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突破2200万千瓦 同比增长2.99%运维电力供电局新电价

突破2200万千瓦 同比增长2.99%运维电力供电局新电价

南都讯今年以来,深圳经济持续向好,叠加气温升高因素,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快速增长。记者从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获悉,7月27日,深圳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再创新高,历史首次突破2200万千瓦,同比增长2.99%。

数字化转型

30名工程师1天超5200公里远程巡视

最高用电负荷当天,深圳供电局在依托生产运行智能监控平台及10G/s的高速专网支持下,30名工程师一天就完成67座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变压器及5200余公里输电线路远程精细化巡视,而以前同样的工作内容需要60多人、差不多一周时间才能完成。

近年来,深圳供电局以500千伏鹏城变电站“5G+数字电网”建设为试点,坚持创新融合、数智驱动发展,不断拓展数字技术建设应用,实现调、输、变、配领域数字技术的全链条、规模化布局,电网数字装置全面升级。终端层,部署视频、红外、无人机等共10大类40余种型号传感器,历时一年半,实现全局282座变电站及5200余公里输线路全覆盖加装;网络层,积极承接国务院国资委《智能变电站边缘物联网与IPv6部署应用技术研究》试点项目,抓住数据治理“牛鼻子”,采用“IPv6+VXLan”技术建成生产运行智能专网,电网设备状态量和图像视频等海量终端数据传输能力实现10G/s的高速传输、交互,系统层部署应用30多种典型设备状态分析AI算法,彻底改善了终端兼容困难、数据链路复杂、共享风险高的信息运行环境,实现云管边端资源的统一管理、协同分配,打造一套电网设备运行实时感知的数字“天眼”。

业务模式

智能化巡视替代传统人工巡视96%以上

为适应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革,着力解决传统生产运维业务效能低与现代化企业发展不对称、生产组织模式与数字化智能化规模应用不适应等矛盾,深圳供电局通过“一个突破、一个依托、三个变革”,从企业架构、规程制度、全域业务管理模式优化、资源保障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建立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业务模式,推动电网传统生产业务向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一个突破”方面,全面推行调监控一体化运作模式,全网常态开展程序化遥控;“一个依托”方面,打造超大型城市电网设备运行、作业安全集约化运作的生产指挥中心,构建生产运行前、中、后台协同运作模式,建立生产问题及情报信息流转、生产信息化需求开发应用闭环、决策支持协同作战的高效联动机制,支撑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管理,实现电网设备、作业安全管理等如绣花一样精细;“三个变革”方面,聚焦输、变、配传统业务,积极稳妥开展巡视、维护、值班、操作、督查等业务模式优化,“视频+无人机”智能化巡视业务替代传统人工巡视96%以上,无人值守变电站范围进一步扩大,现场巡视及夜间值班等简单、高人耗业务由机器替代,建成国内首家高节点密度下全域可自愈的智能配电网,实现配网操作向全操全控、无人远控转变。

迭代升级

生产人工工作总量减少30%

在数字化转型及生产业务变革双轮驱动下,深圳电网生产运维效能持续迭代提升,电网设备运维典型场景实现精益化、现代化,智能巡视、智能安全、智能操作、智能处置等由试点运作转变为常态化、成熟化运作。

智能巡视方面,不断夯实设备风险防范及隐患治理双重机制,建立多元数据统一的分析平台,实现设备状态实时感知,异常问题超前预警,巡视效能提升80%以上;智能安全方面,实现全过程、立体化、透明化本质安全管控,覆盖作业全流程,实现全部风险作业的过程实时监控及AI督查;智能操作方面,智能技术替代人工现场操作确认,减少人员现场操作的劳动力损耗,并降低安全风险,推广区域操作效率提升98.2%;智能处置方面,实现各区、各平台的数据高效穿透及AI运算,从自动判断电网异常情况到快速诊断分析,锁定故障点并给出处理建议仅需数分钟完成,较以往人工赶赴现场检查、分析、操作、处理平均缩短1小时以上。2022年以来,深圳电网低压客户平均停电时间10.9分钟/户,同比下降超30%,设备综合强迫停运率同比下降17.49%,低端重复性劳动率有效释放,生产人工工作总量减少30%。

同时,数字技术在深圳电网这块“试验田”中不断迭代升级,以“5G+AI”为基础的各类国产自主智能视频、红外产品及北斗智能装备等42种新型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在这里得以应用、完善,促进了产业链的延链强链补链,推动了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下一步,深圳供电局将立足国家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深改委《关于加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及南方电网公司“两化协同”促进“两型建设”发展战略,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打造数据资产运营示范,护航深圳“双区”建设,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采写:南都记者谢萌通讯员张繁蒋立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