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共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复元”

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共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复元”

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即将到来之际,“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复元”专题论坛5月12日在南京举行。会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聚焦“‘十年禁渔’背景下的长江鱼类保护”等议题,分享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共同探讨新形势新要求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举措。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何卿认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路径,也是推动生态系统质量提升的关键。

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共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复元”

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欣看来,“十年禁渔”是长江大保护的必然选择。禁渔后鱼类资源明显恢复,鱼类物种数增加,多样性水平稳步提升;多年未见的土著鱼类重现;鱼类种群结构逐步优化;鱼类资源量明显上升;珍稀鱼类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朱德明介绍,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保护与复元生物多样性既是全体人类的共同使命,更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挑战。希望各方打破区域壁垒、打开保护思路、打通合作渠道,让更多“边界”变成“交界”,以更加积极从容的态度面对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共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复元”

江苏不仅是经济强省、文化名省,更是自然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大省。一直以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复元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开展生物多样性方向的专项行动和具体措施。

具体来看,江苏率先启动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编制发布指导物种分级监管的名录清单,组织部署省级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规划建设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等重大生态工程,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顶层设计,探索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研究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