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富民看市场:而选择取决于财政民生民富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富民看市场:而选择取决于财政民生民富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大踏步地迈进了。

我们从去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上,看到了个重要的信号,这就是不再强调投资拉动经济,未来强调的是需求。从2023-2035年都将是以内需为主导,这种经济学语言背后的隐语,就是在强调民生,因为,现在经济的主要矛盾是老百姓的收入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不平衡,如果老百姓的收入上不去,经济的发展将失去可持续性。

民生无小事

我们古人讲究的是民富国强,现在也一样。

从逻辑上说,国强与民富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哪一头也不能差,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国强与民富,在政策方向上没有差别,尤其是二者出现不平衡时。

从历史上看,强调民富总是迎来一个盛世,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强调轻赋税,与民休养生息;民富了,国家才会真正强大,才有了后来汉武帝的开拓西域的实力。



中国经济的前三十年,是一个被世界强国孤立的时代,想富民也富不了,我们靠举国经济体制发展经济,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计划经济在那样的背景下,也可以说是一种战时经济;我们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和平的发展周期。中美建交后,我们赢得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邓公的改革开放,由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开放为多元经济体,实际上是一种现代版的富民政策,既改善了民生,也以惊人的速度强化了国力,这就是典型的民富国强之道。

正因为我们强大了,让老大极度不安,外部环境也因此变得复杂了,而我们为了追赶西方经济强国,相对来说,走的是投资型的强国之路,这逐渐形成了内需不足的矛盾,说白了,就是老百姓的收入增长,追不上生产的增长,出现了生产过剩,这已经成为当下经济的主要矛盾。过去,过剩的产能可以通过外贸得到极大的释放,未来不能太指望,矛盾也就突显了出来。



又一个十字路口

所以,现在又一次面临着富民的选择。

实际上,二十大已经开始重视民生,明确要求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我们过去一谈辉煌,总是说人均GDP,2021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2000美金,也就是说,从人均GDP看,中国已经进入发展国家。那又怎么会内需不足呢?这是因为人均GDP反映的是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等于老百姓的收入水平。

看收入水平,要看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

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平均为60%,我们是43%,差了将近2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即使经济发展水平一样,中国的老百姓收入也会偏低。



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居民收入GDP占比偏低,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会是第一次分配收入,是老板们太黑,工资太低了。

事情还不能这么简单地看。

因为现实的情况是,民营的情况很糟糕,大批的企业在倒闭,国家税收太高,企业赚钱效率太低了。



所以,决定居民收入水平的不仅仅是企业,更主要的还是在国家政策,要与民让利,让企业有更多的钱赚,才能发展起来,企业发展了,一方面可以扩大税源,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经济也具有了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企业发展的越好,资本越多,投资越强劲,对劳动的需求也越高,就必然要提高劳动者的第一次分配收入,改善劳动环境,遵纪守法。这是劳务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具有必然性。

富民不是被计划出来的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富民不是被计划出来的,而是由市场关系决定的。

很多人认为老百姓的收入过低,是企业造成的,这是用计划经济的思维定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必将成为自我纠缠,看起来批判资本家充满了正义感,实际的结果是给老百姓,给民生挖坑。资本流失,民生不会更好,这是大家这几年已经感受到的事实。



当然,富民不仅仅体现于市场关系中。

第二次分配是所有发达国家平衡两极分化最重要的途径,这就需要林毅夫说的“有为政府”,或者说,林先生的有为应该体现于二次分配。

管理层面更大的责任是,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不仅仅是改善城市设施,更重要的是全民共享的福利保障,如免费医疗等。将财政开支的70%以上用于民生,而目前只有50%左右,朗教授认为也就20%。这一块是有很大空间的。

有了上面两种作为,才能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所以,民生的根本在政策,是不是真的把重心回归到了富民之路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