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两只科创50指数基金获批,跟踪指数产品规模已超900亿元中证etf科创板

两只科创50指数基金获批,跟踪指数产品规模已超900亿元中证etf科创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近期有2只科创50指数基金获得证监会批文,分别为华夏和博时旗下产品,将进一步丰富科创板投资渠道,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多样化选择。

上证科创板50指数发布于2020年7月科创板正式开市一周年时,通过选取科创板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证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自发布以来,整体运行较为平稳,成交活跃,一直受到市场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一方面,科创50指数最新一期样本总市值为2.7万亿元,占科创板整体市值比重为44.8%,具有较好的市场表征性。另一方面,科创50 ETF产品规模为875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98%,份额增幅更是高达190%,投资者通过科创50ETF积极投资科创板。

行业分布方面,科创50指数最新一期样本均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尤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居多,数量和权重合计分别为38只和77%;研发投入方面,科创50指数样本研发强度中位数为9.5%,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同时,研发投入相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4.1%,体现出较强的科技创新驱动力。

最新数据显示,科创50指数体现出较好的成长特征,过去一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均超35%,领先市场主要核心宽基指数。估值方面,截至2023年2月底,科创50指数市盈率为约41,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

近年来,指数基金已成为配置权益资产的合适工具之一。目前,除科创50指数外,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还陆续发布了科创成长以及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芯片、新材料、高端装备等细分领域主题指数,初步构建了覆盖规模、主题、策略等类别的科创板指数体系,旨在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向科创板市场。目前境内外跟踪科创板指数的产品规模已超过900亿元。

下一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将围绕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战略部署,持续完善科创板指数体系,推出更多科创板市场特色指数,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