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印钞机”输给“存钱罐”!“通缩”来了,穷人的钱正在贬值央行cpi通货膨胀通胀数据

“印钞机”输给“存钱罐”!“通缩”来了,穷人的钱正在贬值央行cpi通货膨胀通胀数据

“印钞机”输给“存钱罐”?

“买的起的在涨价”,“买不起的在降价”。最近关于通缩的话题都吵翻天了,为什么印钞机哐哐的印钱,大家却不敢消费了呢?



按央行的数据,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5.39万亿,其中住户存款增加了9.9万亿,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

这什么概念呢 ?

去年是公认的“暴涨之年”,住户存款总共是新增了17.84万亿,较2021年多增7.94万亿元,较2020年多增6.54万亿元,较2019年多增8.14万亿元,创有统计以来的新高。而今年这才过了1个季度,住户存款的增量已经超过了去年的一半了

为什么存款会突破天际?

因为大家都不敢消费,不敢投资了,这就是通缩的前兆之一。很多人说,通胀我熟啊,从出生以来好像都是的,物价一年比一年高,但通缩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商品产能过剩或者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啊工资啊跌跌不休,商品卖不出去了,企业的日子就不好过,工作就不好找,工资也要降低,而工资降低了就更不敢消费了,所以商品更加卖不出去,所以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通缩可能比通胀可怕的多。

穷人的钱正在贬值,富人的钱却越来越值钱

通胀的时候虽然都在涨价,但是好歹工作是不难找的,而通缩呢,可能意味着丢掉饭碗,虽然说物价降低了,但是柴米油盐的花销可能不会少,这些是属于生活必需品,再通缩大家都得吃饭呢。



更扎心的是,通缩会使得穷人的钱更加贬值,而富人的钱能买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多了

可能有人不信,同样是人民币,购买力怎么可能不一样?

告诉你一个扎心的事实,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全国CPL,同比上涨0.7%,创下了最近一年的新低,CPI是啥,它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叫穷人指数,CPI增速大于3%,说明正在通货膨胀,就好比现在美国,东西一天比一天贵。

但这个数字是不是越小越好呢?也不是的。一旦CPI增速低于1%,就说明市面上流动的钱正在变少,经济朝着通缩的方向去发展,大家都舍不得花钱,东西越来越便宜。

看到这,是不是有人会说,这不是好事么,以前十块钱买个煎饼果子,是不是以后可以买两个了?

可你再仔细看看,我们的CPI指数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也就是说你吃的水果、猪肉都比去年这时候贵了。而价格下跌的是什么呢,是工业消费品,也就是汽车、手机、电脑、游戏机等等。你的煎饼果子可能还是那个价,有钱人呢,原本可以买一辆豪车的钱,现在可以买两辆

经济的波动就是这样,涨价往往是从吃饭穿衣这些基础的日常消费开始涨,降价呢,往往是从房子、车子这些高端消费开始降。



当然,这一个月的CPI数据不能说明什么,但你要知道,假如CPI增速长期持续下降会有一些特别的现象,卖手机、买高档护肤品、奢侈品服饰的,这些中高端消费品行业生意会特别难做,只能赔本赚吆喝,或者干脆破产倒闭。而那些在路边卖2块钱一根烤肠,7块钱一杯奶茶的,在网上卖几十块钱的口红,生意就特别火爆。

因此,穷人的钱越来越好赚,富人的钱越来越值钱了。

还有通缩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资产价格下降,工资下降,百业萧条对于本来就没什么现金储备的穷人来说,通缩到来,所有负债将面临暴雷

举个例子,目前我们基本收入都用于房贷,每个月房贷5000;在持续通缩情况下,下个月的房贷5000,与这个月的5000是不一样的。下个月的5000比这个月可以买到更多东西;而且持续通缩将导致收入持续下降,在家庭收入减少下,往后每个月实际还款债务都在递增!我们都知道,现金为王。然而普通人是没有这么多现金储备的。市场越缺钱,钱就越值钱;越值钱,普通人就会越没钱。社会财富整体缩水,所有人都在为银行打工。

而且,当人们口袋没钱的时候,消费欲望就会进一步的下降,物价就更提升不起来了,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当人们对未来彻底失去信心,想在重新提升消费就难了,日本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现在是低欲望社会,但其实六七十年代巅峰时期的日本,那也是消费主义盛行,全世界的买买买。自从80年代末经济泡沫破裂,人们对未来彻底失去信心,央行连续几十年拼命放水,甚至长期负利率也救不回来

当然现在日本人过的也不错,因为在这之前,他们就已经是发达国家了,可我们不一样,我们还要继续发展呢 ,中国现在需要一个比较良性的宏观货币环境,也就是温和通胀

至于通缩有没有来,目前是存在争议的,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但是大家看看自己找工作的难度以及自己工资的变化,再衡量一下自己花钱消费的欲望,答案可能也在心里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