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中企大裁员,印财政部服软了,头铁的中企,让印度暴露出民族底色莫迪日本第二大经济体

中企大裁员,印财政部服软了,头铁的中企,让印度暴露出民族底色莫迪日本第二大经济体

中企的反击,暴露了印度的民族本色,中国人掀起大撤退,印度财政部开始服软了。



【莫迪宣布5年内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近几年,印度可以说是全球发展速度第一梯队的国家。去年,印度直接超过英国,成为了世界第5大经济体。现在,喜欢喊口号的莫迪,又定下了个5年计划,准备将印度在未来5年内发展成世界第3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中国。莫迪在前几天公开表示,未来5年将是印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其实现“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目标的黄金时期。

印度正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今年印度成为了G20轮值主席国,更是谋求提升国际影响力,想要成为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与此同时,印度经济也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去年,印度的经济增速高达8.7%。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正是印度和莫迪自信的来源,其相信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印度很快就能成为和中美两国一样的大国。

目前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依次为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印度。摩根士丹利和标准普尔全球作出预测,2030年的时候,印度可能超过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印度央行也作出预测,今年印度经济的增长率将达到6%至6.5%,到时候印度很可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总而言之,各方都对印度的经济潜力抱有非常积极的预估。

与印度经济蓬勃发展相对的,是日本、德国等国家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冲击,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萎缩的情况。日本现在面临严重的高通胀、出口放缓等困境,该国经济复苏特别艰难。日本方面预测,今年该国经济增速只有1.3%。德国也面临差不多的情况,能源短缺对德国造成的伤害巨大,德国经济持续低迷。预计德国经济今年将萎缩0.3%,明年则只能增长0.8%。而当初英国就是因为经济萎缩才被印度超车,之后日德被超车也不是不可能。



【位于印度的小米店铺】

然而,尽管许多西方媒体和印度内部都大力宣扬其经济成就及未来的巨大潜力,甚至有人形容印度正在书写一段“经济奇迹”,但印度仍然面临一大难题。在其追求经济增长之路上,印度尝试模仿中国的策略,大力引进外资。然而,印度的政策变动过于频繁,导致投资环境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而最终的决策权始终集中于印度政府。

印度渴望吸引外国企业进驻,以促进国内经济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它同时又担心本国的企业面临外资的压力过大,难以竞争。于是,印度想方设法限制外企的发展,巨额罚款就是印度政府的一个常用手段。亚马逊、苹果、三星、vivo和oppo等企业都曾被罚过款。正是因为印度政府政策和态度的反复无常,不少中国企业选择撤出印度或取消对印度进行新的投资,如之前的荣耀和前段时间的富士康。

但光这一点,还不足以对印度造成冲击。印度和小米的”交锋“,才真正令印度感到了痛。今年6月份,印度方面又以“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为由,正式没收小米之前就已经被扣押的555.1亿卢比,差不多是48亿人民币。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占小米去年总净利润的56%,也比今年第一季度32亿元的净利润多。尽管小米反复强调其在印度的经营符合该国所有规定,印度方面依旧我行我素。



【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厂】

印度这么做,就是为了打压小米在该国的发展,帮助其本国手机企业增加市场份额。但这次印度似乎碰到了滑铁卢,小米没有像其它企业一样默默忍受,或者是退出印度市场,而是作出了一定的反击——裁员。有消息称,小米在印度的公司正在大规模裁员,员工数量已经从1400到1500人减少到了1000人。

这对印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知道,印度现在已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印度的”人口红利“并没有完全激发出来,该国依旧有许多人处于失业、无业状态。印度大学生毕业三四年甚至都找不到工作。印度经济检测中心数据显示,印度失业率不断上升,7月份这一数字达到了8%。印度政府正面临着如何创造足够就业机会的压力。

这时候小米选择裁员,虽然给出的理由是正常的优化程序,但依旧给其它在印度的外企一个启发,面对印度政府潜在的无理罚款,外企是否可以考虑使用裁员作为与印度政府进行谈判的筹码,以保护自己的权益?而且有消息称,印度政府现在已经向小米服软了,印度财政部与小米接触,有意考虑对原先的48亿元罚款进行减免。



【印度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一直没有实现“人口红利”】

连已经定好的罚款,印度政府都能说改就改,这再度印证了其对小米罚款的不正当性,也将印度的民族底色暴露出来。印度经常被批评为其契约精神不足,这一点在其错综复杂的国内法律体系中尤为明显。在实际执行中,政府的决策经常与现行法律产生冲突。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并没有一个完整且明确的针对外资的招商引资法规,而是基于多种政策和法律拼凑出一个运作机制。这种做法为印度政府和当地企业提供了操作空间,使其有可能设下陷阱,对外资企业施加压力。

而且,印度引诱外企到印度投资,不仅是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其还有另一层目的,就是获得这些外企的核心技术。前段时间,印度就对在印中国手机企业提出了要求,公司高管,如首席执行官、运营官、技术官和财务官必须由印度人担任。一旦印度人掌握了在印中企的话语权,那么中企的核心技术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印度这个法子就是在变相“收购”中国企业。

正是由于印度的各种“骚操作”,该国投资环境非常差。尽管印度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年轻的劳动人口一直是外企看好的投资点。但另一方面,投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是企业十分关注的,不少外国企业就因为担心在印度的投资风险过高,而选择观望或转投其他市场。

所以,印度希望进一步提高其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冲刺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政府就必须对现有的投资环境进行全面改革。虽然在短期内,某些“小聪明”策略或许能为印度带来一些即时利益,但长远来看,只有一个健康、稳定、透明的投资氛围,才能为印度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全球信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