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强制披露气候变化内容,香港之后新加坡也要求强化ESG信披伦敦esg金融风险

强制披露气候变化内容,香港之后新加坡也要求强化ESG信披伦敦esg金融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天姣 深圳报道

香港交易所拟修订ESG披露要求后,新加坡几乎同时也发布了类似要求。

4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新加坡金融监管局推出并启动“净零金融” (Finance for Net Zero,简称FiNZ)行动计划,以与新兴国际标准保持一致的目标,同时促进亚洲经济体净零过渡和去碳化活动。

FiNZ阐述了新加坡金管局动员融资的战略,扩大了该央行在2019年推出的绿色金融行动计划的范围,至转型金融领域。转型金融指投资、贷款、保险和相关服务,以逐步实现发电、建筑和运输等领域的脱碳。

当地时间4月20日,新加坡副总理黄永光(Lawrence Wong)表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该国证券交易所将要求主要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按照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ISSB)制定的规则,以披露ESG信息。

ISSB的规则是由总部位于伦敦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制定的,作为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SAB)的补充,它正成为部分亚洲经济体监管的共同模板。

FiNZ旨在实现以下四个战略成果:数据、定义和披露;培育气候适应性的金融部门;可靠的过渡计划,及继续发展和扩大绿色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其中,新加坡金管局将继续促进一致、可比和可靠的气候数据和披露,以指导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决策,并防止洗绿风险。该机构还将与相关的同行和利益相关者合作,加强各司法管辖区分类标准的互操作性,以促进跨境绿色和过渡融资流动。

“将继续与金融机构合作,促进良好的环境风险管理实践,深化气候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以确定与气候有关的金融风险。”新加坡金管局表示,将把不断发展的国际最佳做法纳入对金融机构过渡计划的监督中,并促进创新和可靠的绿色和过渡融资解决方案和市场,以支持去碳化努力和气候风险缓解。

4月15日,香港证券交易所(下称“港交所”)称,计划从明年1月开始,让上市公司量化并披露更多与气候相关的风险。

根据新规定,企业必须报告过渡计划的细节,衡量和披露第三类排放,并向投资者详细说明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港交所在上周五的一份咨询文件中说,在头两年,公司可以描述其中的一些措施,但不必对其进行量化,但到2026年,它们必须完全符合规定。

拟议中的新披露将比香港目前的“遵守或解释”框架更严格、更广泛,后者要求企业披露信息,或为不披露提供理由。它们将使市场与国际可持续性准则委员会(ISSB)正在制定的规则保持一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