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从修复到复苏,常态化增长还需要提振什么?货币政策经济数据

从修复到复苏,常态化增长还需要提振什么?货币政策经济数据


· 这是第5287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2k+ ·

2023年首季中国经济明显加速修复,二季度数据则令人忧虑。

客观评价上半年的经济表现,并非复苏,而是修复。

所谓复苏,就是差不多康复了,不再需要宏观政策费大气力兜底托底,经济运行也能稳健平顺地过下去。但经济修复有其局部性、短暂性和自发性。

所谓局部性,指的是经济修复侧重在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主要是生活性服务业,以出行食宿文娱为主;

所谓短暂性,指的是修复不会渐次扩散带来各行各业整体有序修复,服务消费会滑向趋稳并收敛;

所谓自发性,是指2023年上半截宏观政策托底力度引而不发,有效需求呈补偿性的自发释放。

如此看,上半年的经济修复,恐怕不能总结为强劲和可持续,而是温和并有待提振。

预期向弱,需求不足和供给冲击三重压力,从世间经纬看,仍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压力。

经济修复有收获,当予肯定,但还有挑战甚至困境。

还是从人们习惯的三驾马车看经济修复。看消费,首季衣食住行等基础消费有所修复,但边际修复强度在衰减,今年五一长假人均消费明显不及2019年,今年6.18购物平淡,端午长假也惊喜不多。

看可选消费,奢侈品、家电家居、消费电子和汽车销售,甚至都有所放缓。表明普通人群节俭了,甚至富裕人群都在收拢投资,放缓消费,增加储蓄中。

这很自然,消费长期看就业状况和收入增长,短期看消费惯性和居民债务增长。

看投资,分项是基建、工业和房地产三大块,后两块处境很不容易。在开局即终局,开战即终战的口号下,首季地方政府对基建努力多多,但地方财力和债务制约了其持续发力。

分投资主体看是民间和政府两大块,占投资总量2/3以上的民间投资不太热烈,以复工复产和降低存货周期为主。

东南沿海投资还算不错,但也有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投资从蓝海变红海的明显忧虑。

看外贸,从出口的一些领先指标看,例如制造业利润增速持续为负、进口增长徘徊于零附近,出口环境和前景挑战很多。从中美集装箱运价跌逾10倍看,外贸一言难尽。

尽管今年五六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有所起色,但这类波动性大的数据,参考价值很有限。

这样的短期局势,只能说经济修复,难言复苏。


下半年,常态化增长会不请自来吗?

这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常态化增长的基准,以及如何解读和面对现状。

如果将常态化增长的基准,定义为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或潜在增长率。那么这个基准的水平不低。以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的经济表现看,下半年及以后的增长自动换档到长期趋势线或潜在增速的可能性很小。

我们期待经济提振之举,更期待安全发展新架构。

当下,一揽子经济提振措施箭在弦上,带给人们希冀。而从中长期视角看,法治化市场化轨道的安全发展架构,显得更不可或缺。

提振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仍是治标之短期举措;塑造中国经济良好预期和安全高质发展,则需更多政策架构支持。

就短期提振之策而言,也许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就业状况和物价状况,决定了货币政策应该采取的姿态。有人可能会担心人民币汇率,但影响汇率的首要和次要因素,分别是经济增长预期和跨境资本流动,如果货币政策能提振预期和吸引外资,那中美息差则不应是重要考虑因子;

二是充实地方财力,但也要努力避免过猛的追税和罚没行动,对金税系统的及时合理解读也很重要;

三是维护和培育基础消费,继续推动小微企业景气修复;

四是对一些困境行业的应对之策,要有效和精准。

就中长期安全发展新架构而言,需耐心等待举措。也许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如何审视和整固经济基本盘。既往六七年,以“三去一降一补”对实体经济,以各种红线对开发销售模式的房地产,以设置红绿灯对平台经济,都做了不少减法。当然也有新能源半导体和电动车行业等的加法乘法。如今,稳固经济基本盘显得格外重要。

二是增速、质量和安全三位一体,相互呼应。维持适宜的经济增速是基石,否则转型升级也会受掣肘;整体安全、系统安全更是底线。

三是中长期政策框架,需要依托稳定乐观的中长期市场预期,上层政策和市场主体的持续良性互动,上通下达顺畅与否很重要。

在假定安全发展新框架仍有待时日,欲速不达的情形下,可关注自身是否有必要形成积极防御型战略。

一是关注全球通胀后的“菜单改写”进程,尤其是黄金和大宗商品的再定价;

二是重新权衡中国PE/VC市场的风险收益及退出时机;

三是既避免大则不倒的扩张惯性,又平衡本土和海外资产的理性思考。

随着高速增长期的离去,我们应当尽快修正对自身投资能力的过分高估。随着后疫情时代,常态化增长欲来未来,不会轻易降临,我们应当努力关注显性或隐性的各类风险。豪迈地在风雨交加的汪洋中裸泳,既非勇气也非理性。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管理》副主编、民生加银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提示:本文内容仅为个人研究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相关机构不对其观点正确性、合理性负责。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qspyq_biz@163.com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