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美国记者讨论:印度是决定中美胜负的关键力量吗?英国俄罗斯南亚地区

美国记者讨论:印度是决定中美胜负的关键力量吗?英国俄罗斯南亚地区



文|夏纱

编辑|SHI

2022年,印度的GDP总额增长6.7%,屈居石油大国沙特之下,排名世界第二。同时从整体数据来看,印度已经成为全球第5大经济体,甚至超过英国。

作为南亚大国,印度在南亚几乎没有对手,这样一个地区强国在国际政治事务中不断发声,存在感越发明显,美国记者迈克尔·舒曼专门写了一个专栏,阐述印度力量的崛起。

那么在中美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印度在国际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印度力量能决定两国的胜负吗?





印度的实力

迈克尔·舒曼是一位专注于亚洲问题的政治记者,在美国有很大名气,他在文章中着重分析了印度可能做出的选择,对各种情况进行假设预演,但是并没有提及印度本身的实力。

在中文互联网上,关于印度的段子层出不穷,很多人都知道印度的“脏乱差”和种姓制度,对这个邻国的实力判断有一定偏差,实际上印度并不像表面上展现的那么不堪。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印度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仍然能保持6.7%的增长率,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逆势成长为全球第5大经济体,这种经济实力就已经不容小觑了。

而且和传统依靠外贸途径的经济增长不同,印度主要依靠内循环来维持增速,因为印度拥有14亿人,每年都有超过2000万的新生儿诞生,国内的青壮年劳动力数字十分可观。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年轻的消费力量,印度可以凭借并不完善的工业体系完成经济反超,在许多方面越过了英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光芒四射,无比耀眼。

其次就是在军事上,印度拥有130余万人的常备军武装,500余万人的预备役和民兵,2023年的军费预算在726亿美元,海陆空三军更是有数不清的外国尖端产品,远超一般小国。

从独立开始算起,印度对周边国家发动7次战争,只有1962年在中国手下吃了大亏,其他战场上都取得了胜利,处于战略优势地位,在南亚地区更是鲜有敌手。

最后就是印度特有的制药和软件IT行业,每年都会大量出口他国,赚取巨额利润。再加上疆域广阔带来的农业生产优势,人口持续增长的红利期,印度在未来还将继续强大。





无能为力

回到美国记者迈克尔·舒曼的问题上,印度力量可以决定中美竞争的胜负吗?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他们没有这个实力参与进中美对峙的棋盘中,只能在一旁观望和摇旗呐喊。

为什么这么说呢?重点就是印度的体量不足以加入最顶级的对决。

从全球GDP排名上来看,印度处于第5位,中国处于第2位,看起来差距不大,可是细看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中美两国都是十几万亿美元的规模,可是到了印度,就只有不到3万亿美元,相差了数个量级,完全没有办法插入两个大国间的直接对话,从硬实力方面就已经落后了许多。

说完经济再来说一下军事,印度的常备军数量确实唬人,陆海空的顶尖军事装备也能够摆出来充面子,可是现代战争远不是简单堆砌装备人员,需要更加立体化的后勤和指挥体系。



这一点印度做的十分差劲,首先是印度脆弱的工业体系,无法完成全套的工业积累,许多重要军事配件都需要从国外购买,自己生产出来的装备不仅性能弱,价格还比原版更贵。

印度高层索性放弃国产化道路,全部从外界购买,俄罗斯、法国、以色列、美国都是他们的重要军火来源,印军从下到上充斥着“万国造”,对后勤补给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在士兵素质上,印度也不尽人意。

参军入伍的印度士兵有很多都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文化水平很低,对高精尖的军事装备需要很长的学习时间,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印军的整体战斗力。

还有政治方面的不足,印度从1947年开始就没有形成一个强权的大政府,各地的邦州和地主资本家还保留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在出现分歧的时候会和中央政府打擂台。



另外民族矛盾也是制约印度的重要问题,印度国内有100多个民族,占据主体民族地位的印度斯坦还不到全国人口数量的一半,分散居住在各地,彼此间有不少冲突,让人头疼不已。

等级制度和宗教矛盾同样不容小觑,从旧时代传承下来的种姓制度依然在印度存在,不同等级间存在巨大鸿沟,上下之间分裂感严重,影响了印度的民主化进程和政治建设。

宗教制度和种姓制度互相融合,在印度教深入人心的前提下,政府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撼动这个顽固制度,导致的结果就是印度生产力始终无法彻底提升,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总而言之,印度自己内部存在大量顽疾,虽然经济增速显赫,但是在总体量的对比下不占优势,远达不到高端玩家的水平,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缺乏入场机会,更不能决定两国胜负。





