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平安银行中报业绩陷多重风波

平安银行中报业绩陷多重风波

平安银行中报业绩陷多重风波

文|张玉乔 编辑|LEE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近日,平安银行与兄弟公司扯起了“头花”。

因涉及1.8亿资金被冻结纠纷,三家公司平安银行、平安建投、平安建设闹得不太好看。虽然目前是非黑白众说纷纭,但平安银行在这起纠纷事件中也是一个重要角色免不了惹来麻烦、引起不少争议议论。

而通过这场闹剧,更不免让人联想到平安银行自身最近也不太平安,从人事变动到行政处罚、再到业绩下滑、股价连阴,这家股票代码000001的老牌银行,好像没有从前那么风光了。

罚款3000万+、合规经营亟需改善

除此次资金冻结纠纷外,今年以来在合规经营等方面平安银行已经不止一次登上过金融圈的热门。

根据6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2023年第一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489.0件。

平安银行中报业绩陷多重风波

其中,仅平安银行一家投诉量就多达4649件,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16.0%,比第二名浦发银行高出1033件,可谓是“遥遥领先”;比起去年同期2948件的成绩更是“进步”不小。

到了8月底,深圳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今年上半年的消费投诉情况为:

2023年上半年,业务范围覆盖全国的在深中资银行总部机构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536件。其中,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投诉量居前,达6379件,占投诉总量的48.60%。

如果说投诉数量的上升还只是公司管理不佳、服务能力下降的话,那受到行政处罚就是更为严重的合规方面出了问题。

今年7月7日,央行同时披露了一批巨额罚单,直指蚂蚁集团、支付宝、财付通、平安银行、邮储银行、人保财险等多家金融机构。

其中除蚂蚁、腾讯两大巨头外,平安银行被处罚的金额位列第三,因涉及10项违法行为,被没收违法所得1848.67元,罚款3492.5万元。除此之外,还有数名平安银行员工也受到了处罚和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没收的违法所得和罚款金额从千元到千万元,跨度之大令人震惊。不过平安银行这次确实触犯了多项监管红线,从账户管理到假币流通再到占压资金,虽然监管部门没有全面披露具体细节,但罚款力度可见一斑。

上述这些情况终究是近年来平安银行经营状况的冰山一角,而内控薄弱的隐患一旦埋下,才会致使今年以来负面影响的集中爆发。

业绩失速、零售多项指标下滑

在快速发展零售金融业务、打造“零售新王”的光环之时,平安银行忽略了内控合规工作的重要性,这不仅带来口碑上的负面影响,同样为业绩增长失速带来反噬。

“14块钱的平安银行,要珍惜”,去年时平安银行在业绩发布会上尚能凭借业绩的增长有底气地放话;而今年的平安银行却在按照这话本意的反方向对其进行验证,业绩疲态显露、股价一路下行。

8月23日,平安银行今年的半年报发布后,二级市场的反应十分冷淡,次日跌幅1.07%,显然中报的业绩没能换回广大投资者的热情。截至9月13日收盘,平安银行的股价已经跌到了11.25元/股,目前趋势来看的确没有重回14元的架势。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营业总收入886.10亿元,同比下降3.71%;归母净利润253.87亿元,同比增长14.94%。

平安银行中报业绩陷多重风波

单看这个成绩,出现了增利不增收的情况;从利润表的成本项来看,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平安银行主要通过控制业务及管理费的支出、调降了信用减值损失来保证利润,而并不在于盈利能力的提升。

具体来看,零售金融业务创造的收入仍占主导,今年上半年收入为526.31亿元,虽然增速2.39%同比去年4.45%有所下滑;但批发金融才是主要拉了后腿的那个,上半年收入279.18亿元、同比减少15.57%。

鉴于批发金融业务主要是向公司客户、政府机构、同业机构及部分小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结合近日的1.8亿资金冻结纠纷来看,平安银行在此方面的经营管控能力或许需要重视起来。

平安银行中报业绩陷多重风波

此外,消费金融的多个项目,包括信用卡流量、信用卡应收账款、“新一贷”贷款余额、汽车金融贷款余额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下滑,上半年主要是靠个人房屋贷款支撑起整体增长。

而在风控方面,零售金融占据主导的同时,个人贷款不良率增长了3个基点;其中新一贷、汽车金融贷款、信用卡三项的不良率分别同比增长17、12、20个基点。以上几项业务量下滑的同时,不良率反而增长,可见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同样并不好做。

不过处在风波之下的平安银行,近期领导层换进了新鲜血液。新任行长冀光恒于今年6月正式上任,而此后的平安银行走向如何值得拭目以待。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