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2023开门4连阳,赛道板块接棒上攻,北上资金本周抢筹200亿

2023开门4连阳,赛道板块接棒上攻,北上资金本周抢筹200亿

2023年首周,A股量价齐升4连阳,市场快速升温,软件、房地产、金融、食品饮料、锂电池、医药、光伏等赛道板块轮番上攻。此外,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加码,投资者信心爆棚,北上资金本周爆买逾200亿元。

截至1月6日收盘,上证指数涨0.08%报收于3157.64点;深成指涨0.32%报收于11367.73点;创业板指涨0.95%报收于2399.46点,万得全A总成交8429亿元。

从个股具体表现来看,上涨公司数1800多家,涨停公司数32家,下跌公司数2900多家,跌停公司数10家,市场跌多涨少,人气有所回落。

// A股开门4连阳 //

1月6日,万得全A小幅上涨0.15%,成交额为838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基本持平,连续两日成交额站上8000亿元上方。从技术图形上看,2023年开市以来走出量价齐升的4连阳走势,周五盘中冲高回落,受阻于半年线压力位,下周市场走势或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 光伏板块王者归来 //

1月6日,A股高位震荡,板块方面涨少跌多,其中,TOPcon电池板块涨幅达4.78%,位居首位;光伏、钙钛矿电池、光伏屋顶、新能源、电源设备等板块亦涨幅居前。

从涨幅居前的光伏板块来看,海优新材、东方日升、明冠新材、中信博、固德威、福莱特、鹿山新材、爱旭股份、欧晶科技、钧达股份、福斯特、联泓新科、意华股份、清源股份、东方盛虹、芯能科技等10多只个股涨停或涨幅超10%。

从下跌板块来看,业绩暴雷、旅游出行、免税店、航空运输等板块跌幅居前。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0多亿元 //

从1月6日行业资金流向来看,主力资金净流出100多亿元,多数板块净流出。其中,可选消费板块净流出额超40亿元,位居首位;信息技术、医疗保健、金融、日常消费等板块亦流出额居前;材料、工业、能源等板块则小幅净流入。

// 北上资金继续扫货 //

1月6日,北上资金净买入60.66亿元,本周净买入200.19亿元。从近期北上资金动向来看,随着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的落地,外资风险偏好快速增强,重金入场扫货。

特别是1月5日净买入额达127亿元,从1月5日北上资金买入个股来看,当日28只个股增持金额超1亿元。其中,五粮液、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宁德时代净买入金额居前,分别净买入15.32亿元、14.03亿元、7.72亿元、7.49亿元。消费、金融成为北上资金重点扫货目标。

// 机构展望 //

东吴证券电动车2023年年度策略报告:柳暗花明又一村

预计23年全球电动车销量仍可维持30%增长,Q1淡季,3-4月销量预计明显恢复。我们预计国内22年全年销量预计688.4万辆,同增96%,22年11月单月渗透率突破30%,23年比亚迪、特斯拉等贡献主要增量,全年销量有望达950.4万辆,同增38%,其中Q1销量预期160.4万辆,同环比+28%/-31%。美国22年销量预计99.5万辆,23年IRA法案落地,有望维持60%+增长。欧洲22年销量同增14%,23年供应链紧缺缓解,增速有望恢复至23%。因此我们预计22年全球电动车销量1012万辆,且预计23年1368万辆,同增35%。中期看25年全球电动车渗透率有望达25%+,电动化进程加速。

产业链1-2月减产,3-4月排产将恢复,Q1排产预计环比下滑20%,储能加持下,锂电产业链23年需求预计增长50%。中美欧三地储能需求爆发,预计22年需求130gwh,23年翻番至270gwh,叠加电动车单车带电量提升,我们预计23年动力及储能电池需求达1.1TWh,同增50%。龙头厂商23年排产计划增长50-60%,其中Q1为淡季,预计排产环比下滑20%,同比增长中枢50%。