左右摇摆

虽然印度没有决定中美胜负的实力,但一旦参与其中,中美还是会受到影响的。所以美国一直都想拉拢印度。

美国早在上世纪的时候,就与印度频频连线,在多方面展开合作。可是印度的外交政策属于多向结盟,并没有彻底倒向某一边,在和美国的交往中表现的若即若离。

作为一个地区强国,印度有底气向美国争取条件,为了自己亚洲战略的稳定,美国也并没有出手制裁,反而默许了印度的墙头草行为,时不时拿出一些技术装备拉拢下感情。

在与美国保持不错关系的同时,印度与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也有较深联系,许多军事装备都是从毛熊那里购买,双方没有什么根本利益冲突,反而能够维系这种良好关系。



印度对中国的态度也是摇摆不定的,自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印度就对中国领土图谋不轨,扶持藏区傀儡,制造边境摩擦,直到1962年中国自卫反击战打败印度,印度才被一棒子打醒。

后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两国的联系逐渐加深,关系有所缓和。

但是随着中美竞争的明确化,印度又开始作妖,加大对中国企业的审查力度,保持对华强硬,和中国争夺话语权。

从这些方面来看,印度不属于中美的任何一方,哪边的利益更大,他们就会更加倾向于哪边。总体上来说,印度对身边的邻居中国不太友好,因此和美国的关系要紧密一些。

但是并不是说未来印度就会彻底投向美国,因为美国在南亚没有根本利益,印度关起门来称王称霸,肯定不愿意美国人插手其中,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只要中美竞争没有出现关键胜负或者转折,那么印度就会一直保持现在的对华和对美态度,徘徊在两国之间。



在这种“极端独立”的外交政策下,印度可以自身的地缘属性以及巨大的国家体量,获得更多的国际利益,但是却不用承担选边站带来的后果,安然发展自身,是一种独特的国家方针。

从2022年的“俄乌冲突”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印度在国际社会上“不支持俄罗斯”,赢得了美国的好感,获得许多好处,大大提升了国际地位。

但是同时,他们也“不反对俄罗斯”,于是还能从俄罗斯那里获得廉价能源,提升两国合作关系,这种操作让人啧啧生奇。

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确实能够攫取最大利益,可是能玩到像印度一样的国家并不多,他们不仅没有被其他国家厌恶,反而争相拉拢,这种做法放在中美竞争中也同样成立。





对印态度

中美竞争在未来还将持续,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全世界的大小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印度当然也不例外,作为全球第5大经济体,他们必然要参与这次激烈对话。

当然,印度本身的实力不足,只能在南亚地区逞凶,所以只能敲边鼓,无法决定中美竞争的胜负。

另外印度也没有意愿亮明底牌,他们会继续保持左右摇摆的态度,在双方之间找平衡。

中国不能忽视印度力量,即便两国过去有摩擦和争端,在双边经济事务中也有过不堪,但是我们有必要重视和印度的合作,保证中国西部边境的稳定。



印度不是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但是作为一个利益墙头草,一旦美国开出的价码更大,那么印度就可能成为白宫的盟友,给中国添更多麻烦,让我们处于四面受敌的状态,得不偿失。

美国很乐意印度投向自己,因为他们对中国的封锁圈还有缺口,印度加入的话就可以补全很大一块,这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来说是很好的,即便让出来一些利益也是值得的。

问题是印度不愿意接受美国的条件,新德里方面具有很大的野心,他们想成为一个大国,那么如果中国被美国打败,印度就会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新敌人,接受层出不穷的打压。



这是印度不能接受的,所以中美竞争长期化对他们来说是最有利的局面,为了避免印度投向另一边,中美都会加大对印的拉拢,等到了一定程度,不管双方谁胜谁负,印度都是稳赚的。

到这里美国记者迈克尔·舒曼提出的问题就可以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了,印度力量不是决定中美竞争胜负的关键,他只是一个搅局者,一个左右逢源的墙头草,无法决定任何事。



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印度游离在双方之间的缓冲地带,绝不轻易选边站,总体实力并不强大,但是在外交政策的加持下,也是影响棋局的推手,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很大。

不管怎么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借助其他国家的帮助并不长久,中国想要走的更远,需要更加勤修内功,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在各个方面形成优势,如此才能在中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