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二房东”的狂欢落幕,昔日巨头即将倒下租赁短租写字楼爱彼迎商业地产wework

“二房东”的狂欢落幕,昔日巨头即将倒下租赁短租写字楼爱彼迎商业地产wework


自从2020年以后,WeWork在市场的声音似乎弱了很多,最近却因为流动性危机等财务问题再次受到市场关注。

WeWork,全球共享办公的开创者,2010年成立,业务模式并不复杂,主要业务就是将模块化的办公空间短租给小型公司或自由职业者。在最火热的时候,WeWork被视为最成功的创业项目之一,拿下软银等多家投资的故事,也让其颇受资本市场关注。

至于共享办公的模式也并不复杂,理解Airbnb(爱彼迎)的生意就容易理解WeWork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做的都是租赁的生意。

按理说,租下商业地产再二次出租给有需要的群体,这门生意其实谈不上多新鲜,也一直有市场,WeWork何至于从万众瞩目走到今日饱受诟病的局面?

根据最新消息,WeWork二季度财务数据起色不大,又陷入租售争端(在旧金山租赁的办公大楼中跟租户发生直接冲突,引起大量关注),叠加裁员、市值和股价双重缩水等负面新闻缠身,很多局外人没看明白缘由何在。

笔者总结,过高的估值、不够创新的商业项目、重资产的运营模式、久难盈利的运营策略......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造就了如今明星创业项目变昨日黄花的情况。撇除自身因素,WeWork失利背后折射的,还是自疫情以来,美国湾区商业地产市场的萎靡不振。


WeWork的潮起潮落

在上周我们曾介绍过WeWork大致的发展状况(戳标题阅读),本文不做赘述,这里笔者将更聚焦WeWork起好的高楼为何坍塌。

WeWork能发家自然是因为市场的确有需求。

众所周知,2010-2020这十年是科技创投热潮席卷全球的十年,大量热钱涌入硅谷和各种创业项目。一时间自由职业和创业风潮弥漫,数字游民遍布全球,混合办公渐成气候,堪称互联网的黄金时代。

随之而来的,是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短期办公租赁的需求日益增加,有移动办公和轻办公需求的人士不在少数。WeWork在2010年起步时,正是瞄准了这一需求。

与此同时,创新的共享办公概念也吸引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帮助WeWork拿到一轮又一轮融资。

Crunchbase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风险投资同比增长4%,达到3,000亿美元;2011年时,总规模还不足1000亿美金。

几多因素架着WeWork成为全球共享办公的开创者和龙头企业。只是,抓住需求和满足需求是市场规律,但将算不得多创新的业务包装成科技产品进行售卖,就很容易堆出估值泡沫。

相较于共享充电宝之类的生意,办公楼共享更像是一门重资产生意。国内共享办公第一股的优客工场,其创始人毛大庆就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共享办公不是一个暴利行业,更不是一个可以迅速扩张的行业,而是一个长产业链的社会基础盘,是服务于广大企业的企业服务平台。”

可见,对于行业内人士来说,商业模式注定了共享办公并不是一个热钱快炒的捞金行业,而重资产行业向来更看重运营和盈利。

2019年是WeWork的重要转折点,WeWork曾于2019年5月推出一只基金用于募集资金,在WeWork停止首次公开募股的几个月前,其估值曾达到4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00亿元)的峰值,一时为人咋舌。然而没过多久,这一2020年底上市、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众创空间的明星创业项目,开始走下坡路。

路越走越窄,有时并非是行业不行,也不是前景不行,而是商业浮沉,需要谨小慎微。


萎缩的湾区商业地产

旧金山商业地产的价值正在急剧缩水,房价暴跌让其租售变得困难。虽然相对于纽约或洛杉矶,WeWork在旧金山的项目曝光率并不高,但业务足迹并不少,而湾区不景气的商业地产市场,让本就艰难的WeWork更加雪上加霜。

在此之前,WeWork为了降本增效,已经做了不少工作。

WeWork首席执行官大卫·托利(David Tolley)于近期表示,公司正在重新规划商业模式以求创新,从而削减租赁成本。

作为本质是租赁生意的项目,WeWork租赁成本居高不下是公司流动性危机的重要因素,也是亏损的根本原因。虽然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WeWork已经退出或调整了590份租约,固定租赁支出预计降低了约127亿美元,但还远远够不到盈亏平衡。

根据美国KBRA Analytics最近的一份报告,WeWork在债券市场的总敞口接近70亿美元。当然,因为WeWork在过去四年中一直努力磋商,以图降低大楼的租赁费用,并采用多种举措降低运营成本,上述数字可能会有些出入,但即便如此,缺口仍然惊人。

根据其二季度财报,今年二季度WeWork产生3.97亿美元亏损,6.8亿美元的流动性危机,大家对于WeWork持续经营能力的“怀疑”逐渐增加。

直到最近,WeWork又因为租金问题和商业大楼业主产生冲突,问题缺口进一步拉大。

据了解,年后没多久,WeWork就停止支付旧金山市中心一座办公大楼的租金,引发该商业大楼所有者的不满,也对WeWork在楼主心目中的信任造成打击。

叠加鲜有改善的财务危机,处于聚光灯之下的WeWork很快被层层剖析挖掘。也许WeWork不会很快垮掉,但信任危机已经产生,公司需要花费更大力气来重新获得业主和资本市场的信任。

笔者认为,能够满足需求的生意总有存在的必要,本质上共享办公项目还是一门好生意。只是,WeWork在债务方面的压力太大,单就上文我们提到的湾区商业地产项目,WeWork在此处的租金已经拖到了2035年。

曾经的WeWork能够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贷款利率较低且商业地产项目本身的价值高。因此,WeWork签下不少甲级办公楼的长期租赁合同,再短租给有灵活办公需求的租客,这门生意有利可图。

现在,市场变了。

与其他大城市相比,旧金山的写字楼地产项目面临即将到期的高利率债务问题。三年疫情之后,许多原本计划租办公空间的小微企业变得谨慎,开始缩小办公空间规模。

商业地产的日子并不好过。援引《巴伦周刊》数据,目前美国许多城市的写字楼都处于空置状态,出租率能否回升是目前房地产行业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旧金山和芝加哥等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已接近25%,写字楼相关股票较新冠疫情前的高点下跌了50%。

WeWork解约又让更多商业地产楼盘重新流回市场,供需进一步失衡。

也许的确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灵活办公这一方式,联合办公的潜力也有所提升,但倘若租金越来越高,租户的选择也会更加保守。


尾声

正如笔者上文所说,共享办公本质上还是租赁的生意,在资本泡沫的炒作下,披上科技宣传的外衣,很容易让故事过于膨胀。

只是,没有盈利的生意模式已经越来越难让资本买单。

国内专注共享办公室业务的上市公司优客工场,曾顶着“国内共享办公第一股”的头衔以SPAC方式于2020在美国上市,去年全年的净亏损达3.22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85.09%,属于贴钱营业,跟WeWork半斤八两,日子同样不好过。

科技的外衣,终究没那么好套,投资人的钱,也没那么好拿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