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坚持以法治化的经济治理稳预期释活力促内需固增长,CMF月度报告发布政府财政服务业税收收入

坚持以法治化的经济治理稳预期释活力促内需固增长,CMF月度报告发布政府财政服务业税收收入



本文字数:9367字

阅读时间:24分钟

4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23年4月)于线上举行。


本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联席主席杨瑞龙主持,聚焦“以法治化的经济治理稳预期释活力促内需固增长”来自学界、企业界的知名经济学家及行业专家毛振华、邢自强、孙明春、王军、熊园、刘青联合解析。


论坛第一单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刘青代表论坛发布CMF月度报告。


报告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2022年经济简单回顾:从哪里出发

二、2023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态势及特点

三、 关键抓手是法治化的经济治理

一、2022年经济简单回顾:从哪里出发

1、2022年宏观经济简单回顾

2022年,我国经济面临巨大的挑战:全国疫情反复,上海一度封城;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房地产市场承压;欧美国家的高通胀导致我国外部经济环境受到很大影响;俄乌冲突引起了一系列超预期冲击等。在一系列重大挑战下,2022年我国经济增速达到3%,这是来之不易的成绩。


疫情之前,以2019年为例,第三产业的GDP增速是最快的,第一、第二产业相对较慢。但疫情之后出现了相反的情形,第一、第二产业增速超过了第三产业。从本质上来说,这是由于第三产业受到了更大的打击。


从各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来看,疫情前,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0%,2022年这一比率降至42%;第二产业的GDP贡献率从疫情前的35%上升到48%,这主要是由大量基建投资带动的;第一产业的贡献率从疫情前的不到5%上升到10%。这说明疫情对我国的产业结构有很大的影响。经济要回到疫情前的正常状态,关键在于第三产业。

分行业来看,对GDP贡献率下降最大的是房地产业,其贡献率从之前的约3%下降到-11.5%;批发零售业从约9%下降到3%;住宿餐饮业从1.7%下降到-1.2%;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从4.88%下降到-1.12%。这几个行业对GDP贡献率下降比较明显,主要是由疫情原因、消费能力下降和政策原因等导致的。


从需求角度来看,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从之前的60%大幅下降到2022年的30%,资本的贡献率大幅提升至50%,净出口的贡献率变化并不大,相较2019年有一定提升。疫情期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对GDP贡献率比较大。在疫后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启动和稳定消费的意义重大。

2、2023年经济复苏的良好基础

一是我们平稳地渡过了疫情,但仍需科学判断疫情反复的风险;二是服务业有了供给的基础,但需求方面仍需研判;三是房地产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四是经济增长重新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心,这是政策转变的强烈信号。

二、2023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态势及特点

1、GDP已经显著回升,但波幅巨大


由于疫情态势转好、较好的经济韧性和良好的发展基础、靠前发力的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第一季度全国GDP显著复苏,同比增长4.5%,超出各方预期。

与此同时,疫情后经济增长的波幅扩大,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不确定性变大,预期变得更加困难了。

2、消费强劲修复,对GDP贡献巨大


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达到5.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6.6%,修复态势强劲。随着经济、社会状况逐步稳定,消费会逐步回归常态。但由于谨慎性储蓄意识强化、收入基础受损等因素,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总体消费实力暂时难以完全恢复。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经过疫情冲击,居民谨慎储蓄意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居民出现明显的超额储蓄的现象。2019年以来,居民存款、贷款间的分化愈发明显,存款大幅增加,而贷款增幅不明显,2022年甚至出现显著下跌。多年来积攒的超额储蓄还没有出现显著释放的迹象,这表明消费要回升没有那么容易。


此外,消费取决于就业,而目前就业仍然困难。3月的调查失业率为5.3%,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处于不低的水平。特别是16岁-24岁青年的失业率继续上升,3月份达到19.6%,这是很高的比例。同时,我国存在高达2亿的灵活就业人员,这可能会带来收入、就业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消费。


