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扫清通缩谣言,看经济真相人心变幻!物价跌回5年前早有预言货币实体经济通货膨胀cpi数据

扫清通缩谣言,看经济真相人心变幻!物价跌回5年前早有预言货币实体经济通货膨胀cpi数据

中国真的发生通缩了吗?这件事情看起来充满了争议。

我们看到,有人危言耸听地吓唬老百姓,说通缩多么多么可怕,你们要赶紧去消费啊。这种人不是真傻就是装傻。

我们一个多月以前曾经预言,物价会下跌,很多人反对,现在你们相信了吗?



1、通缩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目前许多在讲通缩的人,他们的依据只有一个,就是3月份的消费数据与M2和存款数据,这三个数据刚好是相反的趋势。

我们看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份CPI为0.7%。有人说了,我们至少有两年时间CPI没有跌到1%以下了,过去三年即使疫情最难的时候,大家还是在买东西的,这只能说明目前的购买意愿下降了。

同时,3月末M2余额达到281.46万亿,同比增长12.7%,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有人说了,M2增长这么快,但大家还在存钱,不愿意消费,我们要陷入低欲望社会了。

总之一句话,钱多了,大家却没买更多东西,而是存起来了,物价也没有涨,这就是钱和物都陷入低流动模式,动不了了。就是你撒下去再多的钱,也刺激不了消费了,这就是通缩。

这些分析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但是不是真的呢?当然不是真的。



2、CPI数据背后的更多真相

为什么我们说这些分析不是真的呢?因为这些分析看到的都是表象,没有看到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如果就表面现象来看,我们确实有陷入通缩的危险,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很少有人认真思考。

一个多月以前我们就发文《物价跌回5年前?2023中国经济大转折!这四件事情注定要发生》,我们已经预测了物价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下跌周期,当时没有人相信,很多人甚至没看内容就开始反驳了,大家对通货膨胀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见不得有人说物价下跌。

我们讲了四件事情决定了物价的下跌趋势。第一是老百姓都没钱了;第二是疫情过后,社会生产力快速恢复,大家希望尽快把过去三年的时间都抢回来;第三是大量的钱进入实体经济,企业将会快速扩大生产;第四是出口下滑,部分产能不得不转内销。

现在的经济环境变化是非常快的,两个月的时间就发生了变化。最大的变化是3月份的出口回来了,以人民币计价增长高达23.4%,以美元计价也增长了14.8%。

另外,通缩是供应端和需求端疲软同时发生,物资和货币流通率下降。但是,物价下跌就意味着供应和需求都萎缩了吗?显然并没有!我们只看一个数据就足够说明问题了,今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3月份预计超过6%,这是明显的需求增长趋势。

钱多了,CPI增长率很低,有些物价甚至下降了,购买需求却在增长,这是怎么回事呢?



3、经济转换时期的临时性特殊现象

我们前面讲了,四个因素造成了物价下跌的压力,但消费需求并没有下降,这里面主要是三年疫情压抑的购买需求释放出来了,最明显的就是房地产和汽车。

但是,因为疫情抑制的需求恢复甚至反弹,这只能是暂时现象,是不可持续的,等完全恢复正常以后,还是要靠居民收入正常化并逐步增长。所以,目前的情况是经济转换姿态时期的临时性特殊现象。我们过去三年经济受创有点深,现在恢复幅度就有点大,周期有点长。

另外,从M2货币供应增加到末端老百姓手里,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可能至少需要3-6个月。换句话说,先拿到钱的是企业,企业恢复生产再给大家发工资。但问题就是,过去三年企业也跌得太深了,一时半会恢复不过来,需要时间。

简单来讲,就是生产力恢复的速度,快于钱到老百姓手里的速度。生产的东西多了,但大家还是没钱,物价就下跌了。换句话说,尽管钱多了,但老百姓还是要过一段时间的苦日子。

为什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呢?这还是因为过去三年我们太苦了,现在还不能买点东西犒劳自己吗?但买的东西,还是局限在基本生活消费。

讲了这么多,我们有一个基本结论:现在没有通缩,但如果不尽快解决居民收入问题,时间长了还是有些危险的。

那么,既然这件事很容易能够明白,通缩这个说法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就要讲到人心了,通缩是从互联网上刮起的一股“妖风”,都是什么人在讲呢?大量的都是一知半解的自媒体博主,他们认为通缩这个词足够吓人,所以拿来当热点武器了。那些真正的专家反而纷纷辟谣,都在讲没有通缩。

过去三年,面对艰难环境和生活的挑战,我们的人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但愿这也是临时性的, 中国人尽快恢自信、信心和团结。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应对外部的挑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