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智库观点丨进一步优化消费信贷政策贷款金融银行业商业银行

智库观点丨进一步优化消费信贷政策贷款金融银行业商业银行



核心观点

当前,要善用消费信贷,实现消费信贷与其他“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有机协同,打好消费政策“组合拳”。不断丰富消费金融产品、满足居民合理消费资金需求,让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爱消费。


图片来源:摄图网

■汪泓 高凯

当前,中央把扩内需、促消费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政府明确提出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推动合理增加消费信贷”;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指出,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居民信贷利率稳中有降。消费信贷政策使得居民消费信心逐步回暖。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同比多增1.67万亿元。与此同时,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3%。由此来看,当前,要善用消费信贷,实现消费信贷与其他“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有机协同,打好消费政策“组合拳”。不断丰富消费金融产品、满足居民合理消费资金需求,让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爱消费。

我国消费信贷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消费信贷市场仍有较大空间需要挖掘,仍有较大规模下沉客户有待开发。

一是Z世代、新职业群体、农民等部分人群消费信贷需求仍有较大潜力尚未挖掘。数据显示,7月新增居民部门贷款减少2007亿元,同比多减3224亿元;其中,以消费为代表的居民短期贷款减少1335亿元,同比多减1066亿元;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代表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672亿元,同比多减2158亿元,这与6月居民信贷高增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非一线城市、低收入群体和青年群体消费信贷合理需求尚未充分满足。另一方面,我国存在大量次优级及以下的下沉客户,他们的信贷需求尚未被充分满足。与此同时,对于重点群体的消费信贷事中事后监管力度还需要加强,征信以及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限制了消费信贷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二是标准化、同质化为主的消费金融产品与客户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存在不匹配,信贷产品内容的创新性不足,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对客群、产品和场景的覆盖范围不够广,细分、定制、专属的消费金融产品还不多,较难获得崇尚个性化、专属化的新消费客群青睐。尤其是与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相比,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开发用户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

三是消费信贷供给仍需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有待进一步放开。信贷资金的提供者仍以银行为主,占比达93%,而美国占到41.9%,日本仅为21.7%。消费金融公司作为银行的补充,牌照获批数量已由2009年的4家增至2023年的30家,但其股东也主要是商业银行。对于大型商贸零售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其与消费场景创新联系更直接、更紧密,在国外通常是消费信贷供给的重要主体,但在我国进入市场和获取各类牌照门槛依然较高。

第二,消费信贷与消费场景融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消费信贷与高度依赖场景的新消费融合不足。一方面,银行信贷与外部场景平台合作的广度、深度有待加强,特别是与京东、阿里等主流新消费场景平台的合作并不多。另一方面,在围绕场景获客相关的客户数据信息获取、完整精准画像形成等环节,银行尚未形成完整化、体系化经营能力,导致活跃客户转化率较低。

二是在住房、汽车、服务性消费等领域存在薄弱环节,如我国的汽车金融市场,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主要服务于新车、大品牌二手车交易,二手车市场呈现出“小、散、弱”的形态,导致单车平均贷款金额小、操作成本高,部分金融服务介入意愿较弱。

进一步优化消费信贷政策的建议

进一步优化消费信贷政策必须继续把扩内需、促消费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以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推动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为抓手。既要打好消费信贷“先手拳”,又要出好促消费“组合拳”,实现消费信贷政策与增加居民收入、丰富消费场景、提高消费能力等促消费政策有机协同,从而撬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组合拳”效应的集中释放。

第一,聚焦目标群体,积极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市场开拓,激活和促进消费潜力。

一是针对活力老人群体、Z世代群体等不同客群需求积极拓展消费信贷业务。一方面,针对55-70岁中退休的活力老人等有钱、有闲、有超强消费意愿的特点有重点地开发针对性的消费金融产品。在做好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的同时,在医疗健康、养老、线上教育、托育、家政、文化和旅游、体育健身等社会服务领域实现精准促消费及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释放年轻群体的信贷消费潜力,发展个人信用卡、“先买后付”等短期消费信贷业务。加大对年轻客群的拓客经营力度,抓住年轻群体泛娱乐属性,聚焦更多娱乐社交类场景平台,加大广告投放或嵌入消费金融产品,搭建年轻客群的专属生态圈,考虑在手机银行等应用程序中专门设置“年轻板块”或“Z世代板块”,打造个性化金融产品。同时,以大学毕业生、引进人才等群体为重点服务客群,重点围绕购房、购车及医疗等相关的新消费场景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要特别警惕重点群体的失信风险,提高征信有效性,加强消费信贷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对年轻消费者等重点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信贷产品和信用风险培训,倡导理性、适度的信贷消费理念,预防过度消费。