从收入来看,202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3%左右,这相当于疫情前的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2%,约为疫情前的1/3。今年第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增速上升。

总结来说,由于谨慎性储蓄意识的强化以及收入基础受损,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消费意愿、总体消费实力暂时难以完全恢复。从这个角度来看,稳消费的任务很重。但是在稳消费的同时,考虑到现实的约束、收入、就业、居民理性选择等,我们也要避免急于求成、杀鸡取卵。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房地产投资已有起色


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增速达到5.1%,高于GDP增速;基建投资自2022年以来持续增长,第一季度同比增速为10.82%,是维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主力军。环比来看,今年第一季度的固定资产基建投资增速下滑了一个百分点,可能是受到了春节的影响。制造业投资一直呈现下滑态势,由去年第四季度的9.1%下降到7%;房地产投资的跌幅收窄,由-8.4%降低到-5.1%。

总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平稳增长,基建投资仍然是主要的支撑,制造业投资还没有完全激活,房地产投资仍是最大的拖累因素,但已出现改善。

4、制造业(尤其是新兴制造业)、服务业均扩张


2023年1月起,我国PMI持续高于50,3月份达到51.9,说明制造业开始扩张,但仍不够强劲。其中,代表战略新兴制造业的EPMI明显高于总体PMI,达到56、57左右,这是很好的现象,说明产业结构在改善;服务业PMI在疫情期间非常低,最低跌到40,第一季度快速攀升至56.9,说明服务业恢复迅速。

此外,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接触类服务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2.8%、13.7%和9.4%,同样表明了服务业在快速扩张。服务业是重要的推动力,服务业的扩张将为经济的复苏打下坚实的基础。

5、民间投资总体信心不足,汽车投资一枝独秀


民间固定投资增速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持续下降,增速较低,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仅仅增长0.6%。其中,第一、第三产业的下滑尤为明显,前两个月分别同比下跌5.2%和4.4%。

亮点在于汽车制造业强势上升,同比增速高达23.4%,可能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从出口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幅增长。

6、民间投资持续低迷


从区域的角度看,民间投资持续低迷。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的民间投资自2021年以来持续下滑。今年前两个月,广东、江苏、浙江的民间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9.4%、0.1%和2.4%,说明民间投资仍然比较低迷,还未完全激活。

7、企业增长有待恢复、稳固


企业经营指标继续下滑。今年前两个月,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3%,企业利润同比下滑22.9%,表明企业盈利能力堪忧。根据国税总局发布的数据,3月全国工业企业销售收入 同比增长7%,相比1-2月出现了较好的回升,但其稳固性还需进一步观察。

8、外贸开局平稳,今年逐月向好


今年1月,我国进出口同比下滑15.1%;2月增速转正,同比增长1.3%;3月进出口非常强劲,同比大幅增长15.5%。今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4.8%,远超预期。其中,出口同比增长8.4%,进口同比增长0.2%。可以看出,在整体增长率逐步下滑的背景下,进出口扭转颓势,开始触底回升。

出口大超预期的原因:

1)我国贸易伙伴多元化

一方面,我国贸易伙伴多元化取得了进展。例如,受益于RCEP生效,我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6.1%,成为拉动出口提速的主要原因。此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额同比增长16.8%,与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额同比增长7.3%,说明我们的贸易伙伴多元化了。

另一方面,稳住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同样重要。我们要意识到,贸易绝对不仅仅是商品的流动,其中还隐含着知识、技术的流动。技术的扩散和溢出对我国GDP的增长、贸易的升级和生产率的增长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强调贸易伙伴多元化的同时,也要稳定对发达国家的出口。

2)新能源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一季度,我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出口合计大幅增长66.9%,增量超过1000亿元,拉动整体出口增速2个百分点,是我国出口大幅转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3)外贸经营主体数量稳中有增,贸易主体活跃度提升

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际业绩的外贸企业达到45.7万家,同比增长5.9%,表明外贸主体的活力增强了。

