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厉以宁30年前论文曝光,远见卓识令人叹服!政府公有制科学家经济学家

厉以宁30年前论文曝光,远见卓识令人叹服!政府公有制科学家经济学家


厉以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一年第五期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经济发展通常以一定时期内总产值或人均总产值的增长作为标志,但总产值或人均总产 值并不能反映收入的实际分配状况,也难以反映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实际改善 程度。社会平均数意义上的收入水平掩盖了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从而也掩盖了社会成员 之间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上的差距。这就是以总产值或人均总产值的绝对量和增长率作为衡 量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的局限性之一。国内外研究经济发展的学者们现在都已认识到这一点。

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时,指出总产值或人均总产值的上述局限性,尤为重要。这与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直接有关。经济发展不是目的本身,经济发展的结果将是为社会创 造更多的财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使人们能生活得更好,这才是经济发展的目 的。列宁曾经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根据科学的见解来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产品的社 会生产和分配,也就是如何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 这一点/①在这段话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这一 句。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以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 则,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的。如果用最简单扼要的言词来概述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区别,那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后果是社会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则是走向全体劳动者共同富裕的道路。

要知道,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 体系。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体系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方式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 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在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在收入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这就是 社会主义经济得以循着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的的道路前进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如 果背离了共风富裕这一根本原则,带来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后果,那就不能被认为是成功的,而只能被认为是失败的。


二、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能逐步实现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但究竟怎样才能实现共 同富裕,则涉及一系列与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等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首先应当认识到,共同富裕是生产力有较大发展条件下的产物,它不可能同低生产力水 平并存。假定经济发展迟缓、经济发展程度低下、从而总产值少或人均总产值少,那么无论 以何种方式进行分配,也无法实现共同富裕,更可能面临的,是共同贫困。换言之,蛋糕 小,无论怎样分配,总离不开贫困,只有先把蛋糕做大了,然后再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分配, 就有希望使每一个人所得到的份额殺大,共同富裕才可能成为事实。因此,发展经济,促进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总产值或人均总产值有较大幅度增长,是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前提。

其次,应当认识到,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是普遍规律。由于历史的原因,由于各地区资源 分布的不均匀,以及由于各个生产单位和各个劳动者之间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的差异,同步 富裕是不现实的。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能逐步实现。假定一 开始就要求共同富裕,甚至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同步富裕,那么一方面,很可能釆取平均主义 的分配政策,使得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经济发展受到挫折,结果谁都富裕不了; 另一方面,还有可能采取“多消费,少积累"、“分光吃尽”的做法,从表面上看,似乎人 们的现期收入增多了,而结果却是限制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增长,使得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从 而现期收入的增多只是暂时现象,从长期看,人们依然摆脱不了贫困。因此,共同富裕只可能在合理确定消费与积累之间的比例的条件下得到实现,只可能通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 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先富帮助后富的方式逐步实现。

再次,还应当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无论是一部分地区富裕还是一部分人的富 裕,都是指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致富。假定有的地区依靠滥开釆资源、置生态环境于 不顾而增加了较多收入,那么这种致富是与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的法律是不相容 的,这种致富不仅是不正当的,而且必将贻害社会的利益,并且也不可能使本地区持久地富 裕下去。假定有些个人不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增加了较多收入,那么这种致富也必 然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相抵触,这种致富不仅是不正当的,对社会有害,而且也不 可能起到带动另一部分人致富的作用。我们之所以鼓励并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 经营先富起来,既考虑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富裕必定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又考 虑到一部分人的先富对于其余的人来说有积极的示范作用。但示范作用唯有通过诚实劳动和 合法经营才能发挥出来。不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致富,是不可能有积极的示范作用的。

