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为什么说中国不再是美国第一大贸易国,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信号?外贸欧盟制造业伙伴国

为什么说中国不再是美国第一大贸易国,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信号?外贸欧盟制造业伙伴国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实现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壮举,并从2019年开始一度是美国第一外贸进口国。这一局面却随着2022年的数据被改写,中国失去了美国第一贸易伙伴国地位,释放出强烈的国际外贸局势改变趋势!


那么过去几年间发生了什么,为何中国失去了美国外贸第一进口国的宝座?是谁取代了中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未来全球贸易市场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


一、中国失去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制造业工厂为了追求经济最高效益,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制造业工厂外迁计划,从而导致本土制造业水平落后,需要通过外贸市场进行商品的大量进口。


此前中国大陆市场,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以及优惠价格,令中国制造走出了国门,并一度成为美国的第一合作伙伴。这一切在2022年却悄然发生了改变。

美国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超过5370亿美金的产品,比2021年有所增加,当年的进口贸易额为5050亿美金。这一数据却比不过美国从欧盟进口的额度,2022年美国从欧盟进口产品的总额达到了5530亿美金,欧盟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外贸合作伙伴。


对于中国外贸产业来说,美国缩减中国外贸地位,仅是一个缩影,全球都在进行制造业的去中国化。以印度举例,其对中国制造的依赖性也在逐渐降低。

印度此前发布公告,从2021年算起截止到2023年,印美贸易额度超过了1194亿美金,第一次超过中印1154亿美金,第一次中国失去了印度第一外贸伙伴国地位。全球外贸去中国化,这背后皆是美国主导。那么美国为何鼓动全球经济市场进行声势浩大的去中国化行动呢?



二、全球外贸市场声势浩大去中国化

过去几十年,中国凭借制造业实现了大国崛起,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拿下了大量的国际订单,并一举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疫情背景下,全球经济下行,中国经济却成为反向增长的典型。

凭借更为合理完善的疫情防控机制以及完备的制造业生产链,中国在疫情三年内获得了7%的经济增长比例。这令全球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潜力,更令美国意识到潜在威胁。早在2017年美国便发布了《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视为经济发展对手,新任领导人上台后对于我国的限制只增不减。


先是采用《芯片与科学法》《通胀削减法》削弱我国半导体、医疗、科技、贸易产业链的发展活力,再通过提高关税、调整利率等方式限制中国商品入美。一方面又在进行声势浩大的制造业回流计划,利用财政补贴吸引台积电、宁德时代等制造业龙头企业赴美建厂,寻找解决技术壁垒的可能。

为了在全球推动去中国化,美国还与欧洲、日本、韩国以及印度等国形成联盟。将中国大陆排除在合作选择之外,以此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蓬勃发展。那么在愈发严峻的贸易封锁局面下,中国外贸制造业又该如何破局?



三、中国外贸制造业未来展望

美国为首策动的外贸限制,对于我国外贸制造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像是浙江义乌的某些工厂,遭遇到严重的订单紧缺,甚至不少老板都需要包机前往国外进行订单洽谈。

中国外贸制造业之所以能够被限制,根本原因还是竞争力不够,不具备核心技术,具备可替代性。尽管中国制造业研发技术已经在近些年来取得了飞跃性进展,但仍旧处于落后地位。


因此人民日报更是点评,各大制造业企业必须加大科技研发资金,研发出独属于自身的技术专利,取得不可替代性,如此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外贸制造业市场中占据优势。随着各国制造业产业回流,未来外贸制造业的竞争必然会更加激烈。如何在当下提高科技水平、掌握核心技术,也将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外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结语

中国失去美国第一外贸伙伴国地位,背后是美国策动全球外贸市场去中国化的影响。中国企业只有研发成功自身核心技术,具备不可替代性,才能傲立外贸市场之林。对于中国失去美国第一伙伴国地位,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