4)中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

我国中西部地区活跃,一季度出口增速高出全国7.8%,规模占我国总进出口的8.6%,创历史新高。这说明国内产业在转移,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开始发力,为未来的贸易发展打下了基础。

9、货币和融资规模增长


一方面,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货币投放持续上升,2023年第一季度M2同比增速达到12.7%,是很高的水平。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0%。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了11.7%,这对于支持实体经济来说是很好的现象。

另一方面,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M2增速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持续倒挂,反映了社会融资的需求低迷,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在减弱。


从居民和企业的行为来看,2022年居民贷款明显下跌,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即房贷)跌幅较大。今年一季度,中长期居民贷款和短期贷款均显著增加,但仍然没有恢复到以前的水平,还有增长空间。


企业贷款的规模和结构也有类似特征。第一季度,企业的中长期和短期贷款相较于2022年第一季度大幅增长,同比增速超过50%,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大幅回暖。

10、CPI保持平稳,PPI继续下滑


今年第一季度,CPI持续运行平稳,月度涨幅显著低于3%左右的政府预期目标;PPI增速保持下跌趋势,但这并不一定代表通缩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去年的基数很高,导致今年同比增速较低。另一方面,今年能源产品,石油、天然气、煤碳价格大幅降低;由于排放标准和清库存等原因,汽车价格也出现大幅下跌;此外,猪周期对CPI影响也很大。因此,在解读数据时,可能需要谨慎一些。

11、政府收入下降,非税收入上升

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层面,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0.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了4.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了5%。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4%,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0.9%。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层面,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1.8%,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1%,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同比下降23.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0.7%。

一方面,由于大规模退税、经济疲软、房地产市场走弱,税收收入和卖地收入下降,税收收入和卖地收入的下降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2022年以来非税收入增长非常明显,2022年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4.4%,2023年同比增长10.9%。其中,常规税收收入减少,而开支增加,因此政府不得不从非税途径获得资金。但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要么不可持续,要么有恶化营商环境的风险,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12、地方财政空间减少

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财政空间大幅压缩,尤其是地方政府财政脆弱性风险日益上升,导致发展地方经济的杠杆能力下降。收入下降,支出压力大幅增加,使得地方财政变得越来越依赖转移支付。根据《2022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报告》,2022年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率只有48.4%。这意味着政府拉动经济的能力下降,有可能改变政府行为。

13、发达国家高通胀持续


外部需求可能也有下行压力。发达经济体的高通胀虽然有所缓解,但是还在持续,通胀率依然很高。因此,可以预见货币政策仍然会处于紧缩状态,尽管程度会有所下降。在货币政策的压力下,全球金融风险不可忽视。

一季度经济环境总体状况的突出特点为:宏观面超预期,但微观基础仍然脆弱。1)2022年的几大拖累因素均出现好转,比如消费回升、服务业迅速恢复、房地产业触底回升等;2)消费的谨慎性仍然很高,基础不牢,超额储蓄很高;3)投资总体企稳,但结构分化。其中有改善的苗头,比如新经济、新兴战略产业、房地产投资在上升;但民间投资还没有启动,活力仍然不够;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待改善,投资仍然高度倚重基建投资;4)贸易形势超预期好转,但仍面临外需压力,风险尤存;5)政府财政约束收紧,尤其是地方政府财政空间减少。政府的财政能力与发展压力间的差距变大,这可能导致政府经济治理行为走样,比如各种非税收入上升。

总体上,中国的经济形势偏正面,正在快速恢复。经济信号复杂,意味着经济正处在转折期。在这种转折期中,要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提高经济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三、关键抓手是法治化的经济治理

1、稳消费和激发投资活力是当前稳经济的根本

在新发展格局和新全球化环境下,外需不稳,内需就显得更加重要。政府支出能力受限,消费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66.6%,但基础不稳固,有一些反弹的因素,我们需要让它更加可持续。