最后,应当认识到,即使对于共同富裕,也不能用狭隘的、平均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共 同富裕是指全体劳动者都能过上美好的、幸福的生活,而不是指所有各个社会成员的收入都 一样多,各种消费资料的占有量都相等。把人们的收入拉平,使人们所占有的消费资料相 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不符合实际的。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保证,但按劳分配 指的是按人们提供的劳动数量与质量进行分配,而不是把收入拉平。当然,由于各个生 产单位、各个劳动者之间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差异的存在,实行按劳分配的结果并不能消除 人们在收入数量上的差别,从而也不能消除人们在消费资料占有数量上的差别。所以,在社 会主义条件下,共同富裕的第一种含义是指:尽管有先富后富之分,但所有的劳动者与过去 相比,收入都提高了,都能过上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共同富裕的第二种含义是指:人们之 间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即使是按劳分配的收入、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得到的收入,也不 致于差距过大。

于是出现了一个有待于研究的问题:怎样才能保证实现第二种含义上的共同富裕?共同 富裕与市场机制的作用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共同富裕与政府的收入调节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三、收入调节与收入差距的缩小

收入调节是指如何缩小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这主要是就人们的诚实劳 动与合法经营的收入而言的。如果是靠不诚实的经济行为和不合法的经营而得到的收入,那 么就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予以没收或罚款,从而基本不属于收入调节的范围。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对于收入及其分配状 况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扩大入差距的作用。从积极作用来看,在市场机制之下,企业和生 产者个人的积极性可以被调动起来,效率可以提高,从而对总产值的增长有利,总产值的增 长则又导致可供分配的产品总量的增长;此外,在市场机制之下,企业将根据市场供求的变 动和消费者的意愿进行生产,资源可以得到较充分的利用,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也将改善可供 分配的产品的供应状况。然而,另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之下,个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不 可避免的。当然,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一定是不合理的。比如说,由于个人劳动努力程 度不同和劳动熟练程度不同而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具有合理性;又如,即使在合法经营的 前提下,经营者也会因承担风险程度的不同和经营能力的不同而在收入上有差距,这种收入 差距也有合理的因素。但不能否认的是,个人收入差距的偏大如果来自机会的不均等,或者 来自现行政策所允许的非劳动收入部分(包括雇工经营收入、股息收入、股票升值收入、债 券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存款利息收入等),就不能被认为是合理差距。前面已经指出,共同 富裕的第二个含义是要缩小人们之间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使收入差距不致于过大。对于 个人收入差距的不合理部分,固然要设法予以缩小,就是个人收入差距中的合理部分,从共 同富裕和维护社会安定的角度来看,避免这种收入差距过大也是必要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 入调节的目的正在于此。

市场在收入调节方面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市场本身缺乏一种可以缩小人们收入差距 或避免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的机制。市场在这方面至多只能发挥以下两种作用。第一,市场 可以刺激收入较低的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如接受业余教育以提高技术文化水平,如出色工 作、改善经营、学习他人经验以增强获取收入的能力),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缩 小。第二,市场竞争过程中将会出现一些偶然的机会,它们有可能使一些人迅速由富变穷, 使另一些人由穷变富,从而缩小人们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在市场可能起到的这两种作用 中,以第一种作用来说,它的影响面是有限的,这是因为,一些低收入者之所以难以较大幅 度地增加收入,并非由于自己不努力或不愿学习技术、文化,而是由于各人原来的起点不 同,环境不同,机遇不同,既然市场不可能向每一个参加市场竞争的人提供同等的机会,那 么市场也就不可能普遍地缩小人们收入之间的差距。至于上述市场的第二种作用,那么只能 得出这样的结论:假定人们之间收入差距的缩小纯粹依赖偶然的机会,那就不具有普遍性, 更何况,在这些偶然的机会之下,同样有可能使一些富者变得更富,使穷者变得更穷,那岂 不是使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了?可见,有效的收入调节不可能来自市场,而只可能来自 政府或集体。政府对个人收入的调节与集体对个人收入的调节的主要区别在于:政府的收入 调节中来自个人缴纳的部分带有强制性,集体的收入调节中来自个人缴纳的部分主要是个人 自愿缴纳的。