二是瞄准新消费重点领域,优先布局一二线城市并适度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及县城乡村。一方面,消费信贷积极融入新消费领域。积极介入在线医疗、在线健身、智能家居、智能健身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新式茶饮及健康养生新消费重点领域。另一方面,部分领域如在线医疗、新式茶饮等因场景高频、用户流量大,具有较强平台属性。要全力抢占一二线城市新消费市场,特别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视具有鲜明消费特色的地区,同时大力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及县城、乡村地区,扎实服务长尾客户。

三是进一步推动和鼓励消费信贷产品创新。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信贷产品,提高消费信贷精准性高效性,降低信贷违约风险。如针对新市民群体进入城市生活面临的住房安居、教育医疗等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金融供给,提高服务便利度。如运用“公积金租房贷”满足青年人等群体住房租赁需求。深入到园区、工地、厂区、生活区,向不同群体提供线上贷款体验服务,持续提升消费信贷用户覆盖面。

第二,丰富消费信贷使用场景,对汽车、购房等关键领域信贷政策进行优化。

一是实现消费信贷与“节日经济”有机融合。围绕消费旺季关键时点、传统节假日、夜经济、新消费节日等重点消费领域丰富消费信贷使用场景。既要利用五一、端午等传统节日,增加消费信贷使用场景,降低信贷成本刺激消费,又要利用“马拉松”“露营日”等新消费者关注的文旅活动有机结合,增加文旅产品供给,丰富消费信贷使用场景。同时,要大力鼓励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供给。鼓励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增加受众面广的线下线上体育赛事。如“村超”“村BA”“村歌”等接地气、更亲民的文化体育活动。

二是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绿色家电、建材、家装等大宗消费领域,设计专属中长期消费信贷产品。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要优化汽车金融服务,联合车企加大让利、贴息力度提振汽车消费市场,积极支持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三是创新绿色消费金融产品,优化绿色产品供给。一方面,加大对消费者购买绿色节能产品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绿色消费信贷利率优惠方案,促进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倾向,增加绿色消费市场需求。引导探索推出更多符合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家政、数字文化、智能体育、“互联网+传统经济”等消费新业态需求的特色金融产品,适当降低融资成本。

四是丰富涉农金融产品。一方面,扩大农村消费信贷支持的对象和范围,积极丰富涉农金融产品,针对农村服务类、健康类、休闲娱乐类等新消费形式,建立与农业生产周期和特点相匹配的消费金融产品,进一步满足农村居民的多样化、个性化金融需求。另一方面,结合农村居民收支稳定、负债率低等特点,聚焦汽车消费、家具家电、子女教育、住房改善等领域,运用“无感授信”等模式加强对有消费需求客户精准对接,满足农村居民综合消费,扩大农村市场授信覆盖面。

第三,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在消费信贷领域的作用,实现精准信贷。

一是实现金融科技深度融合,激发线上消费潜能。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强化用户群体建设,对消费者进行精准画像,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产品,从而加速消费升级提质。同时,加快与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与开发,寻求获客渠道、商业模式、征信机制等多方面突破。

二是要依托数字经济技术不断提高消费金融服务的体验,并注意缩短与特殊客户群体如老龄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支付创新,进一步增加线上金融产品供给,优化消费者支付体验。同时进一步挖掘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潜力,覆盖零售商超、民生缴费、交通出行、文旅医疗等多个领域,助力支付便利。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等支付服务主体降低手续费用,降低商家、消费者支付成本。

三是加强全球大型金融集团业务联动,优化跨境金融产品供给。一方面,加强跨境消费营销力度,优化跨境消费金融产品,将商业银行多币种信用卡与消费信贷业务拓展进行结合,提升外贸跨境支付、结算等业务。另一方面,通过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并创新金融产品帮助企业管理汇兑风险,全方位打造跨境服务生态圈拉动消费。

(汪泓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国家二级教授;高凯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研究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