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经济前瞻论坛2023年会丨《2022奋进新时代·农村金融在行动调研报告》 在京发布乡村

经济前瞻论坛2023年会丨《2022奋进新时代·农村金融在行动调研报告》 在京发布乡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吕红星

8月13日,国研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布在出席由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的经济前瞻论坛2023年会·农村金融论坛时发布了《2022奋进新时代·农村金融在行动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农信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也是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先行者,根据自身实际进行了广泛而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信用体系等农村金融基础滞后。农村信用体系是农村金融重要的基础设施,目前仍是农村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短板所在。不少农户信用意识薄弱,征信体系不健全,信用户、信用村的评定依靠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一户、一村地调查,费时费力,进展缓慢。

二是乡村地区有效抵押品不足。农村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农业强国建设面临缺乏有效抵押物的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住房财产权抵押,为解决抵押物问题带来了曙光,但因抵押物价值评估和债权实现等原因而困难重重。

三是数字金融能力不足。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对于提升农村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质量起着基础性作用。农村金融机构因规模小、投入少、金融科技研发与应用能力有限,数字金融服务能力有所欠缺,数字普惠产品与服务较少。

四是尚未形成常态化的市场机制。不同地区的涉农金融需求差异较大,农村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总体尚未建立常态化的市场机制,缺乏自我驱动能力,创新能力不足。

《报告》认为,面向未来,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农村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农业强国建设,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发力。

一是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乡村地区涉农信息共享,率先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渐进而稳步地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支付环境与支付体系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符合乡村需求特点的支付产品创新。

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积极拥抱数字经济,优化乡村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加快农村信息数字化“新基建”,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农村数字化“新基建”提供低息中长期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将成熟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向乡村地区下沉延伸,将数字普惠金融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有机结合。

三是完善政策激励。针对农信社、农商行等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大量的富余资金沉淀为分散的“孤岛”,难以实现较高效益运营的情况,可根据其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和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业绩”,支持其省联社获得理财中心、资产管理公司牌照,作为对其赋能和助力的“政策激励”。

四是普及乡村金融教育。除了对教育发展提供足额的融资外,还应开展集中性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推进金融知识纳入乡村教育体系,让现代金融知识惠及广大农民,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