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横琴观察|琴澳“咸淡水”融合:澳企两年增22.66%,人气商气愈浓厚澳门珠海粤港澳

横琴观察|琴澳“咸淡水”融合:澳企两年增22.66%,人气商气愈浓厚澳门珠海粤港澳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彭敏静 珠海报道

9月5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迎来发布两周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简称“合作区”)两年来有何变化?

“两年来,我们明显感受到合作区积极发展的良好气氛,与澳门互动越来越多,产业政策越来越清晰。”珠光(珠海横琴)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涛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一系列重磅政策密集出台,进一步推动琴澳两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和要素互联互通,为合作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针对横琴此前“实体经济发展还不充分,服务澳门特征还不够明显,与澳门一体化发展有待加强,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任重道远”的客观现实,横琴一直在探路。

两年来,粤澳双方相向而行,深入践行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坚定不移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持续不断促进琴澳民生深度融合,全方位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和资源要素互联互通,合作区正进入深度融合、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两年来,合作区产业导入全面提速,联动澳门“出海”招商,抖音跨境电商总部、圆通物流分拨中心、德国艾伦塔斯中国总部、隆基绿能大湾区总部等知名企业落地。此外,合作区人气商气愈加浓厚,日均流动人口由揭牌时9万增至18万人次。

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桂平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横琴可以进一步吸引各类产业和企业进驻,重点发展与澳门现有产业具有互补性的领域,以满足澳门居民和游客多元化的需求。合作区还应该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立互通互认、共用共建的人才引进、评价、服务体系,同时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探索实现湾区青年人才联合培养等等。

“澳门风味”渐浓

一个适宜澳门产业多元发展的新空间正逐步构建。

“一个餐企(品牌)在澳门一般不会超过5家。当前澳门餐企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澳门面积较小,餐企以夫妻店、小店形式为主,这也导致澳门餐企距离‘标准化’仍有距离。”澳门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李荫良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借助合作区,澳门餐企有望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和资本化,从而让澳门餐饮品牌能够“走出去”。

实际上,合作区首个专项惠澳政策为澳门特色店和澳门餐饮企业进驻合作区提供了较大力度的品牌落地奖励。

得益于此,澳门餐企“北上”合作区发展的故事持续上演。数据显示,合作区现有各类餐馆、饮品店、糕点店、小餐饮场所等共860家,其中,澳资经营52家。

“澳门亟需形成更加持续健康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澳门不可回避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韩永辉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新发展格局下澳门需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巩固优化综合旅游休闲业和现代金融业等第三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以及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

当前,合作区衔接澳门“1+4”多元发展策略,构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文旅会展等政策体系,不少产业政策对澳资企业扶持标准按1.2 倍执行。

从合作区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合作区实际运营的集成电路企业超40家,初步形成涵盖知识产权(IP)、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生态;联合澳门打造“一会展两地”全新品牌标志,依托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平台推介琴澳旅游产品,2023年上半年旅游人数突破500万人次;区内私募基金头部机构实地办公超八成,金融企业实质性运营取得阶段性成果。

合作区行政事务局数据显示,目前合作区实有澳资企业5688 家,较2021年9月增长22.66%;上半年规模以上澳资企业营业收入92.23 亿元,同比增长28.6%。在合作区生活就业的澳门居民达7218 人,较2021年9月增 2.2倍;经横琴口岸出入境的澳门居民日均超 1 万人次。

与此同时,自合作区揭牌以来,陆续出台了系列政策,旨在引导企业上岛办公,鼓励实体经济发展、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了多家扎根合作区的企业留意到,不少企业一方面通过享受合作区政策红利减少租金、人力等运营成本,不断加强在合作区实质性运营,在办公员工、业务板块等方面都有所增长;另一方面,企业积极与澳门开展多方面合作,具体形式涵盖产学研合作、市场拓展、人才培养等多个层次。

目前合作区“脱虚向实”成效初显。合作区相关数据显示,合作区商事主体实体登记占比由合作区成立之初的13.77%提升至 35%;中铁建港航局、华润电力、易方达基金等 7 家规模以上企业新增超 2700人上岛办公。

“新体制”更深入

琴澳两地联合实施商事登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机制,实现投资者足不出境通办两地业务。当前,合作区通过该机制成功服务两地投资者办理商事登记业务34宗,办理时间缩减60%。

随着两地规则加快衔接,澳门投资者在合作区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投资兴业愈加便利。

在受访专家看来,由于制度不同,内地与港澳合作存在若干问题,如治理模式、规则标准、运行模式、理念认识等。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既解决了主体平等性问题,又解决了澳门参与横琴建设的路径问题,将有助于探索形成跨制度的区域合作新路径。

两年来,合作区积极争取放权赋能,政策体系初步建立。随着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合作区发展活力愈足。

今年以来,合作区执委会高频次对接国家部委,加快《总体方案》赋予的政策落地见效,目前21项重大政策已落地12项。中央有关部委、广东省及澳门特区政府有关部门亦加强对合作区建设的支持,在政策层面为合作区长远发展、营造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培育产业发展土壤,为打造琴澳一体化高水平开放新体系夯实基础。

此外,合作区编制形成2023年规则衔接和改革创新事项清单,明确12个领域共102项规则衔接和改革创新任务,力争研究解决一系列制约合作区发展、营业主体和广大居民关切的紧迫急需问题;结合运作实际,修订印发管委会、执委会运作规则,进一步明确职权范围,推动机构执行效能不断提升。合作区还完成省级159项行政管理权限委托下放,切实提升决策和行政效率,并优化工作人员选拔招录和培养提升,面向全球启动员额制人员招聘,选拔招录人员79名。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获悉,锚定“封关运作”重要目标,合作区推进落实分线管理体系,成立分线管理封关运作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一线”“二线”建设的政策法律、基础设施、交通优化、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着力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在琴澳间顺畅高效流动,琴澳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构建。

在叶桂平看来,合作区开发管理机构由粤澳双方联合组建。该粤澳合作的方式建立了新的体制机制,在中央的统一部署安排下,谋划构建粤澳共商共建共管新体制,统筹开发横琴建设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澳门一起做好产业规划、产业导入、项目建设,不断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同时,该方式构建了新的规则体系,有望推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率先、更多地在横琴落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