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全球建筑业智能跃迁,东博会看“中国方案”

全球建筑业智能跃迁,东博会看“中国方案”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特别是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存量建筑规模较大的背景下,运用新技术、探索新方法、寻找新动能, 已然成为社会各界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

9 月16日,以“和合共生建家园,命运与共向未来”的主题的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隆重开幕,建筑业转型作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经济增长中心 的重要内容被广泛探讨;同期中国-东盟建筑业合作与发展成果展也盛大举办,全面展示住房建设发展成就及最新科技应用成果,勾勒了建筑业智能化跃迁的最新图卷。

其间,华为携稳定可靠、灵活普适的“1+2+N”空间智能化解决方案亮相,全面展示绿色节能、安全呵护、健康舒适的 “ 好房子 ” 样板,紧扣中国 - 东盟自贸区 3.0 版建设,给出了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中国方案”。

全球建筑业智能跃迁,东博会看“中国方案”

拥抱空间智能化,打造“好房子”样板

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好房子”自古以来就是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进入数字时代后,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此为依归,正在构建“让人民住上更好房子”和“提高住房品质”为核心的住房建设与发展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产业界积极响应,华为于今年2月与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携手产业各方充分理解“好房子”战略,将安全、绿色节能、健康、便捷、舒适的政策导向充分落实到全屋智能解决方案规划设计中,以空间智能化助力“好房子”建设。

本届东博会,华为基于稳定可靠、灵活普适的“1+2+N”空间智能化解决方案,围绕绿色节能、安全呵护、健康舒适三大主题,展示空间智能化带来的全屋智能场景极致体验,呈现了来自中国的“好房子”样板。

· 绿色节能

“当检测到空间无人存在时,会自动关闭该空间内的空闲设备,实现自动化的‘无人节电’。”这是华为全屋智能绿色节能一个典型场景。得益于 AI 超感传感器的精确检测能力,该方案可以精准识别小到一平方米的小区域,实现“人来灯亮,离开灯灭”的 AI 精准节能。

数据显示,行为节能在各行各业价值巨大,比如办公空间能耗中空调和照明耗电占比达76%,酒店空间能耗中客房电和水的能耗占比达63%,教室用电能耗占教学经费支出的比例高达25%……规模化的AI节能可以帮助这些能耗大户大幅提升节能水平、显著降低成本开销。

当然,除了自动智能化的行为节能,华为 “1+2+N” 空间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一个智能主机稳控全屋,用户通过中控屏或智慧生活 APP 中的全屋能耗子系统,也能够对全屋设备主动发起按需调节,让全屋联网设备能耗可视可管可控,让用户明明白白地用能节能。

· 安全呵护

安全防护向来是“好房子”的刚需,这方面华为从安全监控和险情告警两个典型场景着手,展示了空间智能化带来的助力。

当用户每一次离开家时,华为空间智能化解决方案中的安防子系统便会启动,摄像头自动开启“看家模式”,远程用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实时掌握家中情况,及时收到入侵或异常情况信息。

不止于“看家护院”,华为全屋智能的安防子系统还纳入更多设备并实现联动,实现对家庭生活的全方位呵护。比如当室内燃气浓度超标时,燃气监测报警器便会发出高音报警,智慧生活 APP 在立即推送告警信息的同时会自动关闭燃气阀门,并自动打开窗户通风,让空间内的成员远离燃气中毒和火灾风险。

全球建筑业智能跃迁,东博会看“中国方案”

· 健康舒适

健康和舒适是人们对“好房子”更高维度的追求,也是“众口难调”最难到达的境界。在华为 “1+2+N” 空间智能化解决方案中,照明、遮阳、用水、影音、冷暖新风、家电、家具家私等子系统,归根结底可以说都在为此服务。

单以照明为例,针对早晨唤醒身体满满能量、午后营造小憩的慵懒氛围、晚餐开启轻松优雅的浪漫光影等不同场景,华为空间智能化解决方案中的HarmonyOS AI引擎通过获取季节、时间、当前室内光线等多个条件,借助节律照明算法分析,营造出符合自然节律的健康光照环境,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和舒适的高阶需求。

建设统一标准,让“样品房”变“商品房”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说到的“好房子”,既指人们居家生活的住宅空间,也指办公、酒店、学校、医院、康养等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功能空间,以及小区、社区、城区公共场所等更广泛的环境空间。这要求相应的空间智能化解决方案必须具备标准化、普适性的能力。

作为空间智能化的开创者,华为全屋智能一开始就意识到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需要直面泛在空间智能化的共性挑战,建设一套统一的标准,才能跳出传统智能家居“偏安于消费市场”的局限,转而以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高度赋能建筑业智能跃迁。