为了实现第二种含义的共同富裕,政府对个人收入的调节是必要的。政府进行这种收入 调节的依据是:

1.政府之所以应对个人非劳动收入中超过一定数额的部分征税,是因为这些非劳动收 入归根到底由劳动者所创造,政府作为全体人民的代表有理由从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把它们用于全体人民。

2.政府之所以应对个人劳动收入中超过一定数额的部分征税,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的劳动收入并非唯一地取决于个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资源状况、生产条件、价格 水平的不同也会使个人的劳动收入产生差距,因此,政府作为全体人民的代表有理由从中提 取一定的比例,把它们用于全体人民。

可见,无论是个人的非劳动收入还是个人的劳动收入,只要超出了一定的数额,政府都 有理由征收个人所得税或收入调节税。由个人的非劳动收入或个人的劳动收入积累而形成的 财产,在继承或转移时,如果超出了一定的数额,政府也都有理由征收继承税或财产转移 税。这就是政府进行个人收入调节的基本方式。

但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不能用平均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共同富裕,不能把共同富裕理解 为把人们的收入拉平。如果那样做,不仅违背了共同富裕的原意,而且在客观效果上对社会 主义的经济发展不利,因为这既会挫伤个人经营、储蓄、投资的积极性,也会挫伤个人劳动 的积极性。这意味着,征收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税,或征收继承税、财产转移税,都应有 合理的起征点,有适当的税率,个人所得税率、收入调节税率以比例税率为宜,继承税、财 产转移税率以累进税率为宜。


四、扶植低收入户的有效措施

由政府进行的个人收入调节不仅包括以征税方式从高收入者那里取走一部分收入,以缩 小人们的收入的差距,还包括以各种方式对低收入户进行补助、扶植,增加他们的收入或提 高他们获得收入的能力,从而缩小人们收入的差距。

低收入户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低收入地区(贫困地区)的低收入户(贫困户), 另一类是一般收入、甚至高收入地区的低收入户(贫困户)。这两类低收入户(贫困户)都 是从绝对意义上来说的,而不是从相对意义上来说的。也就是说,这两类低收入户都是指年 人均纯收入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家庭。这些家庭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生活是困难 的。

低收入户之所以成为低收入户,有不同的原因。一般收入、甚至高收入地区的低收入 户,可能是由于家庭缺乏主要劳动力或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过低而只能得到较少 的收入,也可能是由于家庭遭到某种变故(如家庭成员长期患病、自然灾害、家庭成员死 亡)而负债累累,还可能是由于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因经营失败而负债、破产。低收入地区 的低收入户,则除了上述原因而外,还可能由于地区经济落后或资源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增加 收入。因此,政府对于低收入户的补助、扶植,应当分别按两种不同类型的低收入户的特 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一般收入、甚至高收入地区的低收入户,政府可以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给予 救济金、补助金,或者,在信贷方面给以优惠,在技术培训方面给以照顾,这样,或者可以 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或者给他们以获得较多收入的能力和机会,使他们早日脱贫。而 对于低收入地区的低收入户,除了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措施而外,政府更应当着眼的,是改变 地区经济的落后面貌,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这里所说的改变地区经济的落后面貌和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是同转换地区的经济 运行机制密切有关的。在低收入地区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经济运行机制,而不是单纯的补助款项或单纯的优惠政策。这并不是说低收入地区不需要政府给予的补助款项和优惠 政策,而是说,如果低收入地区缺少一种可以导致内部资金积累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运行机 制,缺少一种可以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合理组合生产要素的运行机制,那么来自政府的补助款 项或优惠政策往往只被用来缓和眼前的困难,却不足以使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 展,不足以使低收入地区真正脱贫致富。因此,政府对于低收入地区以及这些地区的低收入 户的有效的扶植措施,就是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

