纪:如何评价去年的两轮银行理财破净潮,对未来的产品设计和资产配置有何启示?

曹江涛:去年四季度,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债券类资产收益显著抬升,引发了其价格的持续下跌,以债券类资产为主要投资品种的理财子公司迎来了净值化转型以来最大的挑战。

为应对几年一遇的极端市场情况,尽力守护投资人的资产,浦银理财一方面密切跟踪市场和客户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策略,降低产品净值波动。通过资产配置分层管控、过程预警管理,重塑投资纪律,严控净值回撤。另一方面及时部署研发低波动产品,新推出了“悦鑫利”“悦恒利”等一系列有竞争力、回撤较小的产品方案,满足由波动市场催生的客户对净值稳健产品新需求。

同时,浦银理财主动加强投资者教育,如策划打造《理财浦及课》原创投教漫画专栏,举办线下投教活动,普及资管新规和产品净值化的知识,以帮助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认知,提升投资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判断力,帮助投资者更好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决策。

从全行业来看,优质资产仍是银行理财公司们普遍面临的挑战。低波动高收益的资产稀缺,非标资产配置大幅下降,债券的占比显著上升。对于银行理财公司而言,在非标投资压降已是大势所趋的时代,提升多资产配置能力、扩大收益机会来源显得尤为重要。

21世纪:银行理财客户风险偏好相对较低,浦银理财采取哪些减少产品收益波动的措施?

曹江涛:为应对市场波动,浦银理财推出了特色的稳健产品体系“稳健三角”,分为短期限、中期限、长期限三个维度,满足客户对流动性和收益的不同需求。对于短期限产品,我们在市场波动期间大幅度提升估值稳定的资产比例。短期限产品资产主要配置协存和优先股;中长期限产品大幅度提升了摊余成本法资产配置占比,产品主要采用封闭形态,主要配置持有到期的债、非标和优先股——不同于权益类资产,债券类资产具有确定性的现金流。

在债券收益率较高的时候,固收类产品通过摊余成本法估值,能够同时提供较高的净值增长和较低的净值回撤。因此,混合估值型产品的推出,具有收益有竞争力且回撤较小,较好地满足了客户在波动市场下对净值稳健产品的爆发性需求。

“银行理财管理人集中度和渠道集中度都会进一步提升”

21世纪:去年银行理财规模出现收缩,如何看待银行理财的规模变化趋势,以及未来在整个大资管生态中的角色?

曹江涛:实际上从今年的一季度末开始,银行理财市场就已呈现逐步回暖的态势,产品净值的持续反弹推动了投资者理财配置意愿的回归。随着赎回压力的释放,市场规模也逐渐从最低谷中走出。从长远的角度看,在居民资产配置重点从不动产向金融资产转换的过程中,银行理财确有着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和潜力。短期来看,由于市场充分认识和理解净值化产品的风险和波动仍需要时间,一旦市场再次出现大面积净值波动、不达兑付的情况,仍有需要面临赎回潮挑战的可能。

展望未来,由于客户群体和银行渠道的深度绑定,决定了理财公司在客群定位上必然将重点聚焦在中低风险偏好、追求收益稳定的银行系客户,兼顾高净值及超高净值客户,最终服务于广大老百姓的普惠性理财需求。回归产品定位,银行理财将以低风险、低波动、收益稳健作为区别于公募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的重要标志。可预见大部分银行理财公司继续打造以中低风险产品、流动性管理产品为主,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衍生品类产品为补充的特色化产品体系。

21世纪:你们在渠道布局上是如何规划的?如何看待未来银行理财的销售格局?

曹江涛:首先,母行渠道是我们的基本盘,在服务好母行渠道的前提下,争取做到“广布局+有重点”。我司相对其他理财子公司成立较晚,因此在代销渠道的建设上相对规模略小,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已落地20余家法人机构。同时,我司也正积极布局直销渠道,打造浦银理财自己的直销品牌。

渠道布局是一方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持续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做好消费者保护,建立完备的团队和完善的流程对销售工作、对各个销售渠道做好支撑和服务。

应该说,资管新规五周年过去了,整体理财销售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更加市场化和专业化,这也极大推动了各家理财子公司销售服务能力乃至投资能力的打造。我认为未来银行理财的管理人集中度和渠道集中度都会进一步提升。此外,直销渠道也将有进一步的发展。

未来,理财子在渠道建设探索上可借鉴公募基金,由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转化为数字化投顾,并通过互联网渠道吸纳更多年轻的理财用户。银行理财产品将不仅仅是单纯的投资工具,而是兼顾服务性功能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从客户需求和风险偏好出发,为客户创造绝对收益。搭建集“产品+配置”一体的投顾体系,通过更自由的组合配置、更丰富的产品条线,充分利用公司在现金管理和固收类产品领域的管理优势,增强客户与产品的匹配度,探索更多元化、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打造一套旗帜鲜明的文化,加速理财公司人员融合

21世纪:在公司治理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银行理财子目前有哪些重点和痛点?

曹江涛:银行理财子属于资产管理行业,而资产管理行业最核心资源便是人力资源。在全面落实资管新规的大背景下,银行理财子和在其他资管机构在公司经营包括人才的引进方面将站在基本相同的起跑线上。但与起步较久,已建立成熟的优秀人才储备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的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机构相比,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人事安排的框架还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着商业银行的逻辑,缺少更灵活的自主裁量权,对搭建合理高效的专业人才梯队,明确奖惩淘汰机制带来一定的掣肘。

由人员构成来看,各家理财子公司主要通过原银行资管部门人员平移、母行内部招聘和市场化招聘三种途径获取相应人才,通过市场化专业招聘而来与原银行体系输送的两类人员之间存在平衡和融合的问题。对此,理财子可以通过打造一套旗帜鲜明、可持续的、健康的公司文化,增强内部凝聚力,加速不同背景员工的融合。公司也可以通过企业文化的输出,在提高公司士气、提升客户满意度、促进创新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21世纪:银行理财发展还面临来自哪些方面的障碍和挑战?

曹江涛:相对于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已经取得的成功,银行理财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认知却未能完全跟上转型发展的步伐。帮助投资者实现理财投资观念的转变,理解市场风险和波动,打破“刚兑思维”仍任重道远。

针对这一现状,一方面理财子公司会加快投研队伍建设的进度,打基础修内功,锻长板补短板,不断开拓资产来源,加快标准化投资以及多资产配置的投研体系建设,通过提升投资研究的实力,来实现产品业绩的稳步提升。另一方面也需要持续做好投教和陪伴的工作,通过全行业的努力,来加快投资者理财投资观念的转变,更好地促进行业的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