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寿险改革驶入“快车道”,多项指标回暖,中国平安估值修复可期银保险企健康险平安人寿

寿险改革驶入“快车道”,多项指标回暖,中国平安估值修复可期银保险企健康险平安人寿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去年不少企业举步维艰,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困难,但中国平安依然交出了一份极有韧性的“成绩单”。

3月15日晚间,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发布了2022年业绩报告。2022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83.65亿元,同比增长0.3%;营运ROE达17.9%。

透过中国平安2022年业绩报告,我们不难发现其坚持不懈的寿险改革已显现成效,收获正向回暖指标。平安寿险13个月继续率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6.4%,好于市场预期。



在深入推进改革的第四个年头,平安寿险改革成效喜人,寿险业务转变发展方式,多项指标稳中向好的同时,更加强调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

随着国内经济复苏预期加强,外部环境向好与寿险改革成效共振,保险行业将筑底回升,迎来新的上行周期,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龙头险企估值有望修复。

寿险改革提速,效果显著

先于行业深化改革、稳中求进,备受市场关注的平安寿险改革已完成三年布局,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22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1129.8亿元,同比增长16.4%;营运ROE为32.7%,13个月保单继续率进一步上升,25个月保单继续率改善回正。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披露全国寿险营业部完成经营智能化(数字营业部)推广,据了解,第一、二批改革营业部已在下半年实现新业务价值正增长。

平安联席CEO陈心颖表示,在过去三年的寿险深度改革已有成效,有三个亮点:第一个亮点在高质量代理人团队改革,代理人质量、产能及收入持续提升;第二个亮点是积极拓展其他的渠道,包括新银保渠道、社区网格化渠道等,已经贡献了17.6%的新业务价值;第三个亮点是率先提出保险+服务的概念,尤其是在健康、养老服务方面。

这其实也是对平安寿险改革的高度总结。平安寿险改革可以简单概括为“4渠道+3产品”战略。所谓“4渠道”是指传统的代理人渠道,外加三大创新渠道,即社区网格化、银行优才及下沉渠道;所谓“三大产品”,则是指“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养老”三大系列。

第一;三大创新渠道贡献度提升

目前,平安已从单一个险渠道为主,走向四大多元渠道的并驾齐驱模式,各有亮点呈现。这四个渠道都有着较为明确的差异化客户群体,四大渠道协同并进、互为补充。

除了传统的代理人渠道之外,平安寿险改革新银保渠道、社区网格化渠道和下沉渠道贡献度持续提升。

其中,新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5.9%,对寿险新业务价值贡献度显著。据了解,匹配新银保改革,目前平安银行新优才队伍已招募超1600名精英理财经理,人均产能显著超越原理财经理队伍及钻石代理人队伍,贡献稳步增长。

平安总经理兼联席CEO谢永林表示,银保渠道改革已初见成效,2022年平安银行渠道贡献银保超七成新业务价值,人均产能显著超越原理财经理队伍及钻石代理人队伍。未来5年内有望成为平安寿险的主要渠道之一。



代理人渠道方面,在清虚提质背景下,平安寿险的月均代理人数量为48.1万人,同比减少39.6%。不过,平安寿险人均产能和人均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22年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2.1%,代理人收入同比增长22.5%。

社区网格化模式已在25个城市进行网格推广,人力规模从2022年初1000人增至近8000人,队伍100%专科及以上学历,实现存续客户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下沉渠道方面,已在七个省份试点推动,正结合下沉市场的保险消费场景深化探索。

可以说,从单一的个人营销渠道变为代理人渠道、银行优才渠道、社区网格化渠道以及下沉渠道齐头并进、互为补充,平安渠道改革已初具立体感,各个渠道分层覆盖的客户群体,满足不同层次客户差异化需求。