转换低收入地区的经济运行机制通•常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样,企业作为资金投入和再投入 的主体,不仅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也有了自我约束的能力。要使低收入地区早日摆脱 贫困状态,必须找到可以导致本地资源同外地资源有效结合和长期结合的形式,这种结合不 是依靠行政性措施就能巩固的。如果低收入地区的企业缺乏资金投入和再投入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不能从经济利益出发选择与外地合作的方式,那么,不管这些地区有何种资源的优 势,资源优势依然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

第二,要逐步解决低收入地区资源价格偏低、以及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偏高的问题。这 些问题主要通过两方面的改革措施来解决。一是调整资源价格与加工制成品价格的比例,使 资源价格逐渐趋于合理。二是深化流通体制的改革,疏通流通渠道,减少由于流通阻塞而导 致的商品积压和交易成本偏高的现象。一旦资源价格趋于合理和流通渠道通畅了,本地资源 的利用将趋于合理,本地资源与外地资源的结合也将转向有效的、长期的结合,低收入地区 的发展速度将加快。

第三,要建立适合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系统,政府要善于运用各种经济调 节手段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低收入地区的经济中经常发生的一些奇怪的现象是:一方 面,收入低,积累少,而另一方面,却有相当多的收入用于同陈规陋习、封建迷信有关的不 合理消费支出;一方面,资金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却有不少资金用于兴建楼堂馆所之类 的非生产性投资。如此种种,都表明有必要建立与完善宏观经济调控系统,并辅之以必要的 行政措施。只有这样,低收入地区的经济才能转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五、关于缩小收入差距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当我们谈到政府可以运用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税、继承税或财产转移税之类的税收调 节手段来限制某些人的收入过多时,我们考察的重点属于“事后调节”范围。这是指:假定 一些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诚实劳动)和经营(合法经营)已经获得了较多的收入,于是政府 对此进行收入调节,即运用税收政策把其中一部分收入取走,用之于民。这就是“事后调 节"。“事后调节”对于协调收入分配来说无疑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能不能除了采取收入 分配的“事后调节”之外,还釆取收入分配的“事前调节”呢?也就是说,能不能及早采取 某些预防居民个人收入差距过大的措施呢?社会主义制度之下,收入分配的“事后调节”与 “事前调节”是应当结合的,也是可以结合的。预防居民个人收入差距过大的做法,既符合 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而且只要措施得当,也有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

可以采取的收入分配“事前调节"措施,至少有下列五项:

第一,对个人从事股票投资的“事前调节”。

在股份制试点过程申,经辻国家批准公开上市的公司股票,是允许个人购置与转让的。但个人所从事的股票投资有可能给某些人带来过多的收入。对已经获得的收入实行征收个人 收入调节税之类的措施,属于.“事后调节”。为防止个人在这方面获得的收入过多而采取的 措施,如规定任何个人持股在某一企业股份总额中的最高限额(比如说,千分之五或千分之 十),属于“事前调节”。此外,还可以按照行业与企业的不同,规定某些行业或企业可以向 社会上的个人出售股票,某些行业或企业只能由公有经济单位持股,规定某一可以向社会上 的个人出售股票的企业股份总额中个人股所占的比例(比如说,低于百分之三十或四十), 这些也属于“事前调节”。

第二,对个人雇工经营的“事前调节”。

这里所指的是在国家所容许的范围内的个人雇工经营。为了预防雇主的收入过多,可以 采取的“事前调节”措施有:按照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规定每一个雇主可以雇用工人的最高 限额(如果是私人合伙经营,则规定平均每一个私人投资者可以雇用工人的最高限额)。假 定雇工人数超过了上述最高限额,或者可以直接予以取缔,或者规定雇主必须事前缴纳“超 额累进雇工税”,然后才容许超额雇工。这种“事前调节”(指事前征收“超额累进雇工 税”)与“事后调节”(指事后按纯收入多少征收所得税或收入调节税)是并存的。此外,还 可以对雇工的待遇、劳动保护措施、福利状况作出规定,这也有助于防止雇主收入过多。

