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从发达国家跌回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超100%,阿根廷都发生了啥?胡安世纪阿根廷政府

从发达国家跌回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超100%,阿根廷都发生了啥?胡安世纪阿根廷政府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糖葫芦

编辑|t

2023年3月,根据阿根廷央行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阿根廷社会上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超过了104%。

阿根廷市场上的牛奶价格比去年同一时期增长了三倍,面包价格也比去年同一时期增长了两倍。生活在城市里的阿根廷平民甚至一度沦落到连饭都吃不起的地步。

然而,阿根廷人民如此悲惨的境遇,却并没有引起国际社会的多少同情。因为阿根廷政府通过不断地向国际债权人借债,已经将他们的国家信誉给败光了。

因为阿根廷屡次向国际债权人做出承诺,又屡次违反自己做出的承诺。

如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已经没有人愿意再把钱借给阿根廷政府了。但没有任何一个阿根廷政客会为此来买单。

那么,阿根廷为什么会突然沦落到如今的地步呢?为何阿根廷社会的通货膨胀率一直都居高不下?谁又该为阿根廷当今发展的困局负责任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慢慢地道来。


伪装成国家的“牧场”

在中文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非常著名的说法:当今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是从发达国家倒退回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就是南非,还有一个便是阿根廷。

这两个国家都是南半球数一数二的大国,彼此的经纬度位置也不尽相同。但它们之间的发展模式却是迥然不同的。

曾经的阿根廷可谓是基督教当中的天选之地。当初欧洲殖民者来到阿根廷时,就为这片土地的富饶而感到惊讶。


因为这里几乎拥有发展畜牧业的所有优质条件。当地人完全不需要过多的劳作,就可以躺在农产品上进入现代社会。

而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又似乎成为了徘徊在阿根廷头上的一道魔咒。毕竟,当地的老百姓只要稍微劳动一下,就能获得丰厚的报酬,谁又愿意去累死累活地发展工业经济呢?

因此,直到今天阿根廷都是一个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国家。甚至在20世纪中后期之前,阿根廷都还只是一个纯农业国。这样的发展模式在现代社会当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一个现代国家想要发展,就必须要拥有现代化的国防、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机器,而这一切都要依赖于工业化。

没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所以,阿根廷从骨子里根本就不是什么发达国家。他们只不过是靠着国际粮价高的日子,提高了自己的国民收入而已。

但评判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准绝不能够光看国民收入。否则,像阿根廷、沙特这样这老天爷赏饭吃的国家早就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了。


正是因为阿根廷的经济一直以来都是靠着老天爷赏饭吃。所以,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这几年,阿根廷的经济增长图几乎呈现出了“过山车式的波动曲线”。

比如在1907年的时候,阿根廷的经济增长率还是10%。但仅仅在第二年,阿根廷的经济增长率就变成了-10%。对于这样的经济大波动,阿根廷的老百姓早就已经司空见惯了。

在绝大多数阿根廷人的心理,政府经济的波动似乎跟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正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只要国际粮价和禽类、蛋类的价格上涨,那么阿根廷人的日子就总会好起来的。


目前,阿根廷国内仅有的几条铁路还是殖民者在殖民时代为了方便运输阿根廷的农产品和牲畜而修建的。

如今,这些东西被阿根廷原封不动地继承了下来。但没有一个人想着去如何维护这些殖民者留下来的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出现了损坏或者荒废,那么阿根廷的相关产业必将受到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阿根廷的经济发展几乎迎来了腰斩的局面。随后,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突然爆发。阿根廷政府在这种世界性的灾难面前显得毫无招架之力。


这是阿根廷境内的老百姓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经济危机的可怕。一旦经济危机来临,人们的购买力必将下降。

这个时候,从国外进口粮食都成了每一个国家的负担。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都纷纷向阿根廷的农副产品提高了关税,以求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

这下阿根廷人算是彻底傻眼了,他们确实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粮食和禽、蛋、奶。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东西居然会有卖不出去的一天。


以至于今天有人开玩笑称阿根廷就是一个被伪装成国家的天然牧场。因为阿根廷几乎不具有任何一种现代国家的治理模式和抗风险意识。

事实上,阿根廷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所迎来的经济繁荣完全是西方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所出现的“附加品”。

由于新的技术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当然就愿意多生育一些孩子,西方各国的人口由此迎来了一波罕见的增长,需求也随之增高。


在此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突然爆发。为了缓解前线的后勤补给困境,各国又纷纷向处在战争之外的阿根廷疯狂进口粮食。阿根廷人更是因此血赚了一把。

但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完之后,西方各国的青壮年几乎损失殆尽。仅剩下的一些成年男性,还必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生产任务。在这种环境下,西方社会的矛盾也达到了顶点。