为此华为充分发挥在通信连接、智能终端、鸿蒙生态等多领域的深厚积累,技术扎根突破行业长期面临的连接、交互、生态三大核心挑战,搭建稳定可靠、灵活普适的“1+2+N”空间智能化解决方案,以全栈技术支撑完整产品序列,赋能全行业实现空间智能化,让“样品房”变“商品房”。

这其中,1代表一个高度集成的AI+互联双中枢,包括华为独到的HarmonyOS AI引擎及PLC-IoT电力线通信载波技术,可为全屋设备提供“全屋总指挥”式的智慧大脑和“有电就有网”的超稳定连接,为全屋智能构筑坚实的智能连接基石。

全球建筑业智能跃迁,东博会看“中国方案”

2指的是中控屏和交互软件两种交互方式,提供集中管理和自然交互的能力,保障全场景一致体验。 特别地,华为在传统智能家居中控屏的基础上升级推出 “ 空间穿越屏 ” ,搭配智能 MINI 、超级快控、智慧语音等丰富的交互方式和更生动的交互形式,引爆空间交互革命。

N目前包括十大子系统,涵盖网络、安防、用水、能耗、照明、遮阳、影音、冷暖新风、家具家私、家电等方方面面,汇聚业界主流品牌的数千款智能设备产品,全面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智慧生活需求。

基于 “1+2+N” 空间智能化架构,住宅、酒店、办公等各类建筑空间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像搭乐高积木一样灵活组合,生成套细化空间解决方案,通过软硬件整合、全场景协同、多端交互,为空间内各类用户提供“五高”标准的极致体验!

从技术方案到用户体验的统一标准的构建与完善,使得原本只能在部分行业有限空间落地的“样板房”,具备了在各行各业广阔空间规模复制变为“商品房”的必要条件,给产业各方参与空间智能化浪潮、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大开了方便之门!

深挖管理方价值,构建“和合共生”新生态

当“中国方案”推动全屋智能价值链从传统的C端扩展到更广阔的B端,无异于找到了建筑业智能跃迁的“钥匙”。实际上, 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双碳”等政策趋势下,数字、绿色等新兴领域正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新焦点;作为区域 经济发展重点的建筑业,也正进入深耕数字化、绿色化价值的新阶段。

因此,除了全面展示空间智能给使用方带来的体验跃升与价值变革外,华为在本次东博会上还聚焦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筑业在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过程中的面临的空间管理和运营挑战,深度挖掘了空间智能化对于建筑空间运营方和管理方的价值。

比如,在绿色节能方面,随着从国家到地方的公共节能减排政策全面落实推行,绿色节能已成为办公、酒店、学校等各类公共空间运营的共同诉求。为此华为空间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AI超感传感结合开关面板、空调网关、智能插座等设备来进行“无人节电”,智能控制房间内照明、冷暖、影音等系统的启停,帮助公共空间满足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并显著降本增效。

又如,可视可控是建筑业数字化运营管理的基本前提,华为空间智能化解决方案可为建筑管理方提供一套可管、可维的低成本运营管理工具,同时通过标准开放接口和上级管理方对接,实现每个智能空间的远程可视可控,将空间末端与城市主体的数据流打通,激活智慧城市发展的末端细胞,对未来实现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市的全面智慧贯通意义重大。

正如本届东博会“和合共生建家园,命运与共向未来”主题所示,共话机遇、共谋合作是建设开放型区域经济,构建更为密切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共识。华为也希望在变革空间智能使用方体验的基础上,深挖管理方价值,助力当地构建一个“和合共生”的新生态,共同应对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共创共享产业智能跃迁的价值。

毋庸讳言,产业跃迁需要强有力的本地化生态提供支撑。作为本次东博会的举办地,广西近年来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全力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加快建设数字广西,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转型,全区数字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借东博会“东风”,抢抓建筑业智能升级大机遇,在华为“1+2+N”空间智能化解决方案及“和合共生”新生态的助力下,相信广西将加快数字化家庭建设,实现居住空间的智能化变革,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居住舒适度,进而推动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Markets and Markets的报告显示,智能化已成为全球建筑行业发展大趋势,全球智能建筑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663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089亿美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5%。这个千亿市场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建筑业越来越多地采用支持物联网的建筑管理系统,对空间利用的意识提高,行业标准和法规的提高,以及对节能系统的需求增加。

作为与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战略合作的全屋智能服务商,华为借助东博会这个国际性舞台,以“1+2+N”空间智能化解决方案打造“好房子”样板,建设统一标准推动空间智能化从“样品房”变为“商品房”,深挖产业深层价值构建“和合共生”新生态,全面展示了以空间智能化助力建筑业智能升级的“中国方案”,料定将依托中国-东盟这个最大的双边贸易市场,引领智能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