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货币知识进校园,春风化雨哺新苗钱币

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货币知识进校园,春风化雨哺新苗钱币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滕昕璇 马静静 张洪硕 青岛报道

3月3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主办,青岛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大众网、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大讲堂”活动第五站走进青岛市北区体育学校。来自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的周佳颖作为讲师,为在校师生带来以“货币的演变与人民币反假”为主题的分享。



货币是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金融工具。据介绍,在漫长的岁月中,货币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演变过程:从贝壳、金属货币、纸币,再到如今研究应用的数字货币。货币不仅是市场上的等价物,还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各个阶段的里程碑。通过了解我国的钱币文化,有助于学生们对历史、经济及货币的关系形成系统的认识,也为学生们深入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变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独具特色的“钱币视角”。青岛市北区体育学校的学生表示:“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了解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金属货币和纸币的国家,对世界钱币文化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程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感到非常自豪。”


授课讲师向学生们介绍了第五套人民币正面及背面图案上的各种风景名胜,引导学生们透过“钱币视角”欣赏祖国的大美河山。学生们重点学习了人民币防伪和反假知识,通过观察光变面额数字、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透光水印、横竖双号码以及手摸凹凸印刷数字和图案等方式识别假币。工作人员通过手持真、假币样币,对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们积累假币识别的实践经验,提升金融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此外,通过讲解遇到假币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们树立诚信意识,主动维护人民币信誉。


“同学们猜猜人民币是由什么制成的?”在互动环节,学生们针对人民币的材质进行讨论。“是塑料做的!”“是布做的!”“是棉花做的!”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纷纷举手参与互动,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此次宣传活动,受到了青岛市北区体育学校师生们的一致好评。青岛市北区体育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学习掌握假币的识别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护好自身合法权益,争当‘爱护人民币,防范假币’的宣传员。此外,今天的课程还介绍了人民币的历史,通过学习人民币的历史,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国家强大的进程,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