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地域经济格局生变 广州亟待突围重庆深圳杭州东莞上海广州市中小城市高质量

地域经济格局生变 广州亟待突围重庆深圳杭州东莞上海广州市中小城市高质量

【和而不同】

于广州而言,首要任务是,提升营商环境和明确产业方向,这对提振广州市经济至关重要。

韩和元

早年间,“北上广”是一线城市的代名词。上海和北京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实现GDP突破2万亿元。第三个突破2万亿GDP关口的是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初,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全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达2.15万亿元。至此,中国地域经济格局变为“北上深广”。

而2022年,又出现了新的变化。2022年,广州GDP为28839.00亿元,同比增长1.0%;而重庆2022年GDP为29129.03亿元,同比增长2.6%,重庆一举超过广州。可预计的是,中国地域经济中的“北上深渝广”的全新格局,就此形成。

更为重要的是,广州不独被深圳、重庆赶超,还正面临着其他城市的追赶。城市局与中国一线城市研究所联合公布的2020中国一线和准一线城市排行榜,该排行更看重城市的人均数据、领军企业和产业结构。在该榜单中,杭州得以跻身一线城市,广州则滑入准一线行列。

广州之所以会被置于如此尴尬的地步,究其缘由还在于其增长相对停滞,这些原因大抵如下:

首先是产学研链条没有有效打通,科技转化力弱,缺乏创新驱动动能。早于2015年7月,时任广州市长陈建华就坦承:“广州的最大短板就是科技的转化。”诚如他所言:“广州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大概占了全省的70%,科研分院占了全省的70%,科技成果也占到了全省的70%左右。这三个70%,决定了广州是广东毋庸置疑的科技中心。”遗憾的是,广州虽拥有这些科技优势,但却并没能很好地将其转化成商业成果。

其次是营商环境有待提升。2020年6月至10月,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了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工作,此次调查收回民营企业有效问卷40216份,有效数据1200多万条,参与调查企业覆盖东中西地区、各行业大中小微不同规模。报告根据调查问卷主观数据,和国家统计客观数据进行权重计算,得出营商环境总得分。按照得分,中国营商环境最好的十个城市是杭州、上海、苏州、南京、北京、温州、宁波、深圳、广州、成都。其中,杭州在要素资源保障、市场环境及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受到了民营企业的高度认可。而在高新科技方面,一线城市深圳也比广州有更好的表现。例如大众熟知的华为、中兴等企业中心均分布在深圳,因为深圳的《深圳市深港澳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对于高科技的资金资助、产权和税务优惠等都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对高科技的招商引资起到较大作用。

其三在于,广州区域发展严重失衡,其中白云区是个大麻烦。该区常住人口为375.9万,占广州全市常住人口(1881.1万)的20%。但该区的GDP却只占广州的9%。2021年,该区地区总产值为2551亿,广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82万亿。人均GDP连全市的一半都不到,只约等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四则在于广州本身房价太高,无法承接深圳外移产业。华为之所以要跑,跟深圳的高房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接受某媒体的专访中,华为的任正非就曾炮轰深圳房价太高,提升了雇员的成本!“140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匹兹堡,有钢铁。70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底特律,有汽车。现在,世界的中心在哪里?不知道,会分散化,会去低成本的地方。高成本最终会摧毁你的竞争力。”但遗憾的是,广州房价固然比深圳要低,但却比东莞、惠州要高的多。那些无法承受深圳高房价的产业,事实上已经在逐步外移,但可想见的是,它也不会选广州。华为将第二总部落户东莞松山湖就是典型案例。

当然,问题也透照出了解决的方向,于广州而言,首要任务是,提升营商环境和明确产业方向,这对提振广州市经济至关重要。其次是,从广州自身科技力量多、科研院所多、大学多、科研成果多这一资源禀赋出发,向资源禀赋上与广州相似或接近的国家或地区学习,补齐科研转化能力弱的这块短板。三是进行区划挑战,将华快以南板块划入越秀区,北部的钟落潭、太和二镇划入黄埔区,白云区东麓的京溪、同和片划入天河区,其他镇街与花都区花东镇组新空港区。原因很简单,单白云区的那点家底,小马拉大车,根本拉不动。

(作者系广州经济学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