民间投资缺乏活力,政府投资撬动民间投资的乘数效应羸弱,说明压力很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发挥作用的效力有限,既不治标也不治本。可以看到,M2增速已经不低,明确不能大水漫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不佳,财政支出的边际效应很弱;信贷资金错配严重,民间融资需求不振。在这种情况下,治本之策是法治化的经济治理,而不是常规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

2、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经济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一方面,提供公平、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能够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也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另一方面,法治化的经济治理可以规范政府行为,更好地塑造有为政府。 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3、当前经济最稀缺的是稳定的预期,法治化的经济治理是提供(短期和长期)稳定预期的关键

从提振和稳固消费的角度来说,要稳定收入预期,稳定提升消费的倾向,这其实就是让大家对未来经济发展有一个明确的预期。法治化可以让经济和政策的波动小一点,从而让预期更加明确。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也需要法治化的经济治理。由于民间投资是对预期的响应,如果政策摇摆不定,投资也会观望。此外,从制度成本来看,疫情期间各种管制和行政措施大幅增加,这些制度成本需要通过法治化的方式来消减,尤其是要消除各种未经法律允许的制度成本。

另一方面,大环境也需要稳定的预期:1)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本身就意味着预期和环境的不稳定;2)目前经济增速的波动非常大,同样意味着经济的不稳定性很高;3)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很高,尤其是在中美争端的背景下,我国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联系仍有不确定性;4)全球经济下行甚至全球金融危机的风险仍存;5)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巨大的约束条件下,更强的促增长目标可能会带来乱作为的隐患,从而扰乱预期。

法治化的经济治理有助于稳预期,预期稳定后才民间活力才可能释放,才能实现促内需和固增长。反之,只有释活力、促内需、固增长才能稳预期。大家对收入有了明确的期望,才能敢于消费。

4、法治化的经济治理要点

1)既包括立法,也包括执法

我国的立法是比较明确的,尤其是《民法典》确定了市场经济基本的运行原则,强调为市场主体,创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营商环境,这是非常重要的。要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

2)既包括规范企业,也包括规范政府

在疫情管控形成新的体制,以及当前的财政压力下,要确保政府以规范的经济治理来面对投资者和消费者。各种经济政策、管制政策、管制手段的出台都要符合法律规定,程序要规范、符合科学规律,杜绝随意及摇摆。

3)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也是应对“卡脖子”问题、助力产业升级、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

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创新和开放都和法治化治理直接相关,绿色涉及到创新,与法治化治理也有一定相关性。

5、法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一环

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下的创新需要法治化保障。

1)高质量的市场制度是高端制造业比较优势最重要的来源

高质量市场制度包括契约执行和知识产权保护。哈佛大学的Nunn的研究表明,市场制度的质量是高端制造业比较优势最重要的来源,甚至超过了传统的人力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因为越是高端的企业,产业链条越长,涉及到的分工就越细密,对企业间契约的执行力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求也就越高。因此,只有高质量的市场制度才能形成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

2)好的市场制度是实现“以竞争促创新”的前提条件

我们经常呼吁“以竞争促创新”,但前提条件是有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创新是高成本、高风险的,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创新的风险更高。如果没有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哪怕创新成功了,收益也没法保障,这会降低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因此,好的市场制度也是实现“以竞争促创新”的前提条件。

3)好的市场制度是实现“以开放促创新”的前提条件

扩大开放有助于扩大资本品、中间品、技术品的进口,来帮助国家实现技术升级和生产率的提升。一方面,外来的资本品、技术品可以与国内企业互补,提升产业发展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这些进口产品也可能对企业创新形成替代。国内企业在买到好的技术、产品和资本品之后,可能就不做研发了,此时如果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就有可能衍生“拿来主义”。因此,当外部的技术和资本品变得便宜后,更要加强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否则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可能会下降。

