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咖啡慢生活驱动乡村旅游快发展

咖啡慢生活驱动乡村旅游快发展

作者 刘浩 叶智成 洪宛柔

“咖啡慢生活”逐渐成为许多游客来安徽黄山乡村旅游消费的新风尚。

2月24日,来自上海的游客张先生抵达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准备趁周末在这里休憩两日。他预订民宿时,首先询问能否提供咖啡。张先生说,他有喝咖啡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他习惯有咖啡的生活。

咖啡慢生活驱动乡村旅游快发展

位于西溪南村的溪边55咖啡馆,老板许若侠和夫人黄敏来自台湾,曾在纽约生活15年,如今坐镇西溪南村,经营民宿和调制咖啡,迎接天南地北的游客。咖啡馆2021年开业以来,得到很多上海、南京、北京客人的青睐。

西溪南村始建于后唐,有1200年历史,街道依溪行,村内保存有众多明清时期的徽州古民居、古建筑。

咖啡慢生活驱动乡村旅游快发展

走进古村,漫步在明清建筑间的巷道,恍若穿越时空,村外的枫杨林成为黄山市的“网红”景点,西溪南的绿成了朋友圈的“爆款”。

黄敏说,当时选择在西溪南村落脚,一是看中这里的徽派乡村田园风光;二是看中该村通达长三角等地的便利区位。西溪南村距离黄山高铁站仅有10分钟车程。

谈及咖啡生活,黄敏说:“咖啡屋成为乡村和城市生活的链接站,喝咖啡与城市生活人群的习惯有关。”

“要想留住城市游客,首先要满足他们的生活习惯。”黄敏介绍,咖啡屋是一种生活美学的延伸,具有社交属性。他们想以咖啡的名义,打造一个场景平台,可以交换信息。

如今,黄山市徽州区许多乡村民宿都有各具特色的咖啡屋。

在西溪南村望山生活·溪边文苑,店内物品琳琅满目,有小舞台、植物染、茶艺、咖啡等。该店的负责人黎婷婷介绍,咖啡正在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选项之一,从青年朋友到老年群体,他们游玩乡村的同时,会选择点一杯咖啡“蓄能充电”。

方洁是黄山市徽州区人,当前经营蜜西溪里民宿、咖啡厅。她认为,乡村旅游发展要多元化,产品要丰富,咖啡饮品在欧美国家属于大众饮品,要满足国际游客需求,就要打造品质咖啡。

位于千年古村呈坎村中的花隐蹊是一家茶饮、咖啡店,该店的负责人吴志霞表示,咖啡经济借助乡村旅游景点发展,与乡村旅游产品形成互补,完善旅游业态。

《2022中国现制咖啡品类发展报告》显示,咖啡的下沉市场,正在迸发出巨大潜力,三线城市咖啡订单量同比增长接近2倍,四五线城市咖啡订单同比增长250%以上。

咖啡慢生活驱动乡村旅游快发展

从事咖啡制作14年的汪小龙,之前一直在宁波制作咖啡,现在担任呈坎村废墟咖啡店的咖啡师。他认为,乡村咖啡馆也并非突然出现,而是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及乡村特色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在原有的旅游六要素吃、住两大板块基础上,拓展出来的新兴餐饮业态,它是乡村旅游中一种时尚休闲元素的补齐,其实质是城市群体乡村休闲需求多元化的表现。

据悉,黄山市正在实施“双百计划”,通过盘活利用、改造提升等途径,打造百佳乡村书屋、百佳乡村咖啡屋,用文化装点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助力打造山水人文之城,构建“小而美”新型文化休闲业态,丰富游客乡村度假旅游体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