第三,对个人承包、承租收入的“事前调节”。

应当承认,在企业承包制和租赁制条件下,一部分个人由于承包经营和承租经营而可能 获得过多的收入,对此,进行“事后调节”显然是必要的。但“事前调节”同样需要。“事 前调节”的措施包括:在可以实行集体承包、集体租赁,或企业承包企业、企业租赁企业的 情况下,应当尽可能不采取个人承包、个人租赁的做法;在适宜于个人承包、个人租赁(如 所承包和所租赁的企业规模小,或找不到集体承包者、集体租赁者,以及其它企业不愿承 包、租赁该企业)的场合,承包者或承租者应当缴纳足够的风险抵押金。缴纳足够的风险抵 押金有三个好处:一是避免承包者、承租者负盈不负亏现象的出现,避免国家或集体因此遭 到损失;二是足够的风险抵押金的缴纳意味着承包者、承租者在合同期内的利息损失,由此 可以抵消承包者、承租者的部分收入;三是足够的风险抵押金的缴纳使承包者、承租者感到 有实际的压力,这将促使他们精心经营,提高效益。

第四,关于工资标准的“事前调节"。

总的说来,我国职工工资标准偏低,而且等级差别偏小,一般都达不到个人收入调节税 的起征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对职工工资标准进行“事前调节"。这里所说的“事前调 节"是指制定工资标准与工资级差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这就是说,国家在制定工资标准与 工资级差时,一方面应当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使复杂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高于简单劳动者的 工资收入;另一方面则应当考虑到,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复杂劳动者之所以具有较高的文化技 术水平,不仅有赖于他们个人的努力,而且有赖于社会所提供的教育设施和为此支付的费 用,因此,提供复杂劳动的人有责任为社会提供较高的劳动质量,复杂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固 然要高于简单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但二者收入之比应当适当小于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之比。对工资标准和工资级差的这种“事前调节",是合情合理的。

第五,关于兼职收入的“事前调节"。

这是有关收入分配的“事前调节"中最复杂的一项。这里所讨论的兼职是指职工在从事本职工作之余所从事的有收入的兼职,其中某些职工的兼职收入是比较多的。兼职的好处 是:对社会而言,能多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劳务,缓和某些劳务供求之间的矛盾,对个人而 言,则能增加收入。但兼职的不利之处在于:某些单位的工作质量将因此而受到影响,兼职 使得某些人忽略了本职工作或分散了精力,减少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对兼职收入,除了应 当采取“事后调节"(超过个人收入调节税起征点的应依法纳税)而外,还可以采取“事前 调节",包括:加强对职工本职工作业绩的考核,对于兼职者的本职工作完成情况要有明确 的考核指标,从而限制某些不认真对待本职工作而一心忙于兼职的职工的兼职收入,鼓励在 本职工作中作出成绩的人,使他们的收入得以及时调整。从长期来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不宜提倡有收入的兼职,而应当把职工的精力和聪明才智引向做好本职工作,从本职工作中 获得与其劳动数量与质量相称的收入。这既有利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收入分配的协调。

六、社会主义制度下公平与效率协调的可能性

在讨论共同富裕问题时,我们不可迴避地要接触到一个理论上的难题,这就是:在社会 主义制度下,公平与效率二者能否协调?能否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公平,或在实现公平的 同时提高效率?

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当我们把公平与效率放在一起讨论时,公平是指什么而言,效率 又是指什么而言?公平是一个道德范畴,但它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的含义。效率是一个经济学 范畴,但它同一定的伦理判断结合在一起。因此,当我们讨论公平与效率兼顾或公平与效率 协调时,需要从经济学与伦理学这样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

关于“公平”概念,应当明确这样三点:

第一,“公平”的深层次含义是与消灭剝削制度相联系的。建立在资本圭义私有制基础 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确立这一深次含义的“公平”。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对比表 明,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首先表现于剝削制度的消灭、公有制的建立,从而首先表现于这 一深层次含义的“公平”的实现。

