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资本不是敌人:没有资本却一定会共同贫穷两极财政资本家计划经济

资本不是敌人:没有资本却一定会共同贫穷两极财政资本家计划经济



社会上有了一股邪气,不反民营了,开始反资本,弦外之音是民营企业是以私有为主,他们不是企业家,是资本家,而资本代表着剥削,这又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是不是很有道理,不但有道理,而且看上去还很正义。

但是,有两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资本无所谓剥削,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正如刀可以杀猪,也可以防狗,它是中性的。第二个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无条件地泛滥剥削论,必然构成对自己的全面否定,口力劳动者本身就是私人资本中最无耻的获益者,这种泛滥不可为之。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上,决定财富分配的不是资本家,是财政。



共同富裕是去年的话题,今年已经顾不上谈了,毕竟不是当下的事。

在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发言表达的很清楚:共同富裕不是无差别的共同,那是一个理想目标,前提是财富积累。

财富积累,不是坐地分赃,去找谁共同一下,那既不符合中国的宪法,也不是共同富裕的正确途径,那是绿林好汉的冲动,也根本做不到。

如何能实现、或者说能接近共同富裕?



第一个前提

是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让中国市场成为资本的洼地,有友好的营商环境,外国资本愿意进来,民间大资本愿意留下,这是市场繁荣的前提。资本流向哪里,哪里就繁荣,资本从哪里流失,哪里的经济就会失去预期。

第二个前提

是允许差异化富裕,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无差别的富裕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永远也不会有,那是反人性的。有差异,才有竞争,才有创新,才会推进人类社会的文明。



第三个前提

是平抑两极分化,允许差异,意味着对两极分化的宽容,但不等于支持两极分化,相反,要平抑两极分化,将基尼系统控制在0.4以内。平抑两极分化,无法在市场经济过程实现,第一次分配收入只能取决于市场,市场资本多,对劳动的需求高,第一次分配收入就会增加。

不能搞指令经济,因为资本是逐利的,无利可图就会流失。

我们的市场环境如何?税是不是低?干预是不是少?政治地位是不是平等?准入条件是不是一致?贷款利率是不是一样?合法身份会不会取消?各种摊派会不会减少?一句话,有没有赚钱效应?如果做不到,资本流失了,那就不是共同富裕的问题,而是如何降低失业率的问题了。

第四个前提

是政府的第二次分配。

这是共同富裕的主要形式。

中国是一个出了名的高税制国家,过去用工成本低,现在人工成本上来了,企业自然是亚力山大。另一方面,既然是高税率,那么,财政收入就占了蛋糕的大头,约65-70%,这从去年民企的利润与税收比可以推出来,且超过这个比例。

财政的收入主要用于民生,我们目前用财政于民生的占比,据说是53%,郎咸平认为只有20%,不管取哪一个数据都低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70%以上,美国为82%。



第二次分配是平抑两极分化,走向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

如果拿掉了医疗、教育、养老、失业这四座大山,大家的幸福感是不是多了一些?那样,我们就真正向共同富裕迈出了一大步。

至于干掉资本,或者说是富人,实现的会是什么?

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不会是富裕。很多人把理想寄托于计划经济,然而,计划经济在世界范围已经结束了,中国在达沃斯论坛也向世界宣布:根本不可能搞计划经济。

这个结论,份量很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