如果这个时候西方各国的政府再向阿根廷大规模进口粮食,那么他们势必会引起老百姓对政府的不满,推翻资产阶级政府的革命也随时有可能发生。


更令西方各国感到焦头烂额的是,他们的财政早就被战争打得见了底。大家都没有钱继续从阿根廷的手上购买粮食了。所以,阿根廷就算生产出再多的粮食,也只能砸在自己的手里。

从1919年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阿根廷的经济衰退现象可以说是必然的。而因为阿根廷自己又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整个国家的危机和矛盾更是被放大到了一种无可复加的地步。

那么,面对长达几十年的经济衰退期,阿根廷政府又会想出什么样的办法呢?这些办法又对后来阿根廷的“通货膨胀困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胡安.庇隆的“双刃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根廷本身虽然没有被卷入到战火当中。但是由于阿根廷的经济受到了战争的影响,人们还是对于当时的政府相当不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阿根廷国内可谓是政变频发。几乎每一次政变之后,老百姓都将希望寄托于新的统治者。但随后这些统治者只会让老百姓更加失望。

虽然阿根廷的老百姓名义上有所谓的选举权。但这对于阿根廷的老百姓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用。所有的选举都只不过是政客们为了巩固权力而玩的游戏,老百姓只能选择“两害相较取其轻”。


1946年,一个叫胡安.庇隆的军官正式登上了阿根廷的舞台。人们认为这个叫胡安.庇隆的家伙也会和之前的历任统治者一样,逐渐变成一个人人喊打的民贼。

但很快,阿根廷的老百姓就会意识到,这个叫胡安.庇隆的军人确实会给阿根廷的社会带来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改变。

胡安.庇龙早年在阿根廷的军事学院里学习。后来,他因为成绩优异,被阿根廷政府委派到了阿根廷驻意大利使馆担任使馆的武官。


在欧洲,胡安.庇隆得以接触到了当时世界上最为主流的几种政治思想理论。他既认同资本主义理论当中所阐述的“自由市场”观点,也认为确实应当适当地保护劳工权益、提高工人工资。

因此,胡安.庇隆在欧洲待了几年之后,逐渐形成了一套专属于他个人的政治思想理论。按照胡安.庇隆自己上台之后对这套理论的阐述来看,它既不能算社会主义的理论,也不能算资本主义的理论。

后来,有人将这套看上去像是四不像一样的政治理论赋予了一个非常直接的名字——“庇隆主义”。而从胡安.庇隆上台之后,阿根廷人也即将在庇隆主义的指导下度过接下来的漫长岁月。


从今天回看历史,我们总会发现所谓的“庇隆主义”有着一些非常奇怪的地方。也正是这些奇怪的地方,成为了一些人对胡安.庇隆进行攻击的原因。

比如,当时的阿根廷除了能生产少数的农业产品之外,根本就没有独立的工业生产能力。但胡安.庇隆却希望阿根廷能够获得完全的经济独立。

这就好比让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人去直接参加高考。虽然胡安.庇隆对阿根廷经济的设想非常美好,但最终的结果却不会如胡安.庇隆所愿。


另外,胡安.庇隆还从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当中吸取到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教训。胡安.庇隆认为,要想让阿根廷的经济真正实现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实施“大政府式的经济干预”。

但同时,胡安.庇隆也指出,政府的经济干预手段不能过分地扰乱市场的经济秩序。否则,市场就会失去活力。而一旦市场失去活力,经济也就会停滞不前。

胡安.庇隆所说的每一句话,确实都有它相应的道理。但这些话毕竟都只是纸面上的理论,如果把它们放到现实生活中实施,也许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比如,胡安.庇隆希望在阿根廷实施所谓“大政府式的经济干预政策”。胡安.庇隆在提出这项政策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阿根廷根本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大政府。

由于阿根廷的国境线非常狭长,过去的殖民者只是对这里展开了一些羁縻统治,地方上的大多数权利都被掌握在部落酋长和地方官员的手里。中央政府的法令在地方上根本无法实行。

在阿根廷建国之后,人们又根本没有对这种政治状况进行改变。所以,到了胡安庇隆执政的时候,他本人倒是非常希望在阿根廷推行大政府式的经济模式,但阿根廷的地方政府根本就不会买账。


为此,胡安.庇隆不得不与地方政府展开一系列的政治斗争。最终,双方各退一步,胡安.庇隆承诺给地方上一定的自治权,同时,地方政府也必须服从胡安.庇隆的政策。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的亚非拉国家都从西方人的统治下独立了出来。这些国家的人口更是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所以,阿根廷过去依赖了几十年的“粮食贸易”在这个时候又突然复活了。阿根廷政府一看自己手上的财富变多了,便开足了马力印钞票,希望增加国民的财富收入。


但过度的印钞会导致可怕的金融悲剧,这样会导致社会的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物价更是会飞速上涨。因此,胡乱印钱的政府最终只能够收获一片唏嘘和唾弃。

在当时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之下,阿根廷政府的手上有的是钱。他们根本不在乎自己到底印了多少钞票。

如果阿根廷政府的钞票真的印多了,他们还会直接将这些钱以社会福利的方式直接发到百姓的手上。因此,在上个世纪后半叶的时候,阿根廷老百姓的手上几乎都攥着大把大把的钞票。


