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财政吃紧!香港财政储备仅能应付1年的政府开支,开源节流很重要港府港人

财政吃紧!香港财政储备仅能应付1年的政府开支,开源节流很重要港府港人

文|吴军捷

香港财政状况过去一直是稳健增长的,这点一直是香港的骄傲。但近些年来,香港财政开始左支右绌,愈发吃紧。

据估计,上一年度香港财政赤字可能达到1398亿港元,是年初预测的563亿港元的近2.5倍,当真是没有则已,一有惊人。



不仅是赤字严重,香港财政储备也在肉眼可见地减少。过去4年,香港财政储备减少了3536亿港元,减幅高达三成,而这还是发行债券和回拨房屋储备金结余后的数额,若没有这些,过去四年财政储备流失总额可能会达到5649亿港元,减幅近五成。现在香港财政储备仅剩8000多亿港元,只能应付港府12个月的开销,创27年来的历史新低。

财政赤字严重,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疫情期间港府开仓济民,为民纾困;二是港府开源无方,收入减少。

疫情期间,港府为稳定经济、维持基本的社会运作,不得不实施逆周期措施,这也体现了港府的灵活与体察民情,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港府财政收入主要靠税收,但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税收收入大不如前,而港府又未找到更好的开源之道,便出现了入不敷出之景。

但以香港现在的形势,并非疫情结束或复常之后,香港财政状况便能有所好转了。

一方面,香港复常需要港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做支撑。就像今年的财政预算,港府虽已将高龄津贴、伤残津贴、综援、消费券等数额减半,但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此外,为了提振个体商户的信心,港府还宽减了利得税和政府旗下租户的租金;为加速旅游业复苏,外放了50万张机票和亿元消费券……



复常路漫漫,这些都只还是开始,随着复常的加深,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港府砸钱,而这些钱还都是必投不可的。

另一方面,在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双重夹击下,港府在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上的投入,只会有增无减。香港社福、卫生、教育三大民生项目,已经占据了公共开支的一半有余,近几年在社福和卫生上的支出,更是已经超过教育,足以见得香港人口老龄化的严重程度。

港府现要一边照顾高龄群体,一边要通过各种政策鼓励港人生育,两大笔开销齐下,每一个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此外,港府还计划开发北部大都会,填海造陆推进“明日大屿”计划,还有各种基建建设都要同步进行。而以港府现在的财政储备,能完成一个就是可喜可贺的了。

港府要想加快复常、将香港再推上一个新台阶,钱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港府做好开源节流,在不动摇香港社会稳定、不影响港人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多多开源,寻求新的财政收入之道;同时,该省的地方要省,不可再像原来那样大手大脚、毫无规划地花钱了。



另一方面,香港现在税基狭窄并且波动较大,进行“全面税制改革”也势在必行,港府需要加紧研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