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说实话,拿地的好时机到了拍地现房土拍土地市场住宅用地

说实话,拿地的好时机到了拍地现房土拍土地市场住宅用地


前几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上架了3宗宅地,其中位于宝安区这幅地块的土拍规则,出现了一个显眼的变化:竞拍条件由竞“保障房”指标,变成了竞“现房销售”指标。

同时,位于龙岗区的另外2幅地块,也都没有再出现保障性住房配建指标。

其实自集中供地模式实施以来,各地的拍地条件就一直在变化。尤其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地土拍规则的调整更加频繁。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大家也看得见。

中指研究院在近期发布的《2023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下半年趋势展望》中提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市场整体表现仍较为低迷……除核心城市土拍保持一定热度外,多数城市土拍未有转暖迹象……”

根据中指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供求规模,均降至近十年以来同期最低位。持续在低位徘徊的土地市场热度,使得当前各地土拍规则的导向,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多地土拍门槛降低

房企利润空间得到释放

为刺激房企参与土拍的积极性,近一年来各地在土拍门槛上的调整越来越频繁。许多城市都在逐步降低甚至解除各种拿地限制条件,一方面让更多房企能够参与,另一方面也适当释放地块开发的利润空间。

首先在限价上,多地已经逐渐放宽了限制。比如合肥拍地的毛坯限价政策,在已经持续了近2年后,于今年年初突然取消,早前供应的6宗地块均未设毛坯限价。

还有关于室内装修价格的限制也在放宽。比如深圳近一年来就逐渐在土地的“最高限价”中,剔除室内装修的价格,让房企重新掌握在销售定价上的部分弹性。

其次,多地对于竞配建的要求也逐步降低。过去这几年,拿地要竞配建这件事给房企增添了不少压力。

但近期一些城市不再采用这种规则,比如合肥年初供应的6宗地块就没有对配建租赁住房提出要求。深圳近期推出的地块,也没有提及竞自持和保租房的配建要求。

竞配建的强制要求一旦解除,地块未来的可售面积就能获得可观的增加,使拿地成本与预期利润得到显著改善。

另外在降拿地成本方面,还有一个十分直接的影响,就是部份城市降低了土地的竞买保证金比例。比如苏州的竞买保证金,就由去年的30%-50%,一路降到了今年的20%。

解除竞配建、降低保证金等举措,都能大幅降低拿地门槛和房企的现金流压力,让拿地这本帐越来越“算得过来”,有望让更多房企重燃拿地热情。


土拍愈发强调公平

为更多拿地主体腾出空间

自集中供地实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內各地的土拍市场,都是房企们拼马甲的战场。

在“触顶摇号”规则下,一些头部集团性企业,通过使用多个马甲、或派出多家成员企业参与拿地,可以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两年不少大集团成员企业通过这种方式,空降房企百强榜单。

但这种做法对其他主体来说多少有点不够公平,长期这样下去,其他房企的参与空间只会越来越小,土拍会逐渐成为规模房企的专属狂欢。

如果中小房企因此都放弃拿地,定然不利于土拍市场乃至于整个行业的复苏。对此,有城市已经开始行动。

比如北京在4月下旬,发布了一则关于丰台、大兴两宗地块的《补充公告》。其中明确提到:“同一集团成员企业不得同时报名竞买同一宗地”。如果拿地企业违反这条规定,将被取得竞买资格。

深圳也曾发布新规,要求在同一批土拍中,包括联合竞买主体在内的同一企业的拿地数量,最多不能超过3宗。一旦确定某企业已竞得第3宗地块后,其将自动丧失本批次中其他地块的竞买资格。

以上这些规定一出,有望在推动拍地竞争走向更加公平的局面,为中小型房企腾出更多参与拿地的空间。未来土拍成果过度集中的现象有望得到调整,大家都有机会拿地,行业才有可能整体复苏。


土拍规则关注重点

更多地转向交付环节

当下各地在土拍规则上的调整,大方向都是逐渐改善房企的拿地成本与利润预期,但这并不代表地方对拿地管控有所放松。

当前各地关注的重点,开始转向交付环节。“保交付”的重要导向,开始体现在土拍规则中。

比如“交付即办证”这条限制性条件,就已经在各地土拍中实施了一段时间了。将“交房即办证”的要求在拿地环节就写明,是推动房屋交付走向安全通畅的一种手段,对购房者来说是件好事。

更值得注意的变化是,本月初深圳刚挂牌了3宗宅地,其中位于宝安的新安地块,竞指标部分从过去的竞配建,改为了“竞现房销售建筑面积”。

这类条件在全国推行的还不多,但目的是显而易见的。现房销售可以消除烂尾问题,现房销售面积的占比越高,项目的交付安全性就越高,越能“保交付”。

只是,竞现房比例对于房企资金上的考验是巨大的。如果未来这条规则广泛且长期实施,将会彻底倒逼行业进入低杠杆模式。

另一方面,各地对于重点区域热门地块的拿地资质要求,依然抓得很严。

上个月,广州发布了一份《广州市建设“智慧+品质”住宅打造好房子好小区行动方案》。

这份方案把住宅品质和土拍进行了直接挂钩,对出让地块采取“资质+摇号”的竞价方式,在供地环节就明确“智慧+品质”的住宅建设要求。

具体涉及到的资质评价范围包括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健康建筑、设备能效、绿色建材应用等多个方面。

针对一些热门地块,评估范围甚至会覆盖到通风、日照、采光、隔声、防水、数字技术、智能产品等方面,对于房屋最终交付品质的评价标准会越来越细。

从这些土拍规则的调整中我们能看出,虽然拿地门槛是有所降低的,成本和利润空间确实得到了释放。但“保交付”仍然是铁打的原则,交付品质也要严抓,想要拿地还是得有硬本事才行。


集中供地模式逐渐松动

各地规则愈发灵活

集中供地模式在我国实施已近两年半,时至今日这套模式已经不断出现松动。越来越多城市的“双集中”供地,调整成了“拟供应清单”模式。一次性挂牌、分批出让的模式,逐渐成为主流。

这个变化确实让房企头上的紧箍变松了一些,在拿地资金的调度上又有了更多的空间,能够制定更合理的拿地节奏和策略。

而且房企对地块的研判时间也更加充裕了,可以在地块出让清单发布之时就开始做评估,作出更合理的决策并对资金早做安排。

另一方面,各地的土拍规则也越来越灵活,不同城市会根据本土实际情况,探索更能推动市场参与积极性、更有利于土拍复苏和房地产风险控制的土地出让方式。

未来各地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一地一策”现象,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需要、土拍情况,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出让规则,对土拍市场实施更精细化的管控。

结 语

近一年来,各地为减少土地流拍、刺激市场热度,在供地端频频作出调整。在成本下降、利润预期回升的趋势下,各方拿地的积极性或许真的会回升。

而且从土拍规则开始强调公平竞争的趋势来看,接下来土拍市场已延续数年的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也有望松动。更多的房企,会获得重回牌桌的机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