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每个人都应该学一学的经济学思维科学

每个人都应该学一学的经济学思维科学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13/2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383天

现代人为了生活的富足,疲于奔命,心力交瘁。

而大部分人只有全力不停地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今天各个媒体里,充斥着有关GDP、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财富、资产、资本市场等等的信息,你找度娘想问问这些词背后的含义,度娘一挥手,给你甩了一大串枯燥的理论知识,让你瞬间梦回课堂。

细心一点,你会发现,这些概念他们存在一个共同的篮子,那就是——经济学。

复杂的未必是有效的,简单的才可能是最重要的。

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说了这么一句话:“教育时,要巧妙地利用孩子的逆反”。

对经济学的学习也一样。

《读透经济学的8对关键词》这本书就巧妙地去除了这些枯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 8 组经济学术语剥皮拆骨,引申出经济学思维的基本特征,最后落脚在人性上。

01

为什么要学点经济学?

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非专业人士可能不太清楚,但这句话你一定知道: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句话最早就是由他提出来的。这其实就是机会成本的概念。

你可能不用付钱就能吃一顿午餐,但你可能损失了其他有价值的事情。比如为了这一顿免费的午餐,损失了一单大生意。

机会成本是比较隐性的,因为没有显性出来,所以我们很容易去忽视它。

而相对的,另一个概念,沉没成本,就是比较显性的,但是因为你的前期投入,你会难以割舍,所以也很容易掉入沉没成本陷阱。

比如,一对结婚三十年的夫妻,别说什么三观合不合的,两人甚至都难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聊上5分钟,两口子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凑合过呗,还能离咋地。

从理性来看,如果你的观点是当断则断,赶紧离婚吧,去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那么恭喜你,你跳出了沉没成本的陷阱。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是做不到理性的。

非理性的时候,我们就是一群被割的韭菜。

所以,你看,经济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作者说:“我们学习经济学、掌握基本的经济规律、研究人类经济演变发展的历史,一个基本目的就是给我们以信心,让我们对人类的未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从而能够使我们对生活有更坚定的信心,能够让我们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人生理想和追求可以更宏伟一点。”

掌握一点当代主流经济学所揭示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基本常识,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经济学思维来思考和规划,这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

02

从经济学角度谈教育

作者认可一个观点:经济长期持续地增长,取决于教育水平,也就是人力资本发展水平。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点,18世纪以前,人类社会几乎都以农耕经济为主,经济增长是非常之缓慢的。

假如一个公元前的人穿越到17世纪,他会很快适应,至少不会产生多大的陌生感。但你让他穿越到现代社会来,他可能要疯。一部六寸的手机,可以看遍全世界,这太冲击他的思维了。

工业革命爆发后,经济快速增长。就拿第一次工业革命来说。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起于英国,这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受到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这三次重要事件的影响,英国产生了三次重要的革命,这段历史中,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不断积累壮大,共同催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这些底蕴从哪里来?当然是教育。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崛起》是这样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著名的大学,比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

工业革命离不开科技的创新,科技创新来源于科学知识的积累,而知识,则来自教育科学研究的普及。

过去几百年里,哪个国家或地区要是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靠的是什么,是教育与科学

说完工业革命,我们说说犹太人。

在各种媒体消息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论调:说犹太人掌握了世界上的30%财富,也有说他们掌握了 70%的财富。

消息真假性咱们不知道,但我说一句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我想没有人反驳。

而犹太人重视教育,举世皆知。

03

经济学与人性

作者说:“我们研究经济学的终极目的,是希望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一点思想和智慧。致力于实现美好生活的经济学,本身也是美的科学。

经济学之美就在于对人性美的洞察,就在于对人性本质的深刻认识。”

理解了人性,也就理解了经济学。

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薛兆丰在奇葩说的一期里说:

边际就是新增带来的新增。

经济学终归来讲是一门人学,经济学者所发现的一切规律其实就是人性的规律和人性的本质。

就像“羊群效应”,也就是社会趋同,有样学样,很多商家就是利用这种人性的弱点来满足私利。

毛姆说:“就算有五万人主张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就变成对的。”

没错,所以我们需要经济学思维,需要批判性思维来做判断,何时该从众,何时不该从众。

而想要脱贫致富,突破阶层,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最好的投资,就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也就是对自己投资。

最后的小尾巴——

吃饭,只有亲自去吃,才能饱腹;

睡觉,只有亲自去睡,才能养神;

同理,读书,只有亲自去读,才能有所触动,产生共鸣。

与君共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