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工人日报|兰州新区:集成改革持续领跑,助力现代产业“集链成群”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工人日报|兰州新区:集成改革持续领跑,助力现代产业“集链成群”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当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是西部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集聚区,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作为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彦龙对于兰州新区的发展感触颇深。

10余年来,兰州新区从学习跟跑到系统集成,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依靠改革创新,释放改革活力,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兰州新区成为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10余年来,兰州新区全面履行“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使命,创造了一个从零开始、破茧蝶变、日新月异的发展奇迹,打造了一座规划先进、治理高效、宜业宜居的活力新城。地区生产总值从不足5亿元增长到342亿元、增长近70倍,固定资产投资从不足5亿元增长到543亿元、增长109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不足0.5亿元增长到35亿元、增长70倍,市场主体从不足1000户增长到3.4万户、增长近35倍,进出口总额从不足0.3亿元增长到84亿元、增长280倍……

兰州新区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080个、总投资5280亿元,构建了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大数据、新能源汽车、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集群。德福铜箔、海亮铜箔建设投产,全球最大铜箔研发生产基地在兰州新区诞生。宝武碳业、广东宏宇、道氏技术、中科电气等负极项目加速落地,助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之谷”,氢能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临空经济产业园等加快建设。佛慈、和盛堂等生物医药产业高质快速增长,“西部药谷”建设加速推进。加快建设“丝绸之路信息港”,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口岸平台优势,商贸物流产业年贸易额突破2800亿元。大力发展全域现代农业,引进产业项目56个、投资超330亿元,种养加、产供销、游购娱产业链全面构建,农业现代化水平走在甘肃省前列。

“成在改革,功在改革。”多年来,兰州新区坚持以“管理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服务水平最优”为目标,全面实施管理体制、干部人事、行政审批、国资国企等“九大改革”,构建了全方位改革体系,有效激活了发展动能。

按照“大部制、大服务、扁平化”原则,兰州新区精简设立工作机构,实行全员聘用制、绩效考核、绩效工资,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劲头有力激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承诺制、零收费、信息化、代办制”,项目投资、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审批时限全国最短。

兰州新区高标准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全方位普惠制持续性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不来即享”,企业项目前期费用下降70%,生产经营成本降幅20%。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分设10家国有企业集团,国企带动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保障城市运行服务的引领支撑作用有力发挥。

与此同时,农村“三变”改革持续深化,闲置资源有效盘活,生产经营效益快速提升;城市治理等领域一批基础性、首创性、引领性改革举措取得突破性进展。


集成改革持续领跑,使兰州新区成为中国西部创新开放动能最强劲的地区之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8%,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比重达38.8%,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1.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医用重离子治癌成套设备、兰石12000米海洋钻机、海亮3.5微米铜箔、兰泵超高温钍基熔盐泵等一批产品和技术达到世界一流。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口岸、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形成立体化开放平台,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粮食、肉类等八大特殊口岸及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12条国际货运航线加密开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全面建设,铝期货指定交割库高效运营。进出口贸易额倍数增长,对甘肃省增量贡献率超50%,获评“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今天的兰州新区,争做“强科技”行动排头兵,着力打造西北地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向着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申创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快步迈进。

(来源:兰州市兰州新区人民政府网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