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黑龙江国资国企以改革助振兴国资委子企业黑龙江省核心竞争力

黑龙江国资国企以改革助振兴国资委子企业黑龙江省核心竞争力

小新说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动国企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实现“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

各地国资国企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扎实推进改革深化。目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实现高质量圆满收官,小新聚焦地方国企改革亮点举措和突出成效,推出系列报道。今天为您带来《黑龙江国资国企以改革助振兴》。

2022年,黑龙江省地方国企实现营业收入2076亿元,

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3.4%;

实现利润总额54亿元,同比增长55.2%。

其中,黑龙江省国资委出资企业

实现营业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18.5%;

实现利润总额42亿元,同比增长57.6%,

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2022年黑龙江国资国企工作取得的成绩,

是过去3年国企改革的直接成果。

在三年行动中,

黑龙江省级97项台账、市(地)748项台账、

省国资委出资企业766项台账任务全面完成,

三轮“十周攻坚战”胜利告捷,

基本实现了“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

01做深做实专项行动,改革先锋示范引领

三年来,黑龙江国资委

通过推动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

使得一批重点企业

以点带面、积厚成势,

有效发挥了示范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

双百和科改示范企业行动中,

黑龙江省国资委对双百和科改示范企业

开展了差异化授权放权,

实施更加灵活高效的工资总额管理方式:

双百企业龙建股份公司开展了限制性股票激励,

科改示范企业黑龙江交投千方公司

开展了员工持股和超额利润分享。

差异化、精准化的授放权实践,

实现公司治理体系与能力的优化。

对标管理提升行动中,

黑龙江省属10户集团企业

和50户子企业找到了目标企业,

开展了对标管理提升行动,

通过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

财务管理、科技管理、风险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能力,

为加快建设一流企业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属一批重点企业

改革亮点频现、成效凸显,

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

龙煤集团按照“五年三步走”规划目标,

在连续亏损156.6亿元情况下,

实现扭亏为盈,打赢改革脱困攻坚战,

现保持年15亿元以上的盈利水平,

发展成为东北煤炭行业

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集团。


龙煤集团东北首座智能化选煤厂

北大荒集团全面完成政府行政职能移交,

863个农垦社区和162.3万居民全部纳入属地管理,

安置各类涉改人员73208人,

建立母子公司管理体制,

目前已具备超过400亿斤的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商品粮保障能力。


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统供生产资料入场入库

龙江森工集团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

内设机构、人员缩减50%左右,

移交2151项政府行政权力,

完成了政企合一体制向现代公司制企业的转变,

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良性发展。

目前,龙煤、北大荒、龙江森工三个集团

已成为保障东北区域能源安全、

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支柱力量。

02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战略支撑作用显著

三年来,黑龙江国资国企

紧紧围绕“十四五”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规划,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

发挥了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在组建7个省级产业投资集团基础上,

黑龙江国资国企继续加大

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力度,

相继完成水投集团组建、

旅投集团与建投集团重组、

交易集团与招标公司重组,

龙睿公司托管外贸集团,

省国资委出资企业数量压减4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

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

黑龙江国资国企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振兴发展增长极。

2022年10月,

黑龙江省国资委出台了

《黑龙江省地方国有企业振兴专项行动方案(2022—2026年)》

和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

创意设计产业和推动双碳发展5个指导意见,

系统谋划了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

工作思路、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黑龙江省交投集团稳步推进

交投千方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城市业务,

构建数字经济新板块;

黑龙江省新产投集团新增风力发电项目3个,

开工建设聚碳酸酯联合项目,

全力打造丙烯—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全产业链条。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

黑龙江省国资委出资企业获得省部级奖项22项,

新增专利634项,建立创新联合体、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公共研发平台26个。


聚碳酸酯联合项目建设现场

同时,黑龙江省国资委

精准高效破解历史遗留问题,

压减了372户出资企业法人单位,

完成了38户纳入“两非”剥离企业

和245项纳入台账的低效无效资产处置,

完成了195户僵尸企业

和73户重点亏损子企业治理工作,

为高质量发展扫清“拦路虎”搬开“绊脚石”。

03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激发振兴活力

三年来,黑龙江国资国企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围绕激发活力、提高效率,

啃下了长期困扰国企发展的市场意识不强、

动力不足等“硬骨头”。

“三能”机制实现落地,

为黑龙江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注入了“一池春水”。

围绕“员工能进能出”,

黑龙江国资国企全面开展新进员工公开招聘,

除特殊人才引进外实行凡进必考,

2022年出资企业新进员工公开招聘比例达到100%。

围绕“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黑龙江省国资委全面推行

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全省国企集团公司层面以及重要子企业层面

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实现全覆盖。

2022年出资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为78.11%,

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比例为4.69%。


黑龙江省农投集团开展“亮旗评豆”,实施“市场化薪酬、跨越式指标、断崖式考核”管理机制,2021年以来不胜任退出人员55人。图为农投数字农业产业园。

围绕“收入能增能减”,

黑龙江省国资委完善

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

出资企业浮动工资占比由36.25%提升至42.03%。

齐齐哈尔市对24户出资企业

全面实行全员绩效考核,

薪酬向一线苦脏险累岗位倾斜。

牡丹江市优化完善“预算、考核、薪酬、职位”

一体化考核体系,

发挥了考核“指挥棒”作用。

此外,黑龙江省国资委还出台了

《出资企业超额利润分享实施办法》,

“一企一策”探索适度放宽限制条件。

目前,已有28户具备条件的企业

开展了中长期激励,

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混合所有制改革亦在积极稳妥推进。

目前,黑龙江省国资委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58户,

资本25.3亿元。

通过以“混”促“改”,

激发了企业活力、放大了国有资本功能,

实现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

改革日益深入,

黑龙江国资国企改革的巨舰

已经驶入新发展格局的大海之中。

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

黑龙江国资国企将坚定信心、凝心聚力,

继续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丨李虹萦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内容来源丨黑龙江省国资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