第二,“公平”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是同机会的均等相联系的d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人 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参加竞赛。参加者之间如果有差别,那么这种差别不是表现于竞赛 过程的起点(因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是表现于竞赛过程的中途或终点(因为能力 的差别使得人们的成果不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的机会应当是均 等的;假定客观上仍然存在着机会不均等的话,那么通过改革,可以逐步实现机会的均等。

第三,在收入分配领域内,“公平”是同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的贯彻相联系的。当 然,按劳分配对于不同的劳动者(指有不同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家庭负担不同的劳动者)说 来可能出现收入分配的差距或生活水平的差距,这是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性的反映。这意味 着,从长远来看,我们不能以实行按劳分配为满足,社会仍需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继续 前进。然而,在社会主义现实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无疑是“公平的”。越能贯彻按劳 分配,“公平”的实现就越充分。

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公平”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公平”,是不存在 对劳动者歧视的机会均等性质的“公平”。也是贯彻按劳分配条件下的“公平”。“公平”与 平均主义是不相容的,平均主义恰恰违背了 “公平原则”。

关于“效率”概念,从微观经济的角度考察,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如果一定量技 入能有较多的产出,或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较少的投入,就表明效率提高了,反之,则意味着 效率的降低。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考察,效率是指各种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得到利用的程度。在 资源总量为既定的前提下,如果资源闲置的数量增多了,资源被不合理使用的部分增大了, 那就表明效率的降低;反之,如果资源闲置的数量减少了,资源被不合理使用的部分缩小 了,那就表明效率的提高。效率的提高被认为是“好事”,因为这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 生活水平的提高;效率的降低被认为是“坏事”,因为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生 活水平的提高。

由此看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上述对“公平"的理解和对“效率”的理解,可以 清楚地了解到,“公平”不仅不成为提高效率的障碍,而是可以成为促进效率增长的源泉。深 层次的“公平”含义表明:剝削制度的消灭和公有制的建立必将解放生产力,使资源得到合 理的配置,从而促进效率的增长;从机会均等的意义上看,机会的均等和对一切参加竞赛的 劳动者的歧视的不存在,将调动每一个劳动者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所长,提髙效率;至 于按劳分配的贯彻,那么这同样起着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提高效率的作用。换言之,无论 是微观经济中的效率还是宏观经济中的效率,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前提下,都是可以与 “公平”并存、协调的。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所谓“公平”与“效率”相互替代而无法兼顾的现 象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说:

1. 由于按劳分配原则尚未得到认真的贯彻和人们对“公平"有错误的理解(如把平均 主义理解为“公平”),就会导致所谓“公平”与“效率”的交替。可以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

一些人认为:吃大锅饭=无效率(这是正确的)

吃大锅饭=“公平"(这显然是错误的理解)

所以,“公平"=无效率(由此得出的错误论断)

2. 由于按劳分配原则尚未得到认真的贯彻以及政府的收入调节措施没有跟上,造成了 社会上的收入分配差距不合理地偏大,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这可能导致一些人对社会主义 制度下“公平"与“效率"的协调表示怀疑。前面提到的某些由个人承包的企业中一般工人 积极性的下降,在某种程度上就与个人承包者收入过多有关,于是可能使人们产生如下的看 法:在这种经营方式之下,既不公平,又难以提高效率,从而更谈不到“公平"与“效率" 二者的兼顾了。

3.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通过适合于生产力性质及其水平的经济体制而发挥出 来的,因此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与协调应以合适的经济体制为前提。只 有在合适的经济体制之下,资源的配置才能趋于合理,按劳分配原则才能被认真贯彻,机会 的均等也才能落实。然而,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逐步完善,是一个过程。在经济体制改革与 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可能出现某些不协调的状况,这也会引起人们的误 解,即认为“公平"与“效率"不可能兼顾与协调,而不了解这些不协调是在经济体制改革 与完善过程中往往是难免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论断: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来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与协调是有可能的,而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和按劳分配 原则的贯彻,随着人们对“公平"的认识的端正和对平均主义危害性的认识的加深,这种可能将成为现实。

