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薪水上涨 高温袭来 欧洲加息仍箭在弦上欧元区拉加德高通胀欧洲央行基准利率

薪水上涨 高温袭来 欧洲加息仍箭在弦上欧元区拉加德高通胀欧洲央行基准利率

□ 本报记者 路 虹

中国商务新闻网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6月29日公布的初值数据显示,德国6月通胀率为6.4%,在连续三个月环比下降后再度回升。德国5月的通胀率为6.1%,是2022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去除能源和食品价格因素影响,德国6月通胀率为5.8%,环比上涨0.4%。具体来看,食品价格仍是6月通胀率上升最主要的驱动因素,环比上涨13.7%。6月能源价格的涨幅要低于去年的平均水平,环比上涨3.0%。



英国零售商协会6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6月份食品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从5月份的15.4%下降至14.6%。这是英国食品价格指数涨幅连续第二月处于下跌状态。今年5月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7%,与4月持平,但是高于市场预期的8.4%。去除食品、能源价格等的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1%,为1992年3月以来最高。

6月26日,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表示,法国的通货膨胀形势正在改善,但通胀率在中期内不会恢复到新冠疫情危机前“接近零”的水平。

欧洲通胀率仍在高位持续,目前还未看到压低通胀的推力。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6月27日在葡萄牙出席欧洲央行年度经济论坛时表示,当前欧元区的通胀已经进入新阶段,高通胀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欧元区需要长期对抗价格的上涨。拉加德认为,目前欧元区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最初由能源引发的短暂通胀已经渗透到更加广泛的经济领域,并且可能会继续存在,且由于生产率增长低于预期,欧洲各企业劳动力成本压力较大,劳动力工资上行压力较大。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连恩6月27日表示,目前欧元区通胀水平仍难以下降,短期内欧洲央行不会降息。

欧洲通胀难以在中短期内下降,主因是欧洲各地年初在遭遇员工多次大罢工后工资开始上涨。欧洲央行管委维勒鲁瓦表示,欧洲预计实际工资增速将迎头赶上。其中欧元区服务价格的上涨值得关注,对欧元区整体CPI上涨的贡献率达到了40%以上。今年4月伴随气温变暖,以及疫情限制措施的大规模解除,餐饮、旅游、航空等行业经济活动都出现了明显增加,社会需求也大幅增加,导致了服务价格明显上涨。

而且通胀也助推加薪要求。由于通胀居高不下,欧洲各行各业都在要求涨工资,其中服务领域的工资也出现了上涨,导致服务业成本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未来欧元区通胀的走势。德国政府委员会6月26日提议,从明年起将最低工资提高至每小时12.41欧元,从2025年1月起提高至每小时12.82欧元。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马迪丝·穆勒日前表示,工资增长加快对欧元区通胀前景构成主要威胁。

另外,欧洲高温和干旱也推高了物价。最近根据英国国家气象局预计,今年6月将成为该国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预计将打破1940年和1976年创下的纪录。英国气象局气候信息科学家迈克·肯登指出,特别不寻常的是,这个月大部分时间都持续高温,气温至少有两周达到25摄氏度,有时达到28摄氏度到30摄氏度,而往年这个时候的最高气温在十几或二十几摄氏度之间。肯登表示,气候变化增加了高温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以及高温纪录被打破的可能性,就像2022年英国全年气温一样。而且英国大部分地区最近降雨很少。

不仅是英国,北美和欧洲多国也正在经历高温炙烤。世界气象组织(WMO)和欧洲哥白尼研究所近日发布的联合年度气候状况报告指出,欧洲已成为世界上变暖最快的大陆。该报告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大陆变暖的速度是全球水平的两倍。2022年,欧洲已经比19世纪末时的温度高出约2.3摄氏度。45摄氏度,这是西班牙塞维利亚今年6月26日记录到的气温。目前西班牙已经开启高温防范措施,禁止工人在酷暑环境下进行户外作业。德国天气网6月25日称,今年6月天气已经很热,到了7月下半月,炎热的天气会更加无情地袭来,预计德国最高温度或将达40摄氏度。

对欧洲高温的预测,带来市场对天然气需求增加的预期,从而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6月27日基准荷兰天然气TTF期货价格涨近3%,报32.9欧元/兆瓦时。交易商丹麦能源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交易员的关注点似乎更强烈地转向了7月份的天气预报,届时欧洲各地的气温都将高于正常水平,这可能会增加能源需求”。欧洲央行6月初发布的一份报告提出“气候变化加剧全球通胀”的观点。研究人员分析了全球变暖对121个国家通胀的影响。他们发现,气温高于平均水平的趋势正在推高食品及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而物价上涨会在全球产生连锁反应。

欧洲通胀的高位运行,坚定了欧洲央行鹰派加息的决心。央行行长拉加德近日称7月仍将加息。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瓦斯勒表示,如果通胀比当前预期更顽固,则将有必要继续加息。瓦斯勒称,虽然整体价格涨幅正在放缓,但基本通胀压力将在更长时间内处于相对高位,而且可能会因政府支出增加和涨薪扩大而进一步加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