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专家观点|从金融见长到科技见长 “两个前海”如何协同?深港深圳金融业金融科技

专家观点|从金融见长到科技见长 “两个前海”如何协同?深港深圳金融业金融科技


一份文件,开启新世界。日前,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简称“前海金融30条”),提出30条金融改革创新举措,涵盖民生金融、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现代金融产业发展、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加强金融监管合作等方面,打开金融开放新格局。

“前海金融30条”犹如定心丸,加持了深圳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信念,也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再次按下了加速键。但是,置身于大湾区的背景下,坐拥政策红利、黄金区位和先行优势的前海既非“独舞”,也有着诸多挑战亟待化解。


1问:科技元素不够 特色金融产业能否补短板?

毫无疑问,自2010年国务院批复成立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来,前海已经成为内地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

不过,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入推进下,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香港本身也被国家赋予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重大使命。谢来风指出,基于这样的背景,回头看前海深港合作内涵中,科技元素还有待充实,这也是《前海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战略背景,“特别是前海扩区后,产业结构发展较大变化,战略新兴和先进制造业更加坚实,发展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融合,显得更加迫切。”

值得留意的是,2022年一季度,前海合作区新增注册企业5954家,其中新增港资企业118家,在新增港资企业中,注册资本占比最多的为金融业,占比62.85%。而梳理前海的科技“含金量”,目前前海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7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家,“独角兽”企业12家。

这意味着,金融与产业的嫁接融通,成为前海的当务之急。按照“前海金融30条”,明确发展特色金融产业,培育以服务“扩区”后产业体系和中小微企业为导向的业态。在“特色金融产业”清单中,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支持海洋经济、科创金融试点成为关键词。记者注意到,为了强化对于科技的赋能,该文件支持“探索在资本占用、不良贷款容忍度、核销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

实际上,当前大湾区经济运行仍存在产能过剩、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平衡不匹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行业协会人士提出,寻找到绿色低碳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统一的优质绿色低碳项目,或是前海发展特色金融尤其绿色金融的发力点。

2问:当“两个前海”相遇 未来如何协同?

香港向北,深圳向南,前海正是深港双城交汇互融的核心枢纽,但并非唯一。

2月24日,就在“前海金融30条”公布的第二天,深圳(福田)—香港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香港举行。福田河套地区与香港北部都会区将如何强强联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核心议题。

坐标位于深圳福田区南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处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具有一河两岸、一区两园、跨境接壤、合作开发的独特优势,也被部分业界人士称为深圳的“第二个前海”。

2021年10月,香港发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在北部都会区重点发展创新科技产业,支撑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对于“河套深港科技合作区”而言,孕育着深港科技合作大希望。

对于“第二个前海”,深圳财经专家刘晓博阐释背后的深层逻辑认为,全球顶级城市之间的竞争,首先是制度和法律体系的竞争。在制度和法律体系之下,是金融和高科技两大核心产业的竞争。能在金融或者高科技上拿下任何一个桂冠,就足以成为全球顶级城市。比如旧金山有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所以它的竞争力是世界一流的。纽约以金融见长,即便高新技术产业一般,也可以傲视全球。在中国一线城市里,上海金融强、科技一般,深圳科技强、金融一般,香港金融强、科技弱,北京则是科技和金融都强。

刘晓博进一步分析,跟北京、上海、香港相比,深圳的金融业偏弱,设立“前海合作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深圳拉着香港,学习并做大做强金融产业。而设立“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则是科技比较强的深圳,拉着科技比较弱的香港,共同学习全球先进经验,一起进步的一个合作区。

从金融见长到科技见长,两个“前海”如何协同?对此,谢来风也认为,规划建设北部都会区意味着深港科技创新合作从“点”向“面”展开,有了更大的空间载体,深港有望打造大湾区“连片科技带”。同时也意味着深港合作由以前海合作区为载体的“金融合作”,进入以“前海+河套+北部都会区”的“金融+科技”双轮驱动新阶段。

对于前海而言,挑战者不止于此。据记者观察,按照2023年开年深圳公布的目标,深圳各区都有自己的鲜明“人设”。以着重金融业的福田为例,到2035年,要全面形成以“科创+金融+时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罗湖着力于深港融合,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为全国金融业扩大开放起到更强示范引领作用。”这是“前海金融30条”提出的总体目标之一。换而言之,促进深港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前海在与河套、珠海横琴、广州南沙等地协同发展的同时,或需要打造更强示范引领作用。

3问:跨境金融合作监管 如何破除难点和壁垒?

众所周知,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也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湾区城市群,涉及到港澳与内地多个城市之间的多维度跨境合作。

这对于金融互联互通是挑战,对于跨境金融企业进行有效监管也是难点和壁垒。按照《意见》要求,“加强深港金融监管合作,探索与香港金融体系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健全跨境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在具体做法上,包括建立深港金融监管合作机制、探索跨境金融监管创新、发挥前海合作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法定机构运作优势以及构建国际化、多元化跨境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等。

那么,跨境金融的监管,如何部署?“法律体系完全不一样,意味着跨境合作监管是有难度的。”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举例认为,两地适用的法律体系不一样,比如家族办公室在内地没有相对应的金融牌照,如果引进后,它算不算金融机构?应该发什么金融牌照?应该如何监管?实际上没有法律规定可以参考。在他看来,利用前海的先行先试作用,突破后有成功的经验再进行推广。但改革是渐进式的,因此,推动深港在前海的合作,还需要一些更加顶层的战略或者设计。

此外,还有一些有识之士提醒,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未来的竞争不是深港之间的竞争,而是深港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和世界其他金融中心的竞争,而适度的国际竞争也是中国金融开放的机遇。

声音

规划建设北部都会区意味着深港科技创新合作从“点”向“面”展开,有了更大的空间载体,深港有望打造大湾区“连片科技带”。同时也意味着深港合作由以前海合作区为载体的“金融合作”,进入以“前海+河套+北部都会区”的“金融+科技”双轮驱动新阶段。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

前海传媒 转自 南方日报

(本文仅反映作者观点,不代表前海传媒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