七、影响收入分配的第三种力量——道德力量

现在让我们对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道路问题再作深入一歩的探讨。把个人劳动与经营的 能力和积极性这一因素撇开不谈,影响收入分配的大体上有三种力量:

第一种力量是市场机制。个人提供的劳动数量与质量究竟能得到多少款酬,个人的经营 收入的多少,以及个人的债券、股票、存款的利息(股息)收入究竟是增长还是减少,在社 会主义条件下,全都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关。即使从企业职工的收入(包括工资和奖金)来 说,虽然这些职工并不同市场直接发生联系,但由于这些职工所在的企业是同市场直接联系 的,企业的产品是否得到市场的认可,是否有销路,是否盈利,这一切"又会影响职工的收入 状况。因此,市场机制影响着收入分配。

第二种力量是政府。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反映于两方面。一方面,政府制定工资 标准与工资级差,政府所制定的这些标准与级差不仅直接影响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 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收入,而且也对非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工资标准与工资级差发生影响。另 一方面,政府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如对收入偏高者的收入征收收入调节税等,对低收入户 实行救济、补贴、扶植等。

第三种力量是道德力量。它是超出市场机制与政府调节的力量之外的又一种可以影响收 入分配的力量。如果说市场机制的力量主要对收入的初次分配发生作用,政府的力量既对收 入的初次分配发生作用(如“事前调节”),又对收入的再分配发生作用(如“事后调节”),那 么道德力量则对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结果发生作用,即影响已经成为个人可支配收入的 收入的使用方向,包括个人间的收入转移、个人的某种自愿的缴纳和捐献等。这样,最终归 个人支配和使用的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个人转移出去的收入和个人的自愿缴纳和捐献的部分。

可以将这三种力量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概述如下:


在道德力量作用之下,个人收入转移与个人自愿缴纳与捐献的范围是较广泛的。比如说,小人自愿为家乡建设捐赠,为残疾人福利组织指赠,向灾区人民捐赠,向各种文化、体育、 教育、卫生、宗教团体捐赠等等,都是非强制性的,这些行为与道德力量的作用有关。此 外,党员自愿将一部分收入作为党费缴纳,也属于这一收入转移或自愿缴纳的范围。在道德 力量作用之下,个人可支配收入与个人实际支配的收入之间差距的大小,将取决于个人收入 转移支出的多少和个人自愿缴纳、捐献的多少。

这里所说的道德力量作用之下的收入分配,与个人的信念、社会责任心或对某种事业的 感情有关,基本上不涉及政府的调节行为。这就是说,这是在政府收入调节之后,个人自愿 把一部分收入转让出去的行为。当然,政府的收入调节政策可能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影响,比 如说,假定政府在收入调节政策中有如下的规定,如个人向慈善机构的捐献列入免税范围之 内,从而鼓励一些人向慈善机构捐献。但这种形式的捐献与我们在前面所说的政府调节力量 作用之下的收入分配有关,而与这里所说的道德力量的作用不是一回事,因为这里所说的道 德力量的作用是指纯粹出于个人的信念、社会责任心或对某种事业的感情而引起的收入转 移、自愿缴纳、自愿捐献。

既然这里所说的道德力量作用下的收入分配是完全自愿性的,所以我们能够得出如下的 看法,即社会上有这种信念、社会责任心或对某种事业有感情的人越多,个人自愿缴纳或捐 献的数额就越多,道德力量对缩小社会上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也就越大。在现阶段,社会上 可能只有少数人自愿转移出一部分收入,从而对缩小收入差距的影响很小,但从长期来看, 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展,道德力量对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是会逐渐地(尽管是缓慢地)增大的。我们未尝不可以把这一逐渐变动(尽管是缓慢地变 动)的趋势列为一个有待于研究的课题。

八、再论先富者对后富者的帮助

最后,让我们再回到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先富者有责任对后富者进行帮助这个问题上来。

如上所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一些地区先富起来,也必然有 一些人先富起来。先富者,既指先富起来的地区而言,也指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而言。

