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从民企创新到公营机构的制度创新,揭开中国经济腾飞背后的秘密国企民营企业

从民企创新到公营机构的制度创新,揭开中国经济腾飞背后的秘密国企民营企业

文︱邱立本

创新是有“传染性”的。民间企业的创新,也会影响公营机构的创新。民企要面对全球化市场的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要在风云变幻的全球变局中,适者生存,求新求变;而国企和政府部门也要面对与民企的比较,力求完善,与时俱进,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背后的秘密。民企创造了中国GDP超过六成的价值,也在质量上将市场激烈竞争的方式,“传染”给中国的制度变革,改变了党政系统的发展。尤其中国的民企都要走向全球,从华为到抖音,从希音到小红书,都是百战不殆,历经考验的企业。它们内部的考核、评估、会计制度、绩效比较,都不断学习国际企业的先进经验。

华为早在九十年代,就以四十亿元的重金邀请美国IBM的专家来传授企业组织架构、考评等特色,如何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华为的创办人任正非说,中国的民间企业要老老实实学习美国企业的组织优势、内部架构的精髓。



当然,今天华为已经青出于蓝,创新能力更强。这是世界商业史的传奇,也展示中国民企创新的背后就是向全世界的优秀经验学习,但也不断改革奋勇超越前进。

但民企也有它的局限性。这需要国企扮演重要的角色,投向基建、航天研发等领域,国企向民企学习,但也弥补了民企要满足股东短期利益、难以长期投资的缺陷。美国的企业迄今还是无法投资搞高铁,因为这是几十年的投资,对民企来说是不可承受的重。中国的国企由于有公权力的支撑,可以不计短期亏蚀的压力,作出有利千秋万世的投资,开发“大国重器”的盾构机、开发“西电东送”的“特高压”传送,成为全球的基建狂魔,也使得中国高铁成为了世界冠军。



但国企也在吸收民企优点,优化内部的组织架构,要去除冗员,消除贪腐,创新应变。中国的基建可以输出国外,背后都是很多国企的强大竞争力。它们善于作出长期的规划,也有充足的资金链条的支持,才可以开山劈石,从全中国走向全球的基建热潮。

因而中国的民企和国企形成了良性循环,国企投资的基建为民企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铺垫。全国二十四小时内送达的快递,背后是物流的畅通,也是基建的成就。没有了那些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没有星罗棋布的机场,就不可能有朝送夕达的物流。



民企的CEO的权力不是靠选举产生,而是取决于业绩的表现,长期亏损就要关门,不赚钱的领导最后都要问责下台。政治领袖也是看政绩,要面对问责,才可以获得人民的支持。中国民企的变革,也是政治制度变革的缩影,折射中国竞争力上升的动力。资本主义没有改变中国,而是中国改变了资本主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