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谭安杰:ESG信息披露可靠性亟待解决,警惕“漂绿”等问题|钛媒体—上市公司&投资基金双峰会

谭安杰:ESG信息披露可靠性亟待解决,警惕“漂绿”等问题|钛媒体—上市公司&投资基金双峰会

谭安杰:ESG信息披露可靠性亟待解决,警惕“漂绿”等问题|钛媒体—上市公司&投资基金双峰会

作为推动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ESG投资近年来愈发火热。但关注度较高的同时,该领域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ESG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问题、“漂绿”问题等。

12月28日,在钛媒体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峰会暨中国投资基金群星峰会上,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墨尔本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荣誉教授研究员谭安杰表示,美国约七成的高管都承认参与过“漂绿”活动,ESG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问题亟待解决。

以下是谭安杰的演讲实录,略经钛媒体APP整理:

大家下午好,感谢邀请我参加此次峰会,我今天想跟大家探讨全球的ESG投资或是绿色投资、可持续投资、影响力投资等,相关问题可能为国内发展提供参考。

很多观察家认为ESG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方法。近十年来,ESG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呈持续增长态势,广义的ESG投资今年不断增加,预计从数千亿美元到超万亿美元不等。所以,对于如何衡量ESG投资,以及ESG投资应该为社会、企业投资达到什么样的具体目标(等都颇为重要)。

目前来看,每个国家、地区、企业都有很多种不同的模式和方法。现在有两种比较广泛的模式,第一种是“单一重要性模式”,其重点是ESG问题会如何影响公司的业务活动、资产风险敞口和公司价值,这个模式广泛采用在美国和部分亚洲国家的企业中。

第二种模式为“双重重要性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在欧盟国家中采用,包括单一模式加上公司活动如何影响公司和国家层面的ESG结果,这个是双向的方法。有市场数据显示,欧盟的可持续基金资产占比达到了80%。

然而,数据披露框架、指标制定、报告标准的全球统筹协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在国际上普遍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ESG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将定性特征转化为定量数据等问题都是根本性挑战。

在传统的公司治理方面,主要问题包括管理层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这方面ESG投资也是重要的问题,叠加ESG的问题比较复杂,使得传统的公司治理问题显得更为复杂。

有趣的是,最近在美国有个调查,发现美国的高管(CEO)约68%都承认他们自己的公司(都是上市公司)参与了“漂绿”活动。于资产管理者而言,“漂绿”可以被视为另一种形式的自利风险行为,以求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比如,资产管理者使用不匹配业绩基准,通过在最后一刻购买已持有的股票来抬高投资组合资产值,或通过风格漂移改变风险收益状况,使其投资偏离基金的投资目标。

上述现象在国内外非常普遍,此类现象导致投资资金偏离了原有的目标,让投资者的权益、风险和利益的配合都遭到扭曲。从公司领导层面来看,有大量的文献和数据证明,他们也会操纵会计来粉饰财务报表,让报表更好看。

“洗绿”“漂绿”、洗碳、风格漂移、粉饰报表等,都反映了低效力的公司治理安排,说明缺乏透明度,相关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没有解决利益错配问题等,引起严重但是隐蔽的问题。

如果上述“漂绿”行为导致绿色投资或是ESG投资的市场扭曲,让投资者的投资方向与资产的分配错位,即把原本不是绿色的产业和企业变成绿色,其影响非常大。

“漂绿”等行为的产生,与基金管理费下降等不无关联。近十多年来,股票型基金管理人的基金管理公司收取的费用呈持续下降趋势,因此资产管理者有强烈的动机去扩大ESG投资溢价。ESG投资可以向投资者收取更多管理费用。研究表明,ESG投资溢价的费用比非ESG的投资高出1倍。因此,通过扩大ESG投资来提高费用收入的动机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我想和大家探讨可靠数据的重要性。以透明方式提供精心设计、及时和准确信息的高质量数据将缓解上述许多问题,ESG数据本身的市场目前已超过10亿美元的价值,预计未来几年将会达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市场价值。对于现在普遍对不一致、不可比、模糊和高度分歧的ESG评级的日益依赖,凸显了由真正的ESG主题专家对可持续性报告进行独立验证的必要性,需要培养独立且有能力的看门人来验证和审计此类信息。

此次峰会的主题,杨健教授他们已经做了大量且全面及时的高质量信息,接下来将与深圳其他企业及部门共同来合作,应该可以在世界上创立一个非常有信用、有效用的ESG信息。以辅助健康的、有效的ESG投资市场,若能更及时地将绿色漂洗的行为辨别出来,我认为对整个投资市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张海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