23年产业链主旋律为降本及新技术,看好电池及盈利趋势稳健环节。电池壁垒最高,格局稳定,中游材料23年降价推动成本下行,23年盈利有望小幅上升。中游材料新增供给释放,部分材料环节价格承压,盈利分化;隔膜、结构件、导电剂格局较好,盈利维持稳定;六氟价格已回落至合理水平,电解液龙头成本优势明显,盈利水平领先,市占率预计进一步提升;负极签订23年框架采购协议降价20%左右,龙头公司盈利抗压能力较强,一体化对冲价格下行;三元正极23年加工费预计正常年降,铁锂正极新增产能释放加工费下行,预计盈利逐步回归至正常水平;铜箔22年加工费下降明显,23年预计加工费基本可维持稳定。碳酸锂23年供给维持紧平衡,价格维持高位。此外钠电池、PET铜箔等23年为量产元年,新技术也将贡献增量。

西南证券机械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谋变破局,守正出奇

春寒料峭,2023年是疫情管控政策放开后的第一年,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万物复苏,2023年是行业基本面相较于2022年边际改善的一年,展望2023年:

通用设备:制造业需求边际改善,通用设备在补库存阶段中需求高企,建议重点关注以刀具机床为首的通用设备在2023年的板块性机会;

工程机械与轨道交通:政策托底,地产投资有望企稳,稳经济预期下基建加码仍是政策重要选项,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迎来阶段性反弹;

细分领域龙头:机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游,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恢复性增长,检验检测、仪器仪表、机器视觉、物流装备、压滤机等部分领域龙头企业稳健成长,后疫情时代建议重点布局;

海上风电与传统行业改造:新兴行业如海上风电,2023年迎来装机大年和行业确定性机会;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绿色高效和节能减排是政策主张和行业方向,传统行业改造的背景下高效节能设备需求景气可期;

优质国企:2023年也是三年国改后第一年,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有核心竞争力且管理持续改善的优质国企。

万和证券计算机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围绕自主创新主线,重拾反转行情

展望2023年,我们判断短期计算机行业仍将承受不小的疫情余波,需求恢复尚需时日,且验收实施周期都将影响收入确认,业绩压力的明显释放或至2023年二季度之后。自主创新引领计算产业新征程,把握政策导向。针对2023年的经济工作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各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指引方向,相关配套措施有望跟进,从而提振产业景气、推进需求释放、扩大优质供给,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确定性也将取得进一步增强。

复盘2008年以来,计算机板块三次上行周期的开启都处于通信技术代际更迭或生产成熟之际,其行情持续的共性在于政策加持下的新技术应用场景扩容,从而推动估值提升、打开估值空间,且三轮行情中估值扩张的贡献度明显高于盈利上升,而当板块估值上行至高位时,业绩则是决定能否走出独立行情的关键。我们认为2023年中央高度重视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薄弱环节如操作系统、芯片等领域,其边际改善确定性较强,政策的落地将催化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提速,计算机行业迎来结构性需求向好。

投资建议:维持“强于大市”投资评级。计算机板块自2020年7月达到阶段高点后,已经历两年多调整,估值消化较为充分,在风险偏好趋势回暖、流动性保持宽松的预期下,需求持续向好叠加业绩逐季改善将支撑计算机板块配置机会。围绕自主创新主线,建议择优布局政策重点支持的高景气赛道,我们建议关注信创、金融IT、智能汽车三大板块:1)信创:推进节奏或将提速,景气周期有望重启。2022年受疫情防控、预算资金、政策空窗等因素影响,信创招标进度相较2021年有所放缓,展望2023年,随着信创指导文件逐渐出台,行业信创将接棒党政信创进入放量发力阶段,我们认为,八大重点行业中的央国企有望率先启动。

民生证券通信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数字经济为阳,基建投资为阴

数字经济:政策持续催化数据资产化的加快落地。运营商:数字经济龙头,伴随数据要素市场持续发展&未来数据资源入表,将迎显著利好,云业务的加速发展有望进一步推动估值重塑;网络设备:运营商深度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ICT厂商而言电信和企业客户边界将变得模糊——本质上都是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重点关注兼具品牌和核心产品竞争力的网络设备公司;工业互联网:政策、需求、资金、技术多因素共振下,工业互联网有望放量,建网环节或优先受益,同时考虑到下游较为分散、且未形成垄断型平台方,设备厂商的产业链位置及议价权相对较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