第二;产品线逐渐完善

产品创新上,平安寿险改革一方面推动保险产品更新迭代,另一方面强化“保险+服务”的创新优势。

保险产品方面,平安人寿基于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市场利率下行及权益市场波动等行业趋势,做大做强财富管理及养老保险市场,更新迭代推出年金险、终身寿等系列保险财富类产品,匹配居民财富增值、养老保障等需求。

"保险+健康管理"方面,2022年平安寿险已累计服务约1,859万客户,新契约客户中超76%使用健康管理服务;"保险+居家养老"方面,截至2022年底,已覆盖全国32个城市,服务项目超500项,超2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保险+高端养老"方面,颐年城社区先后布局深圳蛇口、广州荔湾和上海静安,逸享城产品线首个项目落子广东佛山,初步完成大湾区业务布局。

第三;"管理式医疗模式"反哺主业

与保险同行相比,中国平安寿险转型的一个独特优势亦在于依托中国平安康养产业的“保险+”模式。2021年,中国平安提出要打造中国版本的“管理式医疗”。

中国平安创新推出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有效协同保险与医疗健康服务,2022年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近1400亿元,享有医疗健康服务权益的客户对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的贡献占比持续提升,对主业的反哺效果明显。

数据显示,在近2.27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近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41个、客均AUM约5.45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0倍。

陈心颖表示,平安的“管理式医疗模式”有点像“联合健康+拼多多+美团”,联合健康是到店、拼多多是到线、美团是到家,平安比到家更进一步,到家里提供医疗健康养老服务。

平安拥有2.27亿的个人金融客户,用统一的采购标准,确保为客户提供最高性价比健康医疗养老服务,并提供到线、到店和到家的服务网络。

到线是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健康;到店,跟一万多家医疗机构包括全中国1500家三甲医院和签约医生;到家,居家养老提供500多种不同的服务,我们确定标准,统一采购,保证服务监督。

“背后依靠的是平安健康和北大国际医疗集团紧密合作,还有强大的科技平台,现在已经四千多万客户使用健康医疗服务,预计未来这个比例越来越高。“陈心颖说。

截至2022年末,平安拥有自有医生团队近4000人、外部签约医生超4.5万人,自有三甲级医院6家,合作医院数超1万家,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10万家,合作药店数达22.4万家。

NBV恢复正增长,估值有望修复

平安的寿险改革在2023年开年即得到了正反馈,同时也向市场传递了暖意。

今年前两个月,平安人寿合计保费收入1353.1亿元,同比增长5.06%。相比于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等同业,中国平安前2月份的保费收入同比增幅位居行业第一,成为唯一一家连续两个月正增长的上市险企。

如果说前三年寿险业处在筑底阶段,如今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人们的生活渐次恢复常态,经济出现复苏,寿险业亦将切换到筑底回升阶段。

中国平安开年保费连续正增长,也正说明保险业随着外部宏观环境的改善已逐步走出去年低谷期。

陈心颖表示,随着外部环境回暖及寿险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已经看到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NBV)在2月增速同比转正,并且在3月继续保持正增长的势头;预期2023年一季度及全年新业务价值可实现正增长。

在此基础上,中国平安的估值修复可期。

中国平安联席CEO姚波表示,目前平安的股价是被低估的,未来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姚波称,过去几年,外部环境多变,平安的股价也受到一定压力;但是价格会波动,更要看公司的价值。目前,中国平安所处的行业有发展前景,公司有个体优势,特别是目前在推的业务模式也有一定的壁垒。

东兴证券预计,伴随人身险和财产险的协同发力,2023年险企负债端有望持续复苏,叠加利率上行趋势,保险板块估值修复有望延续。

华泰证券研报观点指出,拖累中国平安估值的因素有望在 2023 年得到缓解,寿险改革有望通过提升代理人产能支撑 NBV 恢复增长,投资表现有望在低基数下修复,地产支持政策有望缓解投资者对地产敞口的担忧。

随着市场对保险板块的投资信心逐渐回升,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有着优质基本面和良好业绩增长预期的保险股,在中长期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