4)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创新的重要阻碍

如果不能以法治的方式治理经济,而主要以各种多变易变的经济政策的形式,由于政策的可预期性和确定性很低,从而会阻碍企业创新,因为企业会担心政策改变带来的风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法治是在高水平的开放性经济下,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产业升级、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2018年5月,我在《人民法治》发表了一篇名为《以高科技产业发展应对中美贸易冲突》的文章,其中明确提出建议实施一项为期3年的“经济法治行动”,来提高市场制度质量,促进创新和发展高科技产业。2021年初,中办、国办印发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其中首次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总结来说,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复苏的轨道。但由于各种信号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我们需要稳预期、释活力、促内需、固增长。其中,关键是要提高法治化经济治理的水平。

论坛第二单元,结合CMF月度报告,各位专家围绕“如何更好地实现经济复苏、中国是否进入了通缩”等问题展开讨论。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呈现出结构性复苏和温和复苏两大特点。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会加快,达到7.5%-8%的全年高点;三四季度可能略有回落,但还是会保持在5%以上。具体来看,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修复均有望加速;投资整体稳健,下半年可能会有所回落;支持房地产投资企稳的积极因素仍然存在,目前已经有了复苏迹象;出口增速大概率会随着全球衰退预期的增强出现回落;当下的物价走势更多是由结构性问题导致的结构性物价下跌,因此年内既无通缩之忧,也无通胀之虑。

在政策不折腾,稳增长不放松的大前提下,关键要打好宏观政策的组合拳,继续加大力度稳就业、扩消费、提信心、防风险。1)未来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应该是消费而不是投资;2)要采取新措施提高效能;3)要通过改革来完善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4)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加大在居民就业服务、技能培训方面的政策支持;5)要出台更多的,特别是需求侧的房地产支持性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联席主席,中诚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毛振华指出,需要给市场信心,同时用市场机制推动复苏。市场化复苏的核心,是民间与政府的关系。三月份的经济数据好一些,但不能过于乐观,因为市场需求不是由国内决定的。

实现市场化修复的建议:1)回归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认真为市场主体注入能量,培育市场活力;3)经济市场化的修复短期来看是消费需求,长期来看是投资需求,因此要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建立合理预期。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认为,整体来看,中国不具备处于通货紧缩环境的条件。本轮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内生动力,其特点是供给端自发性地恢复。目前经济恢复趋势比较乐观,社会零售总额等数据都出现了改善。但很多人认为消费状况不佳,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消费复苏开始时冷热不均,多以服务业的复苏为主;另一方面,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对经济复苏状况的反馈不同。

中国的出口仍然比较强劲,表明在中美关系短期内难见曙光的背景下,中国非常积极地抵御逆全球化的影响,把重心转移到扩大同其他地区的经贸和投资活动上。我国的GDP增速可能不会像疫情前那么快,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生产链中的融入深度和竞争力还在。接下来的政策依然要保持较强力度,更重要的是让市场和企业有长期的政策确定性。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指出,虽然今年的经济环境会面临很大挑战,尤其是海外风险非常大,但相较于去年会出现明显改善,GDP增长5.5%以上不成问题。复苏的可持续性一方面取决于消费者信心的复苏,同时也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企业家信心的修复不能仅停留在政策制定者这一层面,还要在提高法治化水平的层面上采取措施。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两大驱动因素,一是城镇化需求,二是改善化需求。如果房企有能力建设,老百姓有钱购买,金融机构也有实力给家庭部门提供一定杠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不太可能饱和。调控是有一定难度的,关键是要改变调控的思维,更多地考虑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从当前经济的整体情况来看,全年实现5%的增长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从出口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重视中国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因为短期内他们对中国的出口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在汽车、家电以及纺服箱包等产品上的竞争力仍然是比较强的,要充分发挥这种竞争力。

政策建议:1)在修养生息的同时,尽可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地产和基建仍然是经济的稳定器,建议适当放松房地产的管控;2)建立稳定的法制环境。对于民营企业、外资、互联网等市场主体来说,稳定的法治环境和连续的政治预期是十分必要的;3)通过顶层设计化解债务困境。目前地方政府和居民端都面临着较大的债务压力,只有中央政府还具备加杠杆的空间。若不能有序化解当前的债务困境,中国经济的内生动能可能会面临较大约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