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大象的产肉量是猪的10倍,为什么不养大象吃呢?

大象的产肉量是猪的10倍,为什么不养大象吃呢?

四千万年前,除了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大象遍布全球,如今的大象只生活在非洲和亚洲。常见的非洲大象体重一般在5.5至8吨,而亚洲大象的平均体重在3.5吨,即便是一头小象,他的体重也有1吨以上,产肉量也十分大。

直至这个世纪初期,也许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买肉吃,农村家家户户养猪的家庭概率还十分高。如今,人们早已不在担心过年吃不不到猪肉。渐渐地,养猪的人群开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出现了专门的养猪户。

养猪户们把家搬到偏僻的山里居住,搭一个木砖房,三面环山,一面依水。猪生活山里,吃山里的野草,喝湖泊里的水,养猪户陪着猪,长年累月生活在这个木砖房中。每到夏天,各种奇怪的动物开始出现在家里,时常还有毒蛇入侵,一不留神就可能被咬一口。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养猪这么不容易,体型也不算大,为何不直接养一头大象来吃?其实理由很简单,主要有以下几点:

四千万年前,除了大洋洲和南极洲没有大象的身影,大象分布全球。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象品种不断减少,生活居住地范围不断缩小,如今的想要见到大象,只有在非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地区。

但是,中国位于地球北半球,处于亚洲东部,中国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温带和高原气候,热带地区主要有云南省、台湾和海南省。中国冬季盛行大陆季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海洋季风,湿润多雨,不适合大象居住。

而且,大象喜欢生活在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有足够的食物和水资源,大象生活在这些地方不必担心没有食物吃,并且,成群的大象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即便敌人想要入侵,它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并不符合大象的生活条件,只有在云南西双版纳,生活着一群小的野生群种。中国地域广大,人口密度大,单凭西双版纳养象供全国人吃,显然是不够的。

大象生活在热带,它们进食不需要对食物进行加工,就是直接生吃,这样一来,对于我们养大象又减了一道工程,而且,大象几乎不吃肉,在大象吃的这方面,可以省好大一笔。但如果你没有特别好的自然条件,想养大象是绝对不可能的。

大象爱吃嫩树枝叶,嫩草,嫩竹,野果,野草等等,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吃干巴巴的树皮,问题就在这里,一只成年的大象一天要吃数百公斤的草,假使一个成年人一个小时能割五公斤的嫩草和野果,那他每天至少要花20个小时在割草上面才能勉强满足大象的胃口,如果说家里人多,需要花的时间就少一点,时间就不会这么紧张。

但你似乎忘记了这样一个问题:嫩草野果够吗?每天以家为圆心向四周出发去割草,前几周草可能刚长出来能够满足需求量,可是时间一长,嫩草野果渐渐没了,就算人再多也无济于事。每逢秋天,河水干涸,金黄色的落叶掉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到那时,大象只能吃树皮来缓解饥饿,但这势必会影响大象的肉感。

而且,大象每天要喝上百升水,如果家附近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又怎么维持它的生命?即使你借助工具把水运到家,那这又消耗了一笔资金,这还只是养一头大象,如果你想多养几只,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只会越来越多,耗费的人工也越来越大,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自然条件是否允许。

所以,你想要养一头大象来吃哪里有这么容易?养大象之前,必须得考虑大象吃什么的问题,否则花再多时间和金钱也是白搭。

生活在非洲的大象以雌象为首,每天都要走路,走到哪算哪,没有固定的居所,走累了随时都可以休息,对于他们来说,同伴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即使有外敌想入侵,看着成群的大象,它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假设你养的大象不需要每天走路,它们在固定的场所进食,居住,那你如何解决群居这个问题呢?或许你会说:多养几只不就好了,这样的话,你能解决大象吃的问题吗?如果不能,有再多的房间空地也无济于事。

所以说,大象体型比猪大很多,产肉量也远远高于猪,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象吃什么?大象住哪里?怎么生活?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使你头疼,想到这里你就会认同: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养一只猪都是最合理的选择。

与大象而言,猪在亚洲东部分布广泛,中国的气候类型适合猪的生活习性,在这里,猪可以生活并且茁壮成长,而且,猪的体型没有那么大,进食量没有大象多,因此不必花太多时间在猪的食物上,每天只要一个成年人花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能解决一头猪粮食的问题。

关于住所,只要你有一个简陋的小空间,有一个顶,四周被隔挡着即使破烂一些也没有关系,猪可以一整天不出去走动,在一个地方吃在一个地方睡,猪不是群居动物,不需要成群结队的生活,因此,养猪的数量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所以,不论是从地区要求出发,还是依据大象和猪的习性考虑,养猪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大象体型虽大,产肉量虽然高,考虑中国地区不适合养大象,而且大象每天吃的如此多,想养绝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再加上大象属于群居动物,必须成群结队的生活,这更加重了养大象的负担,相反再来看看猪,不论是地区原因还是猪的进食量以及生活习性,养猪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动物,去年西双版纳大象集体出走大半年的消息常年占据媒体与各自媒体平台C位,不少人到大象出走必经路上蹲大象经过。亚洲象体型比不上非洲象,也仍然是西双版纳最大陆上动物,端不是受了欺负才出走,实在是象群缺衣少食才成群结队离开栖息地一路往北。

大象给我们的共同印象是好萌,蠢萌蠢萌的,其实大象既聪明有武力值拉满,绝不也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可爱简单。大象从来是威武雄壮,从古至今也是我们民族认为的吉祥物,从没人指望驯化大象做肉类来源。最多也就让大象驯化后森林里当拖车用,或古代战争中作进攻战车攻击敌方步兵方阵用,相当于一战二战的坦克对垒用。古代大象用在战争中,相当于后世陆战之王的坦克,可是稀罕的不得了之物。回想古罗马与迦太基的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名将汉尼拔把二十二头大象从非洲运过地中海再攀登结冰的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本土都还剩下十八头大象,在数次与古罗马军队方阵对攻中起到良好冲击作用;古罗马最伟大军事家加最知名政治家凯撒,为夺得罗马最高权利率队伍渡过鲁比孔河也带了不少头大象。古罗马军事史上打仗用大象的记录很多。古波斯历史上也经常有率大象战车进攻记录。当然不同的是古罗马的大象一般是体型更硕大的非洲象,古波斯用的以印度出的亚洲象。

我们国家殷商时期也用大象征战四方,记录在青铜器与甲骨文上流传至今。成都周边的三星堆遗址一直出土了很多象牙,据初步考证三星堆及金沙遗址出土大批象牙用来做祭祀品,部分象牙来自于本土大象。但没有能考证出大象的肉是用来做祭祀品上供吃掉记录。

大象生长暖慢,大象的肉与投入饲料比太低,大象对食物消耗大,人工驯化程度远比不上狗与猪等驯化上万年动物需要大量人员管理,肉增重速度太低,完全不值得养大象换肉吃。而且古代大象相当于肉身坦克极为尊贵,试想肉坦克能让人吃掉吗,当然不行。

随着气候变化大象退出河南伊洛平原退出四川盆地一直退缩到西双版纳,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成了罕见物。同理北非沙漠化大象退缩到东非大草原,随着小冰河时期到来大象不再能出现在欧洲,谁还能把珍惜动物养来吃肉,太奢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

Copyright © 2022 奇宝库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