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四川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三年“路线图”发布 力争2025年末直接融资规模突破6000亿元金融四川省上市公司

四川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三年“路线图”发布 力争2025年末直接融资规模突破6000亿元金融四川省上市公司

近日,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四川证监局、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等11部门印发了《四川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三年(2023—2025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

6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傅瑜、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黄全祥、四川证监局副局长蔡英介绍了《三年行动计划》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四川计划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即到2025年末,实现全省直接融资规模突破6000亿元,直接融资比重稳步提高,国民证券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025年末,力争全省直接融资规模突破6000亿元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决策部署,抢抓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机遇,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四川证监局、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等11部门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

傅瑜表示:“计划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即到2025年末,全省直接融资规模突破6000亿元,直接融资比重稳步提高,国民证券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实现以下目标:

企业培育总量不断提升。到2025年末,纳入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企业数量超过700家,进入辅导期企业80家,报会企业40家。每年新增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60家。

挂牌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到2025年末,力争实现我省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突破260家。区域实现分类分梯次推进,“优势区”不断增强。

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改善。做优上市公司,打造上市公司梯度发展队伍,到2025年末,培育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上市公司6家以上、市值500亿-1000亿元的上市公司9家以上、市值200亿—500亿元的上市公司34家以上。

债券融资规模稳步扩大,债券发行利率保持在合理区间。到2025年末,四川省非金融企业信用债融资规模超过5500亿元。

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预警监测机制不断健全,有效防控和有序处置风险。

据悉,为全面完成上述五大目标,《三年行动计划》将围绕“股债结合”工作思路,从上市培育、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债券融资、推动基金业发展、发挥行业机构作用等五方面具体开展工作。

去年末四川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203家

据傅瑜介绍,截至2022年末,四川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203家,较2017年末增加75家,其中A股169家,较2017年末增加57家。2022年全年实现股权直接融资625.07亿元,大约是2017年的2.04倍。

四川直接融资水平的显著提升和上市公司数量的加速增长源自四川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多年的持续努力。2016年以来,四川坚持“股债结合,以债为主”的发展思路,开展了一系列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先后推出“五千四百”上市行动计划、“债券优先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显著提升直接融资水平全面服务实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各地、各部门围绕提升直接融资水平,以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扎实履行工作职能,推动全省直接融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以来,为落实全省经济稳增长的相关工作要求,四川辖内地方法人银行切实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资本消耗速度加快。

对于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支持四川辖内地方法人银行发行金融债券补充资本方面有何政策措施的问题,黄全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针对部分地方银行的资本补充需求,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深入实施“四川省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计划”,全面摸排省内法人银行金融债的发行需求,审慎评估发行人业务状况,积极做好政策宣传、业务辅导,鼓励和支持地方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方式拓宽资本补充渠道。2022年,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共支持成都银行、成都农商行等4家地方法人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113亿元,发行金额同比增长25.6%。截至2023年5月末,全省辖内法人机构二级资本债存续余额368亿元,永续债存续余额97亿元。

据黄全祥介绍,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将认真推动落实总行金融债发行余额管理试点相关要求,强化政策宣传和业务辅导,指导地方法人银行结合实际制定完善资本补充计划,积极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金融债补充资本,逐步构建完善资本、风险、收益动态平衡的资本管理框架,进一步提升法人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