先富起来的地区将对其它地区起示范作用,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将对其余的人起示范作 用。这些示范作用是重要的,榜样可以对后富者有启示,有鼓励。但仅靠示范作用是不够 的。这里所说的先富者对后富者的帮助,更主要的不是指示范作用,而是指具体的帮助。

先富者之所以能够先富起来,固然同这些地区和这些人的努力有关,但同样不能忽略的 是自然资源状况、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以及政府的投资、信贷和某些优惠政策。在社会主 义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内,政府给经济特区、沿海地区和某些大中城市以较多的投资、信 贷,并给以某些优惠政策,以保证这些地区的经济较迅速的发展,是符合国民经济整体利益 的。而这些地区先富起来以后,不应当忘记这一点,它们有责任给至今仍然贫困的地区以具 体的帮助,使后者也能早日脱贫致富。只有贫困地区也跟着逐渐富裕起来,整个国民经济才 能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先富的地区也才有可能继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先富地区 对后富地区的帮助实际上也是自己的经济得以继续发展的一种保证。

先富地区对后富地区的具体帮助的形式证实了这一关系。比如说,先富地区可以采取横 向联合、技术转让、人才培训、资金融通等形式来帮助后富地区,使后富地区的资源得到合趣的开发,使后富地区的收入永平提高和居民购买能力的增大,这些都不仅拉有莉于后富地 区,而且同样有利于先富地区。

政府在促进先富地区与后富地区之间的横向联合方面是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的。例如, 政府可以制定有关的政策,鼓励先富地区的企业同后富地区的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进行经 济技术协作,直至建立紧密型的企业集团;政府可以组织后富地区的多余劳力,输出到先富 地区去从事一、二、三次产业的工作;政府还可以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推行某一先富的地区 对某一后富地区的“对口扶植"活动等等。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先富地区与后富地区的根本 利益、长远利益是一致的,从而使这种“对口扶植”活动得以建立在不同地区根本利益、长 远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

关于先富的一部分人对至今仍处在贫困状态的人的帮助,与先富地区对至今仍处在贫困 状态的地区的帮助相比,有三个特点。特点之一是:这里所说的先富或贫穷的都是分散的个 人,而且数量较多,在组织具体帮助时,所遇到的困难也较多。特点之二是:个人之间的帮 助应当按自愿原则来进行,因此跨地区的个人之间的帮助不易开展,这些帮助主要局限于本 乡、本镇范围之内,而且往往以相邻各户为主。特点之三是:先富起来的人如果对贫穷的人 进行帮助,其成效的大小与先富起来的人本身的素质和所处的地位有直接的关系。假定先富 起来的是乡干部、村干部,并且觉悟较高,威信较高,能力较强,那么在帮助至今仍然处于 贫困状态的人脱贫致富方面就有较大成效。也就是说,个人因素在这里起着较明显的作用。

正如前面所指出,先富者个人的示范作用是重要的,但仅靠示范、鼓励不足以使贫困户 脱贫致富,需要有具体的帮助措施。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基于道德力量的作用而导致的个人 自愿捐献等情况排除在外,专就捐献以外的帮助贫困户的形式而论。这些形式包括:个人传 授生产和经营技术与经验,个人传递商品与劳务的市场信息,个人带动相邻各户或本乡本村 居民集资建立集体企业(包括一、二、三次产业的企业)等。个人的这些帮助贫困户的行为 尽管是分散的、自愿的,但政府仍然可以采取一些鼓励性的措施来加以支持。

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共同富裕是一个根本原则。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全国 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经济占主体,一是共同富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与共同富裕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 是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的实现又将巩固公有制 经济的主体地位。平均主义导致普遍穷困,这当然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而少数人富,多数 人穷,同样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过程中,通过一部分地区和一 部分人的先富而带动、帮助其余地区和其余的人致富,这一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就是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注: 列宁,《在国民经济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列宁全集》第27卷第385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