但无论是阿根廷的政府还是阿根廷的老百姓,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当时的阿根廷没有自主工业生产能力,就算老百姓有再多的钱,也没有足够的商品能够供他们购买。

当时几乎所有的阿根廷人都认为这样的现象会随着经济发展的势头迅速得到解决。毕竟,只要阿根廷足够有钱,完全可以向其他国家进口产品,根本犯不着自己去生产。

可这种通货膨胀的局面,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还可以适当地进行掩盖。一旦阿根廷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骤然下降。


终于,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阿根廷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西方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到来走入了新的困境。阿根廷的普通民众一下子就从纸醉金迷的梦幻中惊醒了过来。

面对越来越高的通货膨胀率以及停滞不前的社会发展局面,阿根廷人到底该如何为自己解围呢?他们又是否能够成功地摆脱“通货膨胀”的诅咒呢?



阿根廷人的“梦醒时刻”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滞胀问题”。所谓滞胀问题,指的就是一个国家同时出现高物价和高失业率的问题,但是经济发展却停滞不前。

作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的一员,阿根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轮经济危机的冲击。但由于阿根廷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在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仍然没有招架之力。

而这个时候,阿根廷又遭遇了跟之前一样的困境。西方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不受冲击,纷纷对阿根廷提高了关税,阿根廷人民更是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贸易环境。


在无法对西方各国展开出口贸易之后,阿根廷的社会财富开始急速缩水,老百姓手里的钱也开始迅速贬值。毕竟,能买到的货物只有这么多。在当时的阿根廷社会中,最不值钱的就是钱了。

20世纪90年代,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逐渐摆脱了滞胀的经济危机,但阿根廷这种第三世界国家却在经济危机中一蹶不振。

偏偏这个时候,几个西方国家的粮食业巨头又联合对阿根廷的粮价来了一次打击。无奈之下,阿根廷政府只能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这些粮食巨头出售自己手中的农产品。


而阿根廷政府所受到的这些损失,最终也要从普通老百姓的头上拿回来。人们被阿根廷政府的做法彻底激怒了,但这个国家已经陷入了无尽的深渊之中,喊政治口号已经救不了阿根廷了。

即便此时阿根廷的政府犹如走马灯一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阿根廷社会的通货膨胀率却始终都居高不下。

因为在胡安.庇隆和之后的几任阿根廷总统的统治下,阿根廷的财政每年都要为社会福利项目投资几百亿美元。


这种制度在阿根廷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尚且能够维持,阿根廷的经济一旦出现了低迷的状态,这种病态的财政支出体系就成为了阿根廷的负担。

虽然政府几次向老百姓阐明了他们的困难。但是过惯了高收入、高福利生活的阿根廷老百姓又怎么可能会对他们的政府产生怜悯之心呢?

在阿根廷的老百姓看来,政府应当做的就是在保证他们利益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通货膨胀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但老百姓的利益却一分也不能动。


面对财政收入锐减,民众又不愿意削减福利的局面,阿根廷政府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国际债权人的身上。可一个国家一旦走到借债的这一步,就相当于彻底走入了死胡同。

2010年之后,阿根廷的债务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所有的政客都明白,阿根廷的债务是积年累月的问题累积而成的。但每个政客的任期却只有那么几年,谁也不愿意用自己的政治生命去蹚这摊浑水。

所以,阿根廷的债务问题就被持续遗留了下来。每当阿根廷社会当中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时,阿根廷政府又会向国际债权人借一笔钱投入到阿根廷的市场之中。


如此一来,阿根廷社会当中的财富便得到了一定的填补,虽然通货膨胀率在继续往上升,但好歹老百姓的生活还能够延续下去。

如今的阿根廷经济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不管阿根廷政府投多少钱进去,最终的效果都是一样的。阿根廷这个“经济黑洞”不断稀释着政府那本就不多的财富,而阿根廷的人民也早已失去了对经济的信心。

虽然在今年年初的时候,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一度达到了惊人的104%。但阿根廷老百姓的情绪都普遍比较稳定,因为像这样的时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算是好年景了。


只要是通货膨胀率还没有高到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生活的地步,大家就是可以接受的。反正最后,阿根廷政府会出面帮老百姓摆平一切。

如果有朝一日,阿根廷的政府也借不来外债了,那么,大不了就让阿根廷的经济彻底崩盘。国际债权人投入到阿根廷的那些钱,也会就此打了水漂。

目前,阿根廷的经济就靠着这样一种独特的“老赖心态”勉强维持着。明天是什么样,大家并不清楚。对于阿根廷的民众来说,只要今天的日子还能过下去就行了。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的是一套良性的模式,更需要全体国民的关注与支持。政府只不过是经济发展中的调控师,而广大的人民才是经济发展主要的助推力量。

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当经济繁荣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中分一杯羹。而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的时候,只有大家齐心合力,共渡难关,才是克服困难最好的办法。

举报/反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