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国源科技(835184)北交所个股研究系列报告:地理信息及农业大数据服务商研究

国源科技(835184)北交所个股研究系列报告:地理信息及农业大数据服务商研究

国源科技成立于2005年,2015年挂牌,2021年北交所上市。

    公司专注于地理信息和农业大数据领域,主营业务为向客户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工程、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和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等。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地理信息数据工程业务,尽管2020-2022年收入占比有所下降,2022年占比仍达到60.02%。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和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的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分别提升至17.08%和22.86%。三项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年较2021年下降幅度近一半。

    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开拓业务,前五大客户均为规划院、自然资源局、农业厅等行政单位,2022年前五大客户占比为11.51%,不存在单一客户依赖。

    公司客户主要为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

    产品包含地理信息数据工程、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以及空间信息应用服务三类。

    公司自建并持续完善时空大数据基础平台,提供多类技术支持,从而为应用产品的快速构建形成支持。

    公司所需的自然资源调查数据、多源遥感数据、农业资源调查数据主要通过公开免费获取、付费购买以及自主加工等多种形式。

    截至2023年Q1,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利成、李景艳,合计持股32.54%,二人为夫妻关系。

    公司的第三大股东董利国与董利成为兄弟关系,第八大股东李娜与李景艳为姐妹关系;除董利国、李娜外,公司还有董利军、董利民、董博、刘洋、孙瑞泽共7位一致行动人,其中董利军、董利民与董利成为兄弟关系,董博为董利成之子,刘洋为李景艳妹夫,孙瑞泽为李景艳之子。

    同创锦程和同创安元为2017年增资入股国源科技的战略投资者,两者均属于同创伟业,为知名投资机构。

    2018-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相对稳定,此后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开始明显下滑,2023年Q1仍表现为下降,疫情先行影响公司业务开展,疫情缓解后宏观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使得地方政府订单释放放缓,再次影响公司业务。

    2018-2020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相对稳定,2022年以来公司毛利率在业务开展受阻的影响下出现明显下滑,2021年净利率先行大幅下滑,2022年净利率由正转负,同时期间费用率逐步走高。2022年毛利率为22.45%,净利率为-42.00%,期间费用率为47.14%。

    营运能力方面,2018-2022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加速延长,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整体有所加快,公司近年来业务开展受阻、订单推进缓慢等因素给公司运营带来压力。2022年末,存货周转天数为567.73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36.63天,存货周转压力持续增大。

    现金流方面,2018-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2021年负增长明显,2022年净额仍有-3386.25万元,经营压力倍增。

    合同负债方面,2020-2022年,公司合同负债规模保持相对稳定,2023年Q1为539.36万元,下降主要是部分项目完成验收。

    国源科技主营业务为向客户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工程、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和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等。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I6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I6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国源科技始终专注于地理信息产业,而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开发应用为核心,从事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高技术服务业。

    根据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产业统计分类(2017)》相关标准,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可以划分为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硬件制造与软件开发、地理信息相关服务等三个大类,具体包括遥感测绘服务、地图服务、导航定位服务、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其他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硬件制造、地理信息软件开发等多个细分类别。

    国源科技主营业务始终围绕地理信息产业,当前主要聚焦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空间信息化细分领域,为客户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工程、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及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等产品和技术服务。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产业所需的遥感卫星、卫星定位等技术和设备基础持续得到升级和完善,地理信息产业规模实现增长,2022年由于疫情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产业整体规模小幅收缩,亿渡数据预计2022年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为7374亿元。

    我国具有测绘资质单位数量2019年增长到最多21,292家,此后受到疫情冲击和行业需求不振,2022年单位数量回落至18,637家。

    当前我国正在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其中智慧农业建设实现快速起步。

    根据《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5.4%,全国大田种植信息化率为21.8%,全国设施栽培信息化率为25.3%,全国畜禽养殖信息化率达34.0%,全国水产养殖信息化率为16.6%;全国农垦系统共装备北斗导航设备8300台套以上,导航作业面积超过6000万亩;已有超过60万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配置了基于北斗定位的作业监测和智能控制终端。

    地理信息产业竞争格局分散,其中部分企业规模显著突出,营业收入规模也明显领先,多数企业营业收入规模在1-3亿元左右;

    针对农业信息化的上市企业数量少,规模同样偏小;行业整体